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人幹活那麼少卻過得很舒服?

清風吹來fly


歐美人幹活那麼少卻過得很舒服核心原因在於,歐美勞動生產率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

簡單舉一個例子,美國只有300萬農業人口,卻是全球最發達的農業國家。美國的主要農產品如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產量都居世界前列,糧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20%,農產品出口外匯收入每年達400億美元,為美國外匯收入中最大的一個項目。

因為生產效率高,所以同樣的勞動時間,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與服務,這樣就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其他時間就用來休閒。

中國勞動生產率其實不高。簡單比較一下就知道,中國現在還有5.7億農民,大部分都是簡單的勞動工具勞動,所以時間花的多,但能夠管理的土地很少。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評價,在2016年,中國勞動生產率僅為世界平均勞動生產率的三成多一點。國家統計局報告更讓人驚訝,在2016年9月份出臺的報告顯示,中國勞動生產率僅為美國的7.4%。

往前一點,在2006年,美國勞動者創造的人均GDP為6.388萬美元,名列全球榜首;第二名是愛爾蘭,大概在55000美元左右。而當年中國人均產值為9817美元。

就在年前,有一箇中國科學家發現一個世界級成果,報道顯示,其很多計算工作,都是用很落後的工具進行的,因為經費不足,買不起非常先進的設備;還有一些試驗用的試劑,也是這樣。還記得我們國家造導彈、原子彈的事蹟吧,那時候科學家也都是用比較落後(與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較)的工具進行計算,克服了眾多困難創造了奇蹟。

勞動生產率是非常關鍵的,它說的就是能夠用較少的時間,生產更多的產品與服務。我們目前達不到發達國家那樣的水平,就是幹得少賺的多。

跟這個相比,其他理由應當都算不了什麼。


波士財經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最新數據美國平均工資是43460美元,平均每小時工資是20.9美元。根據英國政府的最新數據英國平均工資31000英鎊(約合27.12萬元人民幣),而男性則為37500英鎊(約合32.8萬元人民幣),而多數歐美人都只是幹足八小時就休息了,很少出現象中國人那樣的加班加點的情況,日子過得很舒適。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歐美人收入高,但物價卻是相當低廉的。在美國,豬肉價格1.99美元/磅,牛肉3.49美元/磅,可以說物價還是很低的,在德國普通咖啡館,價格基本上在1-2歐元之間。一升牛奶最便宜的就0.18歐元,常見的也僅僅0.5歐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1.2元和3.4元。

可能有人會問,歐美人幹活那麼少,為啥還過得這麼舒服呢?事實上,也並非所有歐美人的日子都過得富足,即使在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存在著大批的流浪漢與失業者,窮人無論在任何地方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歐美人幹活相對較少,獲得收入較多這倒是真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歐美人的人工成本相當昂貴。像中國外賣小哥跑一次只賺2-3元人民幣,歐美人是不屑去幹的。美國搬家,你叫人抬個桌子就要收50美元,在紐約坐一次類似於國內人力三輪車一樣的交通工具觀光,居然要收取200美元。無論是工地上的建築工人還是掃大街的清潔工人,月薪都可能高過白領,甚至加州地鐵站的清潔工的工資高過了飛行員。

第二,歐美國家的農業已經實現了全部現代化,而中國的農業還處在各自為戰的局面。美國農民佔總人口的3%,卻能養活全美國人不算,還能出口大量農產品,掌控著全球農產品價格。而荷蘭農業人口不足世界的0.02%,耕地不到世界的0.07%,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和洋蔥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生產能力和效率極高,成為歐美人手中的貨幣非常值錢,而農產品多得不值錢。

第三,歐美國家掌握高端製造業,賺取超額利潤,使發展中國家望塵莫及。歐美國家企業可以賺得暴利,而我們只能靠像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解決就業問題,差距怎會不大?在高端製造業,荷蘭的光刻機世界聞名,一億一臺還不許還價,賣給你都算是給你面子。此外,美國蘋果手機年年漲價,中國代工廠只賺一個零頭,而蘋果手機在華賺取的利潤就佔手機價格的60%以上。

