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作者 | 十八畫生

酒過三巡,意猶未盡,於大爺顫顫巍巍走到寫字桌前,拉開抽屜,拿出一張泛黃的大學入學通知書,上面赫然寫著:北京大學中文系。

拿著通知書,他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當年高考他是全省第一,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可由於家庭成分不好,被取消資格。

後來為了生計,他去了一個師範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高中老師,從教至今。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這是正在熱映影片《老師·好》中的一個片段,于謙領銜主演男一號——南宿一中三班班主任,名為苗宛秋

電影背景被定格在1985年,主線圍繞老師苗宛秋與他班上的學生們展開。

沒有墮胎、撕逼、劈腿等現代青春片的狗血劇情,最真實地還原了80年代樸素的師生情

01

苗宛秋被學生稱作“苗霸天”。

見面第一天,他就雷厲風行地“殺雞儆猴”,樹起威信、立起班規。

禁止燙頭打架,沒收香菸、指甲油、小人書等“違禁物品”,用罰站調座等方式懲戒了反抗者。

甚至還恐嚇:“三馬路派出所侯振宇那是我小舅子,有的事情這說不清楚咱們換個地方說。”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教高三時,他停止一切副課和業餘活動,甚至連學生參加藝術節、找回他丟失的自行車,都覺得浪費時間,統統給予嚴厲的批評。

他關心的永遠是學生們的“人生十字路口”,要拼盡所有讓他們選出最正確的路。

這樣的做法很苛刻,但他必須這麼做。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高考是改變命運的絕好機會。

他曾因家庭成分不好,永久失去了與他能力相匹配的人生。而現在好了,高考面前不看出身,這些學生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機會,這是他等了一輩子都等不來的公平。

所以他為學生們著急,替他們珍惜,就像我們的父母因為小時候生活太苦,就用盡全力不讓我們受苦一樣。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白巖松說:“雖然今天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高考”這個指揮棒的指引下,學校教育就像一架鉚足勁高速運轉的機器,把我們這些原料加工成考試合格品,最後送到大學校門。

“苗宛秋”這個形象,也是千千萬萬個高中班主任的縮影。

他們嘔心瀝血地督促學生學習,不遺餘力地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只為學生能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02

住了半輩子排房的苗宛秋,想要分一套房子,是真想。

從教多年,他連年先進,但學校每次分房都沒他的份。

老婆讓他找領導活動活動,他卻以一句“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吾輩孤且直”

敷衍過去。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後來再一次分房,連資歷排在他後面的人都分上了,也還沒有他的。他終於坐不住,鼓起勇氣走向校長辦公室。

剛走到辦公室門口,就聽到校長辦公室裡一個女老師因為沒分上房與校長激烈爭論。

爭論無非是“個人對不起組織”還是“組織對不起個人”這樣雞生蛋、蛋生雞式的循環,最終女老師含淚奪門而出。

看到這一幕,滿肚子話的苗宛秋啞巴了。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寫道:“生存競爭漸漸脫去文飾和麵具,露出最原始的狠毒。廉恥並不廉,許多人維持它不起。

一直有人告訴我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人就要告別單純天真,變得世故現實,就像閏土放下鋼叉,叫起了“老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走向社會的我們是幸運的,至少在經歷從校園到社會慘痛的割裂感之後,會在人生下個階段獲得重生。

但對老師來說,校園就是社會,社會就是校園,一方面要傳道授業,另一方面還要養家餬口,這種現實的矛盾將伴隨他一生。

不想辦法,“苗宛秋”就分不到房子,而想辦法,就要打破內心無形的藩籬。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馬未都說,圍棋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正是因為他能妥善處理棋局中的取捨,一子落下,全盤皆定。

在矛盾中,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人都要做好取捨,老師也一樣。

不過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為了氣節,朱自清寧願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食;為了金錢,各路名師博導為翟天臨造假學位。

公道自在人心。

03

苗宛秋遇到一群鄉下孩子,他們無法得到高質量教育,但求知若渴。

於是,他決定給他們補課,不收錢。

他老婆正在廚房剁餃子餡,聽到苗宛秋決定不收錢時,想到自家貧困的窘境,頓時怨由心生,勁向刀使,把情緒全都發洩到餃子餡上,刀刀用力,聲聲逼人。

誠然,老師辦班不收錢,是高尚,但因高尚讓自己陷入貧苦當中,對還是不對?

