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新區、放寬落戶,杭州出手後寧波南京成都該急了


設立新區、放寬落戶,杭州出手後寧波南京成都該急了

文丨西部菌

假期前的杭州,一下子迎來了兩個重磅消息。

第一個是區劃上的調整。浙江日前批覆同意杭州市設立錢塘新區,規劃控制總面積531.7平方公里。新設立的錢塘新區範圍包括現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現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第二個是人才政策。杭州發佈《關於貫徹落實穩企業穩增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政策舉措的通知》。其中提出,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並繳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

設立新區、放寬落戶,杭州出手後寧波南京成都該急了

一座城市的發展,空間和人口是極其重要的要素。此次區劃調整,涉及到發展空間整合,新設立的錢塘新區,將成為杭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前沿陣地。落戶門檻降低則對應著人口的擴容,配合新區誕生的組合拳,人才競爭不至於缺少平臺和產業支撐。

杭州本身就處在後峰會、前亞運的高速發展時期,近兩年的表現有目共睹,杭州沒有滿足於既有成就,而是接連出手,充分顯示出作為新經濟第一城的勃勃野心。

01

杭州為什麼要設立錢塘新區

錢塘新區降生前,這片土地上的兩大園區,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水平和規格待遇其實不算低,而且一度是杭州東進的重要著力點。

其中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歷史要早很多,它成立於1990年,還是國家級開發區。

而大江東產業集聚區2010年獲批,是15個省級產業集聚區之一,也是典型的製造業聚集區,以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為主導產業,第二產業佔比超過80%。

不過相對於杭州城西的科創大走廊,城東發展並沒有帶來預期成績,比如2017年汽車產業的產值只有350億左右。這跟整個杭州的產業結構有一定關係。

杭州以第三產業為主,2018年三次產業佔比為2.3:33.8:63.9,數字經濟是重頭戲,產業增加值3356億元,佔GDP的24.8%。與此同時工業的投資和佔比逐漸下降,去年5.8%的二產增速,比6.7%的經濟增速還要低。

城東的產業結構跟杭州的整體氣質不算太搭,但數字經濟服務業再發達,也得有二產做實體支撐,拋棄製造業本身就不現實。而經開區的下沙高教園屬於浙江最大的高教園區,能夠為製造業升級提供智力支撐。

不管是實現兩翼均衡發展,還是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城東都有整合的必要。此前杭州的提法也正是“再造一個杭州工業、再造一個杭州新城”。


設立新區、放寬落戶,杭州出手後寧波南京成都該急了

而且從空間層面看,整合大江東和經開區的目的,還在於縮小和嘉興、紹興、寧波等地的物理距離,向東進一步融入長三角。因此錢塘新區跨過了錢塘江,採用跨江設區的模式,目的正是為了避免地理屏障導致地域分割、重複建設,影響區域一體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佈的浙江大灣區建設發展規劃,提出了“江東新區”的概念,當然最終採納的稱呼還是“錢塘新區”。名稱當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區能有什麼樣的待遇。

在杭州乃至整個浙江,錢塘新區的地位不用說,之前的省府文件就明確提出“做好設立浙江杭州國家級新區的前瞻性、基礎性工作”,現在最大的懸念是,國家到底給不給這個名分?

02

設置新區,也是為搶人騰出空間

在理解了杭州區劃調整的背景後,再來看同期推出的人才落戶政策,會發現它們並不是偶然撞在了一起,從中能看出杭州這座城市的“聰明”。

石家莊推出零門檻落戶政策,將人口競爭推向新的高潮。具體到杭州,其實去年落戶政策已經放寬到了專科學歷,當然限定門檻為“緊缺專業”,同時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