第四,歐美國家一直想少花力氣,多賺錢,日子要過得舒服,那只有在科技方面多投入。所以,歐美國家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很多,這些國家的戰略意圖是,通過各領域的技術積累,逐步形成技術壟斷,剩下要做的就是躺著賺發展中國家的錢了。我們中國卻高科技研發投入不太重視,排名前五十的公司只有華為一家,而韓國三量的研發費用以134億歐元,位居世界第一。

歐美人幹活的確幹得少,遠不及中國人勤奮,但是他們的日子過得很滋潤,這主要是歐美人勞動力價格高,比咱這邊收入高。同時,歐美在農產品、高端製造業都是高度發達,所以,歐美國家物價低,民眾的收入就高。更可怕的是,歐美國家為了長期佔據技術領先優勢,每年在科技領域投入鉅額支出。他們就獲得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能力,而我們只能做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工作,收入待遇當然就差啦。


不執著財經


年前去了一次澳洲,就拿澳州說吧,它是英聯邦國家,政治法律人文都是歐美化的。

澳洲70%以上的人年人均收入在40000至70000澳元之間,就是說,一個工薪人員,只要工作,就差不多這收入,也即所謂的中產。一澳元約合人民幣4.9元。

澳州超市裡的水果疏菜肉類和奶製品,價格極其低廉,100澳幣一個4口人的家庭吃一週足夠。

酸奶,墨爾本正常價2.99元/6個,有時間能買到2.99元/12個。可以自己換算一下,是不是比國內便宜好多。

更氣人的是,他們的食品絕對安全,超市買來直接吃,洗都不帶洗的。酸奶從冰箱拿出來,是果凍凝膠狀,絕對沒有三聚氫胺,喝得我還沒過年就胖了三斤。

但你如果認為澳洲人有錢,是款,就錯了,他們真沒錢,他們人均存款不到千元據說。

澳洲的大街上,跑的車以豐田佔絕對多數,汽車零關稅進口,價格不高,街上見到很多豐田雅力士,豐田最便宜的兩廂小轎車。他們街面流動的汽車檔次,絕對不比國內二線城市高,我覺得,至少不如我們大青島。近年,寶馬儼然成了青島的街車,開個雅力士都不好意思出門。

但人家就是活得舒服自在。

澳洲每週四發薪。週四到週末過三四天好日子,週一勒緊褲帶上班。年末季末數數剩幾個銅板,攜家帶口出去旅遊。絕對不剩錢,絕對不多掙錢,因為多掙錢多交稅,多交的稅會用來養懶人。

不剩錢是因為他們沒有危機感。社會福利從搖籃到墳墓。孩子出生有牛奶金,幼兒園到高中全免費,大學貸款,等你工作了,薪水達到平均值以上再還。房子,只要你想買,肯定買得起。醫療全免費。他們要做的,就是忙裡偷閒地乾點工作,拿到不多不少的收入,夠日常生活。

沒有任何精神壓力,沒有喘不過氣來的競爭,不用為孩子操心前途和買房置地。孩子18歲掃地出門,以後做白領也好藍領也罷,全憑自願。

他們最常想的決不是怎麼賺錢,而是如何把自己擺弄得舒服更舒服。

人生下來是享受生活的,這話在澳洲這種高福利國家,得到了很好的闡釋。


潘衛霞律師


如果你以幹活乾的少,來衡量這個日子過的舒服還是不舒服的話,整體來講,歐美的人他確實舒服一點。

但是我也接觸到相當一部分外國人,尤其是德國那邊的,他們認為那些人不舒服,為什麼呢?享受著國家的福利,然後呢,長著個大肚子,肥肥胖胖的,全世界去旅遊,其實,很多病痛。

