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擠壓下的塑料被過度“妖魔化”?廢棄塑料回收確實須加大力度

環保擠壓下的塑料被過度“妖魔化”?廢棄塑料回收確實須加大力度

3月20日,有外媒報道墨西哥最近成功研製出以芒果皮為原料的塑料替代品,這項新發現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事實上,近幾年為緩解廢棄塑料過多而導致的環境壓力,許多國家紛紛出臺“限塑令”甚至“禁塑令”。4月1日,記者致電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馬佔峰,他表示將塑料“妖魔化”是不正確的現象,緩解廢棄塑料造成的環境壓力要先加大回收力度,此外,全生物分解材料的出現可望解決一次性塑料製品對環境的危害。

塑料製品本身具有環保性

據報道,2018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塑料製品產量累計為3158.3萬噸,同比增長1.6%,與此同時,預計到2023年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而塑料的大規模生產和使用,實際上與塑料的優勢有關。

抗腐蝕、成本低、形狀多變等優點,讓塑料的應用非常廣泛。馬佔峰副理事長告訴記者,塑料在汽車、家電及電子電氣、高鐵、航空航天、交通運輸、信息醫療、新能源等高端領域都得到廣泛應用,而塑料在節能降耗,節水,節地,節材,環保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同於大眾固有的認知,事實上塑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環保效果。“比如塑料袋使用2次以上就是環保的體現,何況裡面裝著垃圾。另外塑料薄膜保鮮袋可以隔離病菌,保鮮食品。如果沒有塑料的發明,人類在環保的路上要倒退很多年。”馬佔峰說。

但顯然,塑料製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大量使用,讓全世界都不得不面臨大量的廢棄塑料不斷產生這個問題。

應提升落後的回收系統

近幾年來,有關海洋內出現越來越多的廢棄塑料的報道就不絕於耳。4月3日,有媒體再一次報道了海洋動物身體內出現廢棄塑料的新聞。據瞭解,此次在意大利撒丁島海岸,一頭懷孕抹香鯨屍體的腹中被發現重達22公斤的廢棄塑料。另據“世界銀行”的相關報告指出,不採取緊急措施2050年全球垃圾量將增長70%。

而與以每日成噸速度出現的廢棄塑料相比,塑料的回收和循環利用效果卻相對落後。據《中國青年報》2018年底的統計數據,現在全球生產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中,僅有10%能被回收利用,12%被焚燒,而超過70%的塑料會被直接丟棄到土壤、空氣和海洋中。

馬佔峰向記者表示,由於對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回收難度大,或回收價值不高等原因,才導致對環境造成巨大壓力。“我們首先建議加大回收再利用力度,如國家的年回收再利用廢塑料達2000萬噸左右,成效顯著。另外,對不值得回收再利用的塑料膜袋等產品採取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以芒果皮為原料製作新型‘塑料’有這個可能性,現在生物製造塑料最為成功的案例就是聚乳酸。”據馬佔峰介紹,聚乳酸是玉米發酵成乳酸,然後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塑料,現在全球生產約20萬噸,價格也在上漲。“可見隨著社會、政策環境改善情況下,聚乳酸等生物質塑料會獲得廣闊的應用。”

(本報記者 李豪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