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時便利店否認雀巢進行收購 正在另尋接盤者

全時便利店網傳的接盤對象幾經更迭。2月13日,全球食品飲料巨頭雀巢成為收購全時便利的最新傳聞主角,不過很快被雀巢和全時雙方闢謠。儘管出售對象尚未最後落定,但是全時便利的出售事宜確實已經發酵很長時間。業內人士認為,便利店風口吸引了眾多資本入局,但當下很多品牌都是靠資本支撐擴張,有意接盤者除了要看行業前景外,更重要的還要看企業的經營狀況。

全時便利店否認雀巢進行收購 正在另尋接盤者

雀巢收購“烏龍”

2月13日,有自媒體曝出“全時便利店已將其在北京、天津、成都的連鎖門店全部打包出售給銀鷺集團,而銀鷺集團背後的母公司正是全球食品飲料巨頭雀巢”。對此,全時方面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向北京商報記者否認了收購傳言,稱“是媒體推測”。雀巢方面也表示,雀巢公司控股的是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此事與雀巢公司無關。

“雀巢收購全時”的消息很快被證實為烏龍事件。據悉,“北京全時便利”、“天津全時便利”、“成都全時便利”三個微信公眾號均於今年1月完成微信認證,背後企業全稱分別為“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天津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和“成都山海藍圖超市管理有限公司”。根據天眼查顯示,三地“山海藍圖”的共有大股東為蔡學彥,蔡學彥是廈門銀鷺集團的股東之一。因此,有自媒體認為是“廈門銀鷺集團的母公司雀巢收購了全時”。

不過,雀巢公司方面已經表示,雀巢100%控股的是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並非廈門銀鷺集團,山海藍圖也與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沒有任何關聯。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廈門銀鷺集團的股東為陳清水、蔡學彥等人,其中陳清水為民族品牌“銀鷺”創始人之一,蔡學彥也曾任主管營銷的副總裁。不過在雀巢收購銀鷺之後,陳清水、蔡學彥等人已經卸任。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信息顯示,卸任信息中,陳清水是在2018年6月28日這一時間被刪除副董事長的職位。目前廈門銀鷺食品集團已經為雀巢100%控股,董事長等職位也都由雀巢高管擔任。

另尋接盤者

儘管“雀巢收購全時”已被闢謠,不過全時便利的出售事宜確實洽談已久。去年11月,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尋求出售的全時便利店已與蘇寧易購進行對接,全時或將出讓部分股權給蘇寧易購。但是蘇寧和全時方面對此都進行了否認。今年1月,北京商報記者又從全時和蘇寧方面獲悉,蘇寧與全時此前確實有過洽談,但是並未達成交易。彼時據全時方面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全時已經與其他企業基本達成合作,交易對方具體是誰不久將會對外公佈。

根據天眼查顯示,北京全時叄陸伍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的法人在2019年1月23日已由李徵變更為福榮。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全時便利店北京部分門店的缺貨現象也有所改善,門店內已經重新上架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等商品。

據悉,全時便利成立於2011年,大股東為北京復華卓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7月,全時已經拓展至北京、南京、天津、長沙、成都、重慶、杭州、蘇州、武漢、廊坊等10個城市,門店數近800家,僅在北京就有400多家門店。去年下半年開始,伴隨復華控股集團資金鍊問題影響,全時便利的兄弟品牌“地球港”、“全時生活”相繼關門停業,全時便利店也出現了持續多月的缺斷貨現象。

風口變難題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北京便利店品牌接二連三地出現進展不順利的情況,包括全時、131、鄰家等品牌,在短短3個月時間陸續被曝出遭遇資金鍊問題,這些便利店或倒閉或出售,已經證明僅靠資本推動的便利店發展模式是行不通的。便利店也從萬眾矚目的“風口”變成零售人的“心口難題”,融資、收購事件都變得謹慎而低調。蘇寧大快消事業群總裁卞農曾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每家企業的定位不同,洽談收購前要綜合考慮,比如要看門店區位、團隊、供應鏈、資產、庫存等方方面面。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當下消費者通常會在網上購買大量商品,但是家門口“最後一公里”的便利店等零售體仍然佔據重要地位,除了滿足應急需求外,還可以搭載各種線上線下附加服務。因此便利店業態被廣泛看好,也吸引了很多資本投入。但是有不少便利店存在缺乏盈利能力的問題,雖然店鋪在資本助推下擴張很快,但是單店收益並不好,很多都處在虧損狀態,完全是靠投資來支撐,隨時存在經營困難的風險。接盤者要考慮的不僅是行業前景,更多還要關注收購之後是不是能持續盈利。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黃江明認為,便利店是高成本、高投入、高利潤的三高業態,而很多人只看到了它的高利潤,在風口時期毫不猶豫地殺進場,卻忽視了背後高成本、高投入的前提。縱觀國際上比較成功的便利店品牌,背後都是大資本、大集團,才能成功在承擔高成本、高投入後取得那份高回報。小規模的投資最多隻能成就區域性便利企業,背後涉及的資本就更是充滿了不穩定性,根本無法保證便利店業態所需的持續性高成本投入,擴張過快的結果必定是資金鍊斷裂,如果每個店都不盈利的話,只會是門店開的越多賠的也越多。

不過,近來北京市場也迎來便利店領域的政策利好,為便利店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提振了信心。去年10月18日,市商務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市城管委、市公安局消防局等七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印發的通知》,提出了19條創新舉措,涵蓋便利店經營的空間位置、網點佈局、項目品類、註冊審批等方面,支持北京市便利店企業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徐天悅 李振興/文 李烝/製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