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呂梁山的兒子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馬佩勳是呂梁山的兒子。他出生在背靠呂梁山的孝義市陽泉曲鎮碾頭村。1931年夏,馬佩勳參加了誕生在呂梁山的紅軍晉西遊擊隊,後在陝甘寧地區轉戰數年,成長為一位能征善戰、功勳卓著的紅軍指揮員。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第115師司令部在孝義碾頭村駐地

1936年春,紅軍渡河東征,他回到呂梁山,帶領上千青年走上革命道路。1937年冬,他再度回到呂梁山,奉命開闢地方工作,很快把晉西地區抗日的群眾革命烈火燒得轟轟烈烈。從呂梁到太嶽,由晉西跨晉南,在山西的這片熱土上留下了他光輝的足跡。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新中國成立之後,馬佩勳走出大山,先後為新中國的工運事業、政協工作,為祖國西北邊陲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政法工作和維護回漢人民的團結,整整奮鬥了34個春秋。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馬佩勳的一生,充分展示了呂梁人的性格和情懷,不爭名,不圖利,不論職位高低,永遠是那麼忠厚、忠實、堅定、堅毅,不怕犧牲,勇於進取。馬佩勳這個熠熠生輝的名字,是呂梁人民的驕傲。


馬佩勳的傳奇一生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孝義市陽泉曲鎮碾頭村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十四歲開始“闖天下”


馬佩勳,別名馬英,1906年生,山西省孝義市陽泉曲鎮碾頭村人。因家貧,只讀過四年私塾,14歲就外出謀生,當過學徒、店員,最後進太原兵工廠當了工人。

由於飽受資本家的剝削和欺凌,馬佩勳很早就參加了反對資本家的鬥爭,並接受革命思想的啟蒙,逐漸懂得了“窮人要翻身,只有實行共產主義;工人要有飯吃,必須團結起來,打到軍閥、資本家。土地歸了農民,工廠歸了工人,窮苦人才有出路。”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抓住馬佩勳,要腰斷三截!”

1931年夏,當聞悉晉西呂梁山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時,他當即就約了數名工人兄弟從太原趕回孝義西宋莊(現歸交口縣)投奔了晉西遊擊隊。

晉西遊擊隊初建時,主要成分是陝北的一批青年學生,馬佩勳等工人兄弟的加入,成了這支部隊的中堅力量。

尤其是馬佩勳,回到土生土長的孝義山區,猶如蛟龍入海,猛虎歸山。游擊隊出發時,他不是自任嚮導,就是勇當尖兵。

在呂梁山裡打土豪、分浮財、逼官府、除惡霸、組織農民協會建立蘇維埃政權和建立游擊隊武裝的鬥爭中,馬佩勳縱橫馳騁,大顯身手,很快就當上了尖刀班班長。

有一次,馬佩勳給游擊隊帶路,打了孝義碾頭村的大土豪武世恭,武家繳出3萬塊白洋,才獲釋放。這些錢,解決了游擊隊的經費,但武家從此更記恨馬佩勳。閻軍圍攻游擊隊時,武世恭揚言說:“抓住馬佩勳,要腰斷三截。”馬佩勳真正成了敵人的眼中釘。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革命不成功,我決不回家!”

游擊隊的發展壯大,成了對反動政府的“嚴重威脅”。

當權者調集重兵對游擊隊進行“圍剿”。

游擊隊在呂梁山區孤軍作戰,無法繼續堅持鬥爭。

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根據山西省委(這時已遭破壞)的預先指示,決定縮減兵員,西渡黃河。

領導徵求馬佩勳的意見,他當即堅定地表示:“革命不成功,我決不回家!”