那麼我有個德國的朋友,叫,Mark,他是德國雷更斯堡人。

他說,德國真正聰明的人,真正懂得舒服的人是不會去政府上班的,也不會去過那種享受社會福利的生活的。

真正聰明的人,真正懂得過日子人,都去創業了。

比如他自己就是整了一個團隊,去專門研發那種膠水,就是給工業生產用的那種膠水,非常專業。

他覺得做這個事情才有價值,自己才是真正的舒服。

然後,像德國這邊的話,政府,它也很支持你創業。

因為我自己也是搞互聯網創業嗎,教別人創業的,所以有時有些交流。

他就說德國總理默克爾,你不要看她是總理,她很多外出的,這個錢都是自己掏的。

這就是我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說,這個中國這邊的政府邀請他們來訪問啦,他可能要去回去跟那個議會呀,什麼彙報一下,以獲得批准,因為那是花納稅人的錢,人家他那錢是真正的來自於這個財政的,所以,總統也一樣。

反而他們自己創業的人,因為他的精力專注在研發產品跟做市場上,他的經濟反而比那些在政府上班的人寬鬆很多很多,他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了。

他覺得這樣才舒適。

所以這個看你怎麼去理解吧。

你包括在國內也是一樣,我們接觸很多人,他都是覺得自己在創業,在打拼這個才有意思,然後他想去玩了,自己是老闆,到外面去玩半個月,三個星期呀,隨時安排,這些錢財,他也不太很在乎。

但是,如果你是打工的,你是上班的,你是拿國家工資的,你時間就受到了限制,同意嘛,然後,你拿到了社會的福利,即使在國外,它也是有限的,其實你說舒適的話,未必。這個只是表面的東西,只是我們在外圍看到的東西。



陳笑奇說創業


這事我不能說的太露骨了,只能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說吧。

首先每個國家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有的國家人少資源多,有的國家人多資源少,而且分配不均,控制在極少數人的手裡,由他們說了算。

就好比有100個麵包,兩個人分的話,每人50個,十個人分的話,每人10個,可是在有的國家,就不是這種分法,而是這樣分的:100個麵包,極少數人分了80個,大多數人才分了20個,而在這20個麵包當中,仍然分配不均,有些人只嚐了一口,有的只在旁邊聞了聞味道,那這又牽扯到一個公平的問題。

另一方面,生產與勞動力的關係,社會越進步,科技越發達,需要的勞力就越少,好多都被“機器人”代替了,也就是說,以前100個人乾的活,現在10個人就可以幹了,多出來那部分該下崗的下崗,然後另謀職業。有好多人選擇了開超市、開飯館、開旅館、開理髮店、賣早點、擺地攤……。可是,當同一種營生做的人太多了,比方某一條街幾乎全是開旅館的,開飯店的,供需關係又被打破了,失去了平衡,買的沒有賣的多,最後造成了每家都賺不多少錢,還得從早到晚陪伴著,不得已好多關門大吉,貼出來店鋪轉讓的字樣,這是供需關係不平衡造成的。

有一些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由於地緣優勢,盛產石油,生來就富的流油,再加上人口也少。甚至在有的歐美髮達國家,即使你沒有工作宅在家裡,照樣能獲得各種福利,每月能領到上千美元,儘管薪水比上班族會少一些,但也吃喝不愁衣食無憂了,這是地緣優勢帶來的好處。自小生在窮山僻壤的,要想過上富裕的生活,其艱難程度會大大提高。

幹同樣的活,出同樣的力,付出和所得,每個國家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在解放前的西藏農奴,19世紀的黑奴,為主子沒日沒夜超負荷的勞作,只是因為沒完成任務,輕則鞭子抽,木棍打,重則剜掉雙眼,砍掉雙臂,受盡非人折磨,連飯都吃不飽,他們的勞動成果被誰剝削去了?還不是地主資本家嗎?他們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而奴隸們恰恰相反,付出最大的代價,獲得最小的利益,活著只為填飽肚子皮。

