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區以“三化”模式推動城市管理提升

織密織牢一張網 城市治理“六連冠”

南報網訊 (通訊員 陳寧 郜健 記者 於潔塵 王聰) 城市管理密織一張網,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無盲區;智慧城管創新高效;堅持精細管理,小公廁奪得全市最佳便民獎……棲霞以“三化”模式持續推動城管工作,昔日髒亂的市容市貌不斷扮靚。日前記者從棲霞區城管局獲悉,截至去年底,該區已連續6年在全市城市治理考核中位列主城區榜首。

城北地區髒亂的街巷、倚門出攤的商販、遍地的黑車,曾經是制約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桎梏。“有人形容在這裡推動城管工作,就像在麻袋上繡花,費了大力氣卻不值得。”棲霞區城管局負責人介紹,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當時棲霞在全市城市治理考核中連續20多個月墊底。原江南八區每月都排名,在環境衛生項上棲霞得分最差,城北“著名”的小百貨集散地邁皋橋夜市,數百個商販扎堆吆喝,隨意拋撒垃圾,影響市容景觀,多次被市裡點名批評。

“我們花了兩個月時間,徹底關停了該夜市,整頓了環境,並開始探索後續的網格化長效管理機制。

從2011年至2012年,棲霞陸續關停了五六個夜市,杜絕了晚間的市容亂象。”該區城管局負責人介紹,關閉夜市後,如何管理確保不“回潮”很重要。棲霞城管率先啟動了“網格化”機制,以仙林街道為例,不斷細化“網格要素”,目前已有10個一級網格、156個二級網格和1786個三級網格。網格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網格員既是網格管理員也是城管信息員,網格織密織牢,確保拆違控違、城管執法等工作全覆蓋、無盲區。

與此同時,棲霞還堅持抓創新,為城市管理工作配上“智慧大腦”。從2011年起,該區打造了數字化指揮平臺,如今已實現市、區、街三級管理平臺互聯互通,城管問題通過網絡可以快速得到處置。“棲霞區域面積廣、建設力度大、渣土車多,這塊的管理難度很大。”區城管局巡防一中隊負責人介紹,該區引入智慧工地監控系統後,除了監控辦24小時有人值班,攝像頭實時監控全區200多個在建工地外,每個執法人員的手機應用程序裡,都能實時視頻查看和動態化監管。

城市功能品質的提升,少不了狠抓精細化,鍛造“繡花精神”。棲霞城管精細化工作啟動於2011年,以“公廁革命”為例,紫東創意園內新建公廁,去年摘得全市的“最佳便民獎”。公廁除了為園區7000多名員工帶來方便,還是一個階梯式觀景空間,可“變身”臨時小型研討和交流的場所。廁所二樓平臺,更可打造成流動書屋。目前,棲霞已累計新建、擴建及改造36座城鄉公廁,道路保潔機械化作業率達95%,打造全市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課件已形成教材走進小學課堂……

昔日破爛粗糙的“麻袋”,變身如今美麗精緻的“錦緞”。棲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城市治理考核包含了環境衛生、拆違控違、民意城管等10多項內容,連續6年奪冠,擦亮了棲霞城市管理的品牌,體現了棲霞對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提高居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的不懈追求。“六連冠”既是榮譽也是壓力,下一步,為建設宜居樂業的新城北,該區城管工作還將進一步對標找差,堅持高質量發展,以“繡花精神”抓精細,以“工匠精神”促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