甯浩:15年7部作品,均分7.6,我不是針對誰

隨著《我是藥神》的成功,觀眾記住了文牧野這位“幸運的”青年導演,憑藉長篇電影處女作便躋身十億導演俱樂部,除了長期以來的厚積薄發,更得益於青年導演代表甯浩發起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甯浩:15年7部作品,均分7.6,我不是針對誰


對於青年導演的扶植計劃,甯浩並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甚至他本人也是該體系的受益人之一,因此他更明白青年導演的困境與需求,更願意將這類扶植計劃傳承下去。

作為出身並不富裕的小鎮青年,甯浩曾經做過自行車裝配、舞臺美術設計、廣告設計、平面攝影等看似與導演無關的工作。為了找個藉口混在北京,他決定報考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意外考上了導演專業,但他未曾想過自己將涉足電影行業。

舍友方剛亮無意中看過他的畢業作品《星期四,星期三》後,苦言相勸他應該去當導演。後來《星期四,星期三》獲得了2001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甯浩順利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攝影專業。北影畢業前,他執導的首部電影《香火》獲得了東京銀座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等多個電影節大獎。

甯浩:15年7部作品,均分7.6,我不是針對誰

隔年為了拍攝《綠草地》,甯浩深入內蒙沙漠,遭遇了斷水斷糧、通訊設備和交通工具集體罷工的的絕境,靠“數星星”來辨別方向、學美國電影裡的橋段給汽車打火,結果劫後餘生。該片入圍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

不久之後,甯浩遇到了導演生涯最重要的機遇之一——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計劃,在這項計劃的扶植下,甯浩與黃渤首度合作,執導了一部小成本荒誕喜劇《瘋狂的石頭》。該片僅300萬成本,最終斬落2350萬票房,殺入同年度華語片票房前十名,更在金像獎等華語五大權威獎上攬獲十二項提名,甯浩個人也拿到金馬最佳原著劇本獎,從此聲名鵲起,贏得了“鬼才導演”的稱號,也成為公認青年新銳導演的傑出代表。

那一年的人民日報文化版年終特刊上寫道,“《瘋狂的石頭》的成功,讓人們在開始厭倦商業大片帶來的視覺盛宴後,重新意識到,電影的魅力應該來自於一個好的故事。堅持用影像講述現實生活,似乎昭示著國產電影的另一種可能”。

甯浩:15年7部作品,均分7.6,我不是針對誰

隨後甯浩順勢推出《瘋狂的賽車》,該片以1000萬成本,搏得過億的票房,他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同年,甯浩受到韓三平器重,在三爺的指導下開始創作《無人區》,後來甯浩把這部電影稱作自己創作的轉折點,開始把更多自己關於生活的、人性的思考投射到創作裡。

這部講述人性的電影四年後才得以通過審核。這四年裡,甯浩又創作了類型化喜劇《黃金大劫案》,並提攜了新人雷佳音。這部電影票房過億,但市場反響不如預期熱烈,甯浩開始反思:“創作不是春節晚會,不是每年都得弄一出。我不是個職業導演,我得有話說的時候再說,沒話說的時候就幫別的導演。”

2014年,甯浩與黃渤、徐崢“鐵三角”再度聯手推出公路喜劇《心花路放》,該片登頂當年國產電影票房榜,成為國產電影史繼《泰囧》和《西遊降魔》之後的第三名。

距離上一部作品《心花路放》又過了四年,四年間他遵守了對自己的承諾,“沒話說的時候就幫別的導演”,他把青年導演計劃當作一部作品,換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他稱:“我的工作就像陪練,導演是拳手,我是陪練員,接過你打過來的拳,找到你的路數,把你激發得更好。”

同時他也再度聯手老搭檔黃渤,籌備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瘋狂”系列第三部——《瘋狂的外星人》,這部電影改編自“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劉慈欣和甯浩歷時整整五年的籌備探討,劇本打磨,保證《瘋狂的外星人》在情節大幅改變、近乎推倒重來後,依舊保持原著打動人心的精神內核。該片定檔2019春節檔,勢必又將引起一番觀影熱潮。

從首部作品面世至此,歷時15年,甯浩僅產出7部電影,但每部作品評分均高達七分以上,這樣的成績在中國影史上絕無僅有,當之無愧“甯浩出品,必屬精品”。

甯浩:15年7部作品,均分7.6,我不是針對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