馬佩勳就這樣成了晉西遊擊隊這支北方最早的紅軍武裝30名西渡黃河的隊員之一。也就在這次行軍中,馬佩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此,馬佩勳由尖刀班班長先後升任分隊長、中隊長、團政委,成了一名在創建晉、陝、甘革命根據地戰火中叱吒風雲的英雄。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一手好槍法

在戰火中,馬佩勳練就了一手好槍法。

在攻打燕子窩的戰鬥中,馬佩勳帶20多名戰士衝進“城”去,把住“城門”洞,敵人一進“城”,就被他們堵在洞裡繳了槍。

這時,副大隊長劉明德被敵人打中,臨死前把槍交給了馬佩勳。

馬佩勳持雙槍左右開弓,衝進城門東面的大廟,不料被藏在廟裡的敵人打中了手臂,馬佩勳顧不得包紮,一下躥到牆邊,從窗口扔下去幾顆手榴彈。隨著一陣煙霧,躲藏在廟裡的敵人紛紛繳了槍。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黨是我的救星,我離不開黨組織”

初到部隊時,馬佩勳缺乏高度自覺的政治覺悟。

有一度時期,遇到戰鬥失利、部隊士氣低落時,他離開部隊去獨闖天下。

但他很快發現,離開黨的組織,靠個人英雄主義是無法堅持革命的。

沒多久,他就主動返回部隊,承認了錯誤,並要求處分。後來,在劉志丹、謝子長等首長的熱情幫助下,他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

1935年的一天,剛剛帶隊消滅東北軍一個師,勝利打完嶗山戰鬥,風塵僕僕從戰場上下來的馬佩勳給扣了起來,逼其承認是右派叛變,關了3個多月的禁閉。

大難不死,馬佩勳恨透了當時黨內“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做法,但對黨的組織卻始終忠貞不二。

一放出來,立即接受組織分配,到中央西北局任幹事,投入了緊張的革命工作。

他說:“黨是我的救星,我離不開黨組織!”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幹革命,就要堅持不斷學習!”

調動頻,工作忙,更加促使馬佩勳抓緊學習。他說:“幹革命,就是要堅持不斷學習!”除了平時堅持調查研究,向群眾學、向戰爭學、向工作實踐學習外,主動向組織申請學習。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馬佩勳調任山西省總工會主席。他覺得:搞工業建設不同於帶兵打仗,自己沒有經驗,加上自己理論文化水平低,前進的道路困難重重。只讀過4年私塾,當時已年過半百的他果斷向組織提出了要求學習的申請,進了全總幹校,一學就是一年。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新中國成立,馬佩勳擔負了一個比一個更重的擔子,開闢了一個又一個的新區。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幹革命,不是為了當官!”

馬佩勳這樣一位受人民尊敬和愛戴的高級幹部,從來不擺官架子。

組織給他配的專車他很少坐,而且從來不因為私事坐專車。就是去醫院看病,他也堅持坐公共汽車。

他堅持下鄉,而且總是在老鄉家裡吃派飯,交糧票,從來不搞特殊。

他的子女就業,都是由勞動部門招工。有次,侄兒馬新華問馬老的兒子馬景林:“這麼多年,你怎麼還是工人,伯父說句話,給你調一調工作還不能當個幹部?怎麼也比當工人強吧?”

景林笑了笑,對新華說:“你說的這一點,過去我也想過,也跟我爸說過。你知道我爸怎麼說?他說,‘我就是工人出身,當工人有什麼不好?幹工作不能挑三揀四的。工作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幹革命,都有前途。一個人的道路要靠自己走,靠旁人、靠父母,都不行。’後來我想通了。我爸說得對,所以思想就堅定啦。不管幹什麼工作,要全身心地付出,才能受人尊重!”

在馬佩勳的心目中,自己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在銀川,很少有人對馬佩勳稱官道職,總是親切地喊他“馬老”。

這個“老”不是因為他年老、資格老、職務高,而是因為他平易近人,德高望重。在銀川那麼多老幹部中,也只有馬佩勳獨享此殊榮。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馬佩勳事蹟展館(馬佩勳故居)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馬佩勳事蹟展館(馬佩勳故居)

【紅色孝義】清明祭英烈,追思馬佩勳


陽泉曲鎮黨員幹部緬懷馬老

莊嚴宣誓


馬佩勳事蹟展館(馬佩勳故居)位於孝義市陽泉曲鎮碾頭村,於2018年10月1日正式開館。

開館時間:

上午8:30——12:00

下午2:30——6:00

展館聯繫:馬全高13835839632

  • 《呂梁山的兒子》孝義市黨史研究室編
  • 《孝義文化叢書·赤子丹心》王春吉 趙鍾著
  • 《孝義老照片》李安主編


本期攝影:趙泉 武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