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 睹物思人 悲從中來 該怎麼辦?

清明时节 睹物思人 悲从中来 该怎么办?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1671篇文章

M女士今年剛過六十,在好友的陪伴下來到心理科門診。十多年前丈夫查出患有癌症,M女士一直悉心照顧。5年前丈夫因病去世,M女士非常傷心,女兒怕她一個人孤單,請她搬來一起住,女兒工作忙,M女士幫忙照料外孫,生活越來越充實。當大家以為一切都好起來時,M女士似乎難以從喪偶的陰影中走出來。她經常想起去世的丈夫,即便已經過去5年,每每想起總是痛不欲生。夜深人靜時偷偷哭泣,平時臉上也少有笑容。從前她非常喜愛社交,如今從不主動和昔日好友聯繫,僅和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來往,不論好友如何安慰她,邀她吃飯、出遊,M女士的心情總是好不起來,唉聲嘆氣,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還經常失眠。每年在丈夫的生日那天,M女士晚上會夢到丈夫,白天甚至會聽到丈夫的呼喚聲,她知道這可能是自己太過思念丈夫而產生的幻覺,但是這些症狀加重了她的悲傷。家人擔心M女士不能接受喪偶的傷痛,平時從不提起容易引起她傷心的事情。女兒怕她做家務累著,家裡請了鐘點工,現在小孩長大上學了,也不用特地費心照料,但M女士不知為何就是開心不起來。又是一年春天來,清明將至,M女士一邊準備給丈夫上墳祭掃的祭品,一邊睹物思人,悲從中來。好友邀她踏青遊玩,她不想去,還唸叨著“我現在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真想跟老伴一塊兒去了算了”。好友想起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心理疾病的介紹,左思右想還是決定陪M女士到醫院的心理科門診看一下。

醫生詢問病情後,建議M女士做一套心理測驗,評估時,她發現測驗中的大部分的問題都和自己的情況吻合,測驗結果顯示M女士的抑鬱症狀達到了重度水平。經過醫生的解釋,M女士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高興不起來,做事沒興趣,不想跟外人接觸,失眠,甚至感到活著沒意思等表現,都是抑鬱情緒惹的禍,並且在心理因素作用下,產生與創傷事件相關的短暫的聽幻覺。在接受了抗抑鬱藥物治療2周後,M女士的情緒明顯好轉,能主動參加朋友們的聚會,臉上笑容變多了,睡覺也更踏實了,她依然會想起去世的丈夫,但頻率較以往下降,並且每次想起時也不那麼難過了。在醫生的建議下,M女士開始接受心理治療,希望通過治療早日康復。

事實上,當一個人的至親去世後出現傷心難過、悲痛大哭、睡眠不佳、自責內疚等情況很正常,稱之為“居喪反應”。中國有著悠久的居喪習俗,如舉辦喪禮、穿孝服、守孝,在服喪期停止娛樂活動等等。適當的抒發悲痛的情感、對親人的離世進行哀悼是必要的,而且對保持心理健康有一定好處。

如果這種過度悲傷的情緒持續時間過長(大於6個月),對日常生活造成明顯影響,甚至產生輕身念頭,或者出現明顯的行為異常、胡言亂語、出現幻覺等,則有可能不僅僅是生理範疇內的“居喪反應”了。

這種病理性的居喪反應,其本質是一種“應激相關障礙”。

應激相關障礙是由於心理社會因素作用引起的異常心理反應導致的功能性精神障礙。

以M女士為例,親人去世,是應激事件,是對患者產生重大沖擊的心理社會因素,絕大多數人都會引起心理、生理和行為反應,如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生活、工作中容易出差錯,睡眠障礙,乏力,胃口不好等等。這種應激反應的持續時間和強度存在個體差異,大部分人經過一段時間後可以恢復以往的狀態,少部分人會因為反應過度而難以恢復,甚至出現疾病狀態。就像上文中的M女士,她的情緒反應持續時間過長,而且對生活造成影響,甚至有不想活的念頭,呈現持續性的抑鬱狀態,伴有短暫的幻覺。

對應激源的反應不僅與個人素質有關,還和應激源有關。一般來說,應激源的刺激越強烈,產生的應激反應也越大。常見的應激反應有意識範圍狹窄、激越、情感爆發、警覺性增高、反覆體驗創傷事件、抑鬱、焦慮等,有時也可出現幻覺、妄想、過度興奮、行為紊亂。但極大的刺激(如自然災害、戰爭、被虐待等)可能會引起情感麻木、淡漠。

由於每個患者的應激源不同,採用的方法也不同,幫助患者儘快脫離應激源及相關環境非常重要。目前臨床上主要採用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方法。藥物治療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目的是儘快減輕症狀,如抗抑鬱藥緩解抑鬱情緒、抗焦慮藥改善靜坐不能、過度警覺症狀、抗精神病藥治療興奮、激越、幻覺、妄想等症狀。心理治療如支持性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心理治療、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等,可以給予患者支持、幫助不良情緒的宣洩、增強應對挫折的能力,對改善症狀、促進康復、預防復發具有重要作用。

清明時節,睹物思人,悲從中來,這並不可怕。希望大家在緬懷先人的同時,調整自己的腳步,邁向更好的明天。

作者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心理醫學科 季陳鳳 醫生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