如果把國家比作小家,現在有些土豪的孩子,尤其那些輪流當首富的土豪們,他們的孩子生來起點就高,生來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即使什麼也不幹,照樣住豪宅,開豪車,這是天生的優勢帶來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出生是個技術活,這種技術是要憑運氣的。唉,不說了,有人喊我去搬磚了。


海島鵝卵石


關鍵是技術領先,從而控制技術標準,榨取中國之類發展中國家的利潤,有的技術甚至對發展中國家敲骨吸髓的程度。成本100元的技術,如果中國不掌握又急需的話,歐美賣給你可以一萬元,賺9900多元,一旦中國掌握,立馬白菜價。所以美國為什麼拼命打壓華為5G技術,不用華為技術標準,因5G前景非常廣闊,華為又擁有一部分領先技術標準。毆美日掌控世界大部分尖端技術標準,比如飛機適航標準,發動機排放標準,各類數十萬種技術標準也包括品牌被西方壟斷,給西方帶來滾滾利潤,吸全世界的血供養西方。只有擁有人類發展石油能源的阿拉伯小國才能短暫比富。

品牌吸血也是一種標準,同樣成份的一瓶香水,法國意大利的品牌可賣一千歐,中國的品牌賣一百歐。同質材質量的安踏鞋和阿迪達斯價格相差二三倍。

西方制訂的貿易規則首先保障西方,如果對它們有損害,契約就作廢,比如當年簽定的中國入世三十年自動成為市場經濟國家,西方所有簽字國私下認為中國發展太快,影響它們繼續吸血,於是集體拒絕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那份當年的契約作廢。


上了洋當啦


歐美國家的人工作量低,但是生活水平確實世界最高的,能夠達到這一點,關鍵在於歐美國家的產業結構和模式。

豬肉價格1.99美元/磅,牛肉3.49美元/磅,可以說物價還是很低的,因為畢竟美國人花的就是美元。歐美國家的糧食、蔬菜、水果和肉製品的價格都很低,所以歐美國家人的生活水平很高。

為什麼歐美能夠達到較高的生活水平,關鍵在於生產模式,歐美國家由於技術先進,生產力強,所以同樣數量的工人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財富,這也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均GDP高的根本原因。

歐美國家由於發展比較早也比較快,在科學技術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技術越高,生產能力越強。以荷蘭為例,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和洋蔥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在全球蔬菜種子貿易當中,有超過1/3的種子來自荷蘭。

荷蘭農業人口不足世界的0.02%,耕地不到世界的0.07%,但出口的農產品佔到了世界總量的9%。荷蘭平均每平方米農用地的出口額為 1.86 美元,單位面積土地創匯率最高,土地生產率為 2 468 美元/公頃,居世界第一位。

雖然荷蘭領土面積狹小,但是因為產業結構合理,生產能力和效率極高,成為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

另外就是高端製造業,荷蘭的光刻機世界聞名,一億一臺還不許還價,賣給你都算是給你面子。

只要獲得技術壟斷,自然財源滾滾,2017年內存條價格瘋長,其他國家無可奈何,只能高價購買,三星賺的盆滿缽滿。沒辦法,你要麼不用,要麼就必須忍受高價,誰讓你自己造不出來。

歐洲國家獲得的諾貝爾獎總量甚至大於美國,尤其是在物理化學以及醫學方面,通過技術積累,逐漸形成技術壟斷,剩下要做的就是躺著賺錢了。

為了形成技術壟斷,世界各國和各大公司競爭激烈,不斷砸錢,其中韓國三星的研發費用居然高達134億歐元,位居世界第一,排名前五十的公司只有華為是中國的。其他公司不是歐美就是日韓,這就明白了為什麼歐美日韓成為發達國家。



歐美國家人能夠享受高品質生活,因為他們的生產能力能夠滿足需要,我們目前還沒有達到這一能力,農業上,還沒有完全普及大規模機械化,效率低下。工業上還沒有完成產業模式升級,廉價勞動力仍然佔據重要地位。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中國製造2025一定要追上來!


