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必由之路”?

網評 | 如何走好“必由之路”?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堅定申明,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那麼,該如何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必由之路”呢?

走好“必由之路”,要堅定社會主義方向,不忘社會主義本質。一個國家實行什麼主義,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不是“天下掉餡餅”砸出來的,而是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舊的制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仁人志士紛紛尋找出路“藥方”,資本主義、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藥方”都試過了,都不管用。在這內外交困、危機重重的緊要關頭,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中國開啟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征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否適合中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快速發展起來,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世界上“風景這邊獨好”。事實勝於雄辯,走社會主義道路符合國情,順應民意,證明是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康莊大道。走好“必由之路”,堅守社會主義方向,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是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

走好“必由之路”,要尊重歷史,正確看待歷史。歷史是一條長河,上中下游是一個有機整體,任何割裂的認識都會產生盲人摸象的片面性。改革開放前後的兩個歷史時期不能割裂開來。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臨嚴重危機。但是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不能用後者否定前者,也不能用前者否定後者。如果真實的歷史被否定、被抹殺、被歪曲,不但不能正確理解和解釋新的發展,而且也會帶來思想上的困惑和迷亂。只有從政治高度科學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期的有機統一關係,才能在思想認知上正本清源,在輿論引領上樹立正確導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由之路”更要尊重歷史,遵循歷史唯物主義才能走得穩健、有力。

走好“必由之路”,要有發展思維,秉持發展的觀點。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也必定會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髮展,不可能一成不變。“守其故物而不能自新,雖其未消,亦槁而死。”任何事物都不是靜止不變的,發展變化才是事物應有常態。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著眼點。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發生巨大變遷,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變化,謀求新發展勢在必行。當前,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撥開迷霧,破解難題,唯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發展觀點,走“必由之路”才能與時俱進,不斷激發活力,創造新業績,鑄就新輝煌。

走好“必由之路”,要堅定理想信念,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在風雨面前東搖西擺。談論理想信念,不能只是空對空的說辭,不能只是紙上論道,不能只是為了裝門面,當精神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行勝於言。衡量一名黨員幹部是否心存理想信念,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對理想信念必須身體力行,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理想信念是定盤星、主心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永葆政治本色,處順境不驕傲不急躁,處逆境不消沉不動搖,自覺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