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本期文章來聊一聊粵語歌,曾幾何時粵語歌是稱霸華語樂壇的存在,就連非粵語區的歌手發專輯也得是一張國語,一張粵語,如臺灣的鄧麗君、周華健(香港人,臺灣走紅)、任賢齊、吳奇隆、伊能靜、張信哲、許茹芸、蘇慧倫;星馬地區的許美靜、巫啟賢及中國大陸的歌手。

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粵語歌輝煌時期:

粵語歌最輝煌的時期是80年代百花齊放,湧現出了以“兩王一後”為代表的一群優質歌手,標誌性事件就是“譚張爭霸”,結果就是譚詠麟退出領獎,張國榮主攻電影,退出樂壇,他們兩個的退出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90年代正式進入四大天王、beyond樂隊、王菲時期!

這個時期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正式被封為四大天王,幾乎所有獎項都被四人壟斷,也是從他們開始,香港正式進入造星時期,開始吹捧偶像,開始不注重音樂,當然了四大天王時期的音樂還有很多優秀的,尤其是張學友!

90年代beyond樂隊正式進入鼎盛時期,只可惜在最輝煌的時刻黃家駒去世,輝煌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卻是90年代粵語歌壇最重要的一支樂隊!

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1992年王菲以《容易受傷的女人》走紅,1994年以《我願意》奠定樂壇天后的地位!

K歌時期

到了世紀之交時期,香港樂壇開始慢慢低迷,於是唱片公司開始和卡拉OK合作,推出獨家試唱歌曲,樂迷可在卡拉OK盒子觀看新歌的音樂影帶或試唱該歌,以圖吸引卡拉OK盒子的生意,及令香港樂迷重新注意本地樂壇。唱片公司為迎合一般人的口味,一般會要求音樂人在作曲時採用較簡單的音樂和重複易記的歌詞,令樂迷較易掌握該歌曲。

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從此作曲作詞開始公式化,音樂性開始大不如前,後來粵語地區的人開始接觸歐美音樂和臺灣音樂,後來接觸韓流,粵語歌一步步走向沒落!

總結

首先粵語歌的沒落四大天王和K歌要負責任,造星運動是從四大天王開始的,K歌文化直接開始迎合市場,完全不顧及歌曲的質量,當然了四大天王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是娛樂文化的犧牲品,他們自己未必喜歡這個名號,但是這個名號為他們帶來了名利,所以最終還是要怪那些造星的人!

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粵語歌壇也面臨青黃不接的情況,很多演員、模特都開始唱歌了,人才凋零也是不可避免的!

被“四大天王”和“KTV”毀掉的粵語歌!

其實現在的粵語歌並不差,其中張敬軒、陳奕迅、容祖兒、古巨基都是頗具實力,音樂性也比較高,但是市場已經不在了,當年粵語歌輝煌一時,主要也就是大陸沒有開放,沒有人接觸到流行音樂,香港作為當時的潮流聚集地,在亞洲都是首屈一指的,如今市場開放,大浪淘沙,香港的競爭力始終不如以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