視野新觀


題目一出,肯定引得一些人羨慕嫉妒恨,恨自己去不了。省省吧,別上這題目的當。

要說歐美人工資高,也許,誰讓人家財富多。可是,為什麼他們手裡沒什麼錢呢?在中國,一有空或有個理由就可以成群結隊去K歌。為什麼歐美人不去呢?沒錢。所以來中國的外國人羨慕我們有錢。

在我國,下了班,可以去吃烤串吃大排檔。吃好了,可以去逛大街。逛餓了可以去吃夜宵。吃了夜宵還不想回家,再去看一場夜電影。在外國,他們敢嗎?天沒黑已經貓在家裡了。

他們果真舒服嗎?為什麼有中國人在美國,因為一個牙疼,寧願坐飛機回國來治。坐飛機要花多少錢啊?他傻了吧?沒有真沒有。因為美國看病要預約,預約後要等。據他說,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死亡。除非你有錢去請私人醫生。可是拔個牙的費用可以來回坐飛機來治療還剩錢。

別看鄰居日子過得舒服,每家有本難唸的經!


荒山無泉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錢小帥:


小編上學的時候在歐洲交換過,在那邊生活了幾個月,也認識不少歐美的朋友,說實話他們雖然很少加班加點的工作,但日子過得也沒我們說的那麼舒服,怎麼說呢,這種思路就類似於外國空氣都香的言論差不多

另外小編看了一些回答,太崇洋媚外了,其實相比下來,我覺得在國內待的更舒服

國外,尤其是歐洲社會奉行的是高福利,高稅收的體系,簡單舉個例子,稅收重,比如我一個月賺3000,你一個月賺1萬,我交稅交100,你卻要交5000,你工作量是我的3倍,收入也就比我高了三分之一,那麼收這麼高的稅給誰呢,給老人,給孩子,給殘疾人,給懶人。所以大家不多幹活,幹活多了, 掙得多也沒用,看上去生活確實很愜意了,孩子不怎麼花錢,老人不怎麼花錢,夠自己生活就行了

這個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少,地廣,人均資源多,並且100年前掠奪了不少財富,吃老本的情況

一出了歐洲,我們直接就能看到差距了,例如在澳門旅遊,我在澳門賭場裡面做過兼職,歐洲白人消費水平實在是太低了,簡單來說就是兜裡面沒什麼錢,好一點的珠寶首飾,化妝品,以及一些娛樂活動基本上負擔不起


讓很多中國年輕人到那邊,其實過得並不開心,本來辛辛苦苦想多賺錢,最後都交稅了,跟懶人賺的差不多,多數人並不甘心每天上幾個小時班,下班喝酒,玩,兜裡面永遠不超過100塊錢,他們的階層非常固化,想要餓死很難,想要出頭更難,想要追求一些品質以及奢華的東西,更難。

另外在國內,懶得做法點外賣直接送到家裡面,移動支付那麼便捷,公共交通比國外不知道發達多少倍,辦事情沒那麼多章程,叫個救護車不用幾千塊錢,晚上出門城裡面治安好太多了,確實房子貴一點,養孩子貴一點,但終歸算起來各有優劣的事情,何必要那麼崇洋媚外呢。


家族財富密碼


我只知道美國IT,非常拼命,沒日沒夜工作,並不輕鬆,印度佔領美國硅谷前,計算機行業手機開發,軟硬件設計,非常拼命,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科技產生,比如最常見的手機功能,手機系統,手機硬件,電腦端的硬件和程序,雖然不會向中國似的996,或者是華為那種12點多下班,6點多上班,但也是不比996差多少,沒日沒夜的開發,我說的這些,都是從十幾個美國IT屆大牛的自傳相互佐證,他們不是相互吹,而且競爭關係,比如liunx之父自傳,也有谷歌那幫人的自傳,也有微軟那幫人自傳,還有蘋果那幫人自傳,還有眾多開源大牛,互聯網之父們自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