易中天曾在清貧時寫過一副對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嘆人間從此惜年少;身躋九流,家徒四壁,問天意何時重斯文!

這幅對聯是易中天送給師兄的一副輓聯。

在一檔節目裡,易中天曾說道:“我的師兄在上課的時候,突然倒在講臺上,以身殉職。然後我們去給他辦喪事的時候,發現他家裡什麼都沒有,連像樣的傢俱都沒有,他的遺孀能夠來招待我們坐的就是這麼大的小板凳。但是牆一架子的書,除了書什麼都沒有。”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師兄的事,讓易中天受到不小的刺激,從此他下定決心:我要賺錢,我不要過那種生活!

他說:“安貧樂道不是這樣理解的。安貧樂道的意思是,即便我貧窮,我也樂道。不是說樂道一定要貧窮啊!

誰規定說知識分子就該貧窮,誰規定說讀書人就該貧窮!而先富起來就應該是挖煤的挖油的?什麼道理啊這是!

如果說一個社會讀書的人、創造知識的人、創造文化的人是窮兮兮的,這社會是合理的社會嗎?”

這個社會是合理的,也是不合理的。

網上流傳著王朔關於人生意義的一句話:其實大多數人都差不多,無非是賺點錢,吃點好的,買點好的,再找個好點的伴侶,過著好點的生活……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不是每個老師都要修煉成聖賢,“君子固窮”當然高尚,但通過辛勤的勞動,合理合法地富起來,經得起時間檢驗,確也無可厚非。

讀書和致富絕不是對立的,而是兩步走的關係。就像我們作者今天寫新媒體文,除了自身對於寫作的愛好以外,也是要流量、要賺錢。

04

苗宛秋有麻煩了。

因為他免費補課,搶走隔壁老師的補課生源,斷了別人的財路,被直接舉報到教育局,受到停職的處分。

但他傲氣地沒有為自己辯解一句話。

是因為身正不怕影子斜?還是好心辦事結果卻飛來橫禍受到打擊?亦或事實如此收百口莫辯?還是,他天生驕傲?

他的學生看到後,直接跑到縣長那“告御狀”,為老師喊冤。

諷刺的是,因為縣長的介入,事情查清後,不僅讓苗宛秋重返課堂,還給他分了他夢寐以求的房子。

但他的學生,卻在回來的路上,遭遇車禍,錯過那年高考。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電影鏡頭拉近,一串明晃晃的鑰匙拍在苗宛秋面前,背景是校長無比官方的說辭:“因為工作表現,組織如何如何。”

苗宛秋轉身離去,留下校長未完的表演和一串驚歎號。

這一轉身,為了受傷的學生,更為了自己的尊嚴。

我認為這是本電影中最酷的一幕。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因為俏皮的講課風格走紅網絡,被譽為“網紅教授”、“有趣的靈魂”,他曾說過:

“‘教授’更被人們罵為‘叫獸’。

要是能看到大學裡評職稱時,教書先生們的卑微態度;要是瞭解每年評獎時,教授們到處求人的樣子;要是得知為了爭取到重大課題,很多斯文教授到處行賄的醜態;要是清楚教授和專家的許多論文,常常只是在為長官意志進行論證和辯護,我想社會大眾更要向專家們臉上吐口水,更要朝教授們頭上撒尿。

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很多‘教授’‘專家’,真的不值得社會大眾尊敬,甚至我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為人師表,要的不僅僅是將“老師”作為一種職業,更要的是把“老師”當做一種精神。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苗宛秋”們老黃牛般輸出教學成果,更要他們輸出難能可貴的價值取向。

事實也證明,能被我們記住的老師,不是仕途上成功的,一定是人格高大的。

電影最後,因為對學生的內疚,苗宛秋選擇離開,去了鄉下一所小學校,繼續他的教書生涯。

于謙《老師·好》:與北大失之交臂以後

和“苗宛秋”一樣,無數老師在送走一批又一批學生後,把青春都留在逝去的回憶裡。

他們嚴厲而和藹,美麗又兇惡,如果與他們再次相遇,多數也只能“相見不相識”。

如果他知道我是他的學生,會為現在的我感到驕傲嗎?

清歡簡介:

一味清歡,90後天蠍女,愛寫作愛自由,願攜清歡一味,度人生百年。微信公眾號:一味清歡說,微信號:yiwei_qinghuan,希望遇見可愛又有才華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