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狼山國家森林公園丨狼山北麓園:懸崖峭壁看歷史 小橋流水話張謇

在狼山的北側,有一處依山而建的精緻小園林,稱為北麓園,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江南園林小橋流水的雅緻風韻,還可以欣賞到狼山北麓懸崖峭壁的雄偉壯觀。

從狼山北門進入北麓園,首先看到的便是臨山而建的趙繪沈繡樓,這座建於民國八年的小樓,兩側為海月宀和天祚山房,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築。當年,張謇為收藏趙孟頫父子畫和沈壽姐妹繡的觀音像而特意建了此樓。這座小院也是當時南通城很多房屋建築風格的縮影。

沿著北麓園的主幹道一路往前,便能看到狼山北麓的懸崖峭壁。在巖壁上,依稀可以看到自五代以來的石刻,據考證一共有十五處,這裡也叫“題名坡”。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五代十國楊吳時姚存的題刻“天祚三年(某)月十四日東洲靜海都鎮遏使姚存上西都朝覲回到此”。

懸崖上,“五山拱北”四個字尤為顯眼。南通五山位於長江之北,狼山扼守長江口,自唐末以來就一直有駐軍。這四個字精準的概括出了五山的地形及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在狼山腳下,還有一處建築依溪而見,叫林溪精舍,這便是當年張謇先生的避暑勝地。張謇任農業部、商業部兩部總長時,為了改良農作物品種,他在全國範圍內建農作物試驗地,棉花的試驗地便放在了狼山後山。

張謇曾給林溪精舍題寫門聯:“或因求仲開三徑,自愛涇溪築一亭。”而他晚年的很多日子,也是在林溪精舍度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