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三鎮”是怎樣成為唐朝心腹大患的?

汪青蘭


河朔三鎮從來都不是唐朝的心腹大患。我具體談談我的觀點。

一、三鎮的形成。

河朔三鎮,都是原安史叛軍的殘部,在安史之亂末期陸續投降朝廷,朝廷當時因諸多原因也無心力徹底將其平定,於是任命他們擔任節度使,當時,安史叛軍殘部實際上一共形成了4個節度使:

李懷仙,以幽、營、平、薊、媯、檀、莫等州為幽州、盧龍節度使(又稱范陽節度使);

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以幽、營、平、薊、媯、檀、莫等州為成德軍節度使;

田承嗣,以魏、博、德、滄、瀛等州為五州都防禦使,後升格為魏博節度使;

薛嵩,以相、衛、邢、洺、貝、磁等州為相衛六州節度使,後改為昭義軍節度使。

後來,在唐代宗大曆年間,昭義軍發生內亂,一部分歸附魏博,另一部分歸入澤潞節度使,聽命於朝廷。

因此,最後留存下來的就只有三鎮:幽州、成德、魏博。

二、三鎮的危害

河朔三鎮是唐朝的心腹大患呢?我認為並不是。

三鎮本就是安史叛軍的殘部,其本意也不過是意圖自保。因此,當朝廷試圖消滅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極力反抗,例如,唐德宗剛即位的時候,試圖趁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死的機會,收復成德軍,但是遭到三鎮以及其他一些節度使的聯合抵制,最後,還是德宗下了罪己詔,才逐漸平息了變亂。

但是,一旦朝廷不動三鎮的利益,三鎮也不額外生事,甚至有時候還會向朝廷主動進行進奉活動,例如,建中元年(780),德宗過生日,“李正己(淄青)、田悅(魏博)各獻縑三萬匹”。因此,河朔三鎮對唐朝,並不構成致命威脅。

恰恰相反,三鎮在某種程度上,還需要朝廷的認可,並在客觀上替朝廷解決了一些邊境問題。

三、三鎮與朝廷的互相依存

(一)三鎮的節度使,需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

雖然三鎮擁有實際上的自立節度使的權力,但是,節度使的正式任命,需要由朝廷進行。如果朝廷不任命,則只能稱為“節度留後”,而不能稱為“節度使”。

朝廷的這一權力,雖然只是形式上的,但是,由於節度使的擁立,並不是簡單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而是由當地軍人集團共同擁戴,因此,如果得不到朝廷的正式任命,則藩鎮內部的其他將領就會不服,節度留後的權威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這是朝廷制約河朔三鎮的一個比較有效的手段。

(二)三鎮客觀上為唐朝保衛了北部邊疆。

三鎮(特別是幽州)為了確保自己的地盤不受損失,必然要抵禦北方奚、契丹等部的入侵,而且,也不會主動挑起邊境事端,客觀上為唐朝保衛了北部邊疆。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河朔三鎮,並不是唐朝的心腹大患。我們說晚唐的三大頑疾中的藩鎮割據,指的是整個藩鎮制度,包括名義上效忠於唐朝的藩鎮在內。

如對唐朝歷史感興趣,請關注我,繼續深入討論。


詳侃歷史



河朔三鎮:又稱河北三鎮,是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三個節度使的合稱。

唐代的河北已經高度開發,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又產良馬,因此安祿山可以據此發動叛亂,終結了盛唐氣象。


安史之亂後,唐代宗將安史降將李懷仙等人就地封為幽州等三鎮節度使,田承嗣據魏博、張忠志據成德。因為安史之亂後,大唐朝廷實力下降,河朔三鎮逐漸成了地方割據勢力,中央政府難以控制,這就是“藩鎮之患”的肇始。

河朔三鎮不服中央統治,原因有這麼幾點,一是從安祿山叛亂開始,歷代領導都有反叛的心思,都不是大唐的忠誠孝子,這是他的先天不足。二是唐玄宗時期,節度使權利太大,集軍事政治經濟大權於一身,唐室衰微之後,中央沒有能力制衡。三是河北在唐朝猶如江浙之於近代,它佔有的各類資源非常多,自有的各方面條件能決定天下大勢,歷代節度又是家族傳承,家大於國,利益需求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