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研究生畢業後選擇當大學輔導員?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結合當下的形勢我想問一句,為什麼研究生畢業後不選擇當大學輔導員呢?隨著最近我國逐漸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輔導員及其工作也正在受到重視,從現在各個省市招聘高校輔導員的情況就可以看出,近兩年高校輔導員更在擴招,他們的待遇得到了大幅提高,身份也正在轉變,輔導員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輔導員了,而是理直氣壯地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政教師”。

  • 印象中的“輔導員”

印象中,我們都認為高校輔導員是高校中最基層的工作人員,相對於高校其他工作崗位的人員來講,他們最忙最累晉升也最難。因為他們是高校中與學生關係最密切的老師,工作職責最為繁雜,只要是學生的事情他們都要管,並且責任最為重大。雖然如此,他們的工作卻最難出成績,面對這麼多學生事務,不出差錯就已經不易了,所以有的輔導員一干十幾年也得不到提拔,好點的能被提到機關行政部門或者學院辦公室工作。所以,在以前,碩士畢業後去高校當大學輔導員真不是一個最明智的選擇。

  • 現在的“思政教師”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正如前文說到的,現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受到了正視,所以現在碩士畢業去考個輔導員是比較好的選擇。去年,天津市大幅擴招輔導員隊伍,並且工資待遇相對於普通教師每月漲了一千多,晉升途徑也更加規範,可以評聘“思想教師”系列職稱,最終職業目標是教授,為高校其他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所羨慕。所以,目前看,高校輔導員崗位還是比較誘人的。

從目前的形勢看,高校輔導員擴招的這種事態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不會太長。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更加規範,以後有可能會對輔導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能會要求博士學位或者一定的工作經驗也說不定。因此,如果想在高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嘗試報考一下。


Pleeza


關於畢業工作的選擇可以參考幾個方面:

1.地域:有的人喜歡去發達城市,工資高,接觸的東西多,發揮的平臺大,待遇等方面也不錯。而有的人喜歡去二三線城市,比如自己的家鄉,甚至鄉鎮上班,離自己熟悉的環境近,離父母親戚近,辦事方便省事。

2.發展潛力:研究生畢業當高校輔導員可以說是一份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好一點的高校,都需要很專業的輔導員,輔導員相關的工資待遇也不錯,在這個職位上也可以有發展,可以晉升為學院書記,或者去校辦工作,雖說屬於行政部門,但是還是算有點小權利。

3.帶給你的潛在“利益”:高校輔導員基本上都管理大學一個年級的學生,甚至好幾個年級,掌握著學生評獎評優,黨員,畢業一切的事宜,並且輔導員周圍接觸的也都是學校的學生,教授,老師們甚至領導,這些人脈關係也很重要。

4.環境:研究生畢業之後,尤其是女孩子,找工作一個核心要素就是穩定,高校輔導員其實也屬於行政老師,適合女孩子,在校學習好幾十年,畢業了覺得最熟悉的環境還是校園,面對學生也比較好相處,所以研究生畢業非常適合。

5.工資待遇:據我所知,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非常不錯,平時工作的壓力也不是很大,尤其在好一點的學校工資更高,擔當承擔的責任也比較重,我知道,在我們這2,3線城市一縮省屬重本大學輔導員的工資可以達到稅前5000左右,5000左右的工資在小城市生活可以了,而且更不用提一些待遇了,在本科學校輔導員的待遇和高校老師是一樣的,過節過年的待遇。

綜上,就不難理解碩士畢業後為什麼選擇成為高校輔導員了,畢竟這份工作比起天天加班的高危職業,已經不錯了,而且我記得隨著高校學生的生活心理各個方面問題層出不窮,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會越來越專業化,這也就意味著高校輔導員會需求量更大以及准入門檻越來越高!



鴿子鴿子窩


首先是學歷,當輔導員本科不夠格,博士不願意,碩士正好。

其次待遇,輔導員待遇比不過博士,也不如講師,但也不低。

然後就是工作容易,一般大學輔導員對於碩士研究生來說是比較也容易找的工作,其次便是學校的行政人員,對於不少雙非碩士而言,大公司外企難以企及,大學裡是最好選擇,同樣,不少博士也把大學定為選擇。

最後,年齡問題,讀研之後年紀大小決定未來工作方向,年紀小更願意拼搏,年紀大多數選擇安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