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培肥和改良土壤,可抑制香蕉“枯萎病”!


科學培肥和改良土壤,可抑制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又稱巴拿馬病或黃葉病,是一種正在嚴重危害我國香蕉種植業和廣大蕉農收入的土傳病害。其由真菌引起,可隨流水、農具、病株等迅速傳播。香蕉感病後葉片變黃直至枯死而絕收。

當前的農藥防治方法是消滅土壤中的致病菌,但是對大面積土壤徹底消毒非常困難。另外在土壤消毒過程,也把土壤中對有害生物起抑制作用的有益生物一起殺死,不僅不能有效控制致病菌的生長,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採取農藥防治措施的同時,建議合理調節土壤性質培育肥沃土壤,防止黃葉病的發生或降低發病率。

1.調節土壤營養狀況

根據香蕉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為1:0.2:2.5-3),應避免偏施氮肥,而多施鉀肥,培育健康的蕉苗,增強香蕉的抗病性。

2.增施有機肥

香蕉移栽前和大頭(可見球莖時)期,每株香蕉最好施用2-4斤完全腐熟的有機肥(能多施的要多施),如圈糞或堆漚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不僅能供應適量的養分,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調節土壤保水、保肥性,還能豐富土壤中的有益生物,改善土壤微生態系統,從而抑制或控制黃葉病菌生長。在有條件的地方向有機肥中添加有益菌,則效果更好。

3.調節土壤酸鹼度

香蕉移栽前用石灰或石灰氮處理土壤,通過中和土壤酸性,破壞香蕉枯萎病的發病條件而控制黃葉病的發生。另外石灰或石灰氮中的鈣還可以改善香蕉的鈣素營養,增強香蕉的抗病性。在香蕉生長過程選用化肥時,宜選用能降低土壤酸度的肥料,如氮肥最好選硝態氮肥等。

4.淹水閉氣處理土壤

引起香蕉枯萎病的生物為一種好氣生物,因此在病害嚴重的地塊,進行一定時期的淹水處理可達到滅菌的效果,從而控制香蕉枯萎病的發生。

5.生病的香蕉植株要挖掉

砍下的香蕉植株切記不可扔進排水溝、河流等水系,以免病菌浸染水系,從而造成更多的病害。砍下的香蕉業不可以隨手丟在香蕉園裡,以免病害的擴撒。砍下的香蕉要集中放在與蕉園、水系隔離的地方,晾曬乾後焚燒。或將砍下的香蕉埋入與香蕉園隔離的地方,在埋染病的香蕉時,最好撒石灰或石灰氮消毒。地裡香蕉頭的地方要用石灰等藥物消毒。

總之,在化學防治的基礎上再結合土壤培肥和土壤環境的調節措施,必定會大大降低甚至消除香蕉枯萎病的危害。來源:香蕉產業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