目前《通知》沒有明確居住年限及社保繳納年限這兩個條件,也沒有提及年齡限制,直接零門檻落戶的概率比較低,不過總體上落戶門檻大大降低,可以進一步釋放搶人大戰的紅利。

設立新區、放寬落戶,杭州出手後寧波南京成都該急了

但任何形式的人口競爭,都必須得有產業或者平臺作為容器支撐,把搶來的人裝進去。

所以觀察去年搶人大戰的成績單,以常住人口增量作為參照,排在榜一榜二的還是深圳和廣州兩大一線城市,分別為49.83萬和40.6萬。如果北京和上海願意大門洞開,那前四名多半不可能有西安和杭州的一席之地。

因為一線城市搶人不是靠落戶補貼,而是繁榮的產業和機會繁多的就業崗位。同樣我們甚至可以預料,石家莊哪怕沒有落戶門檻,常住人口增長可能還是會比一些強二線城市慢。

對杭州來說,整合城東、設置新區,就是再造一個搶人留人的空間容器,加速衝擊千萬人口的新里程。

去年杭州常住人口能夠增長33.8萬,摘得第四名的好成績,數字經濟功不可沒。

城西的科創大走廊,作為新經濟的全國高地,提供了就業和創業的寶貴空間,但是隻靠新經濟這一個招牌來搶人,遲早面臨著天花板效應。

設立新區、放寬落戶,杭州出手後寧波南京成都該急了

還有個背景不得不提,眼下的互聯網行業整體狀況不容樂觀,來自頭部企業的裁員動作接連上演,以至於有聲音認為互聯網的寒冬正在到來。

對於杭州來說,如果還是將人才競爭的籌碼全部壓在互聯網數字產業上,未必還能有太大增長空間。

所以此次設區和降低落戶兩套組合拳同時打,還可以理解為,將搶人的空間重心適當向城東轉移,在互聯網產業之外,重新謀劃人才競爭的抓手,同時為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智力供應。

而且,位於城東的高教園區本身就有豐富的科教資源,推出高標準建設的錢塘新區,同時將落戶門檻降低,其實也是盤活現有的科教資源,將人才就地產業化。

03

杭州打出組合拳,會觸動哪些城市

距離2022年杭州亞運會還有三年時間,這幾年杭州的城建還將有不小的動作,像去年就有9個地鐵項目開工,全都得趕在亞運會之前完成。

此前西部城事分析過計劃單列市和各地的雙子星格局,其實,從省府明確提出支持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到這次空間大整合,可以明顯看出,在強省會的趨勢下,杭州的風頭正在逐漸蓋過雙子星的另一主角,也即計劃單列市寧波。

加上寧波本身就位於杭州東部,所以,在浙江省內來看,此次杭州“東整”戰略下降生的錢塘新區,將進一步延伸杭州的輻射範圍,兩座城市之間的競爭會更加白熱化。

而在省外來看,杭州打出一套空間和人口戰略的組合拳,無疑會對一些同等級可對標的城市產生巨大觸動。

近一點的如南京。南京和杭州都是省會,都是副省級城市,而且也都處於雙子星的經濟格局之中。但南京在經濟總量上一直被蘇州壓制,在省內缺少號召力,以至於被坊間調侃為“徽京”,這一點形成了和杭州的不同。

此外,風格上更加沉穩、傳統的南京,也有別於網紅加持的杭州。眼看著杭州越來越強,省會存在感逐漸凸顯,南京當然有理由著急。那麼杭州之後,南京會及時出手嗎?

新一線城市中,成都同樣有理由著急。去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長僅次於杭州,兩地的經濟總量相差也不是特別大。處在黃金髮展期的杭州,這兩年類似的大手筆一個接一個,成都要坐穩新一線城市頭牌的位置,就得時刻接受杭州的衝擊。

設立新區、放寬落戶,杭州出手後寧波南京成都該急了

當然話說回來,此次的空間整合動作,能否根本改造杭州的產業和經濟面貌,間接影響新一線城市之間競爭的版圖,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一個因素就是前面說的,新區到底作為什麼角色存在?單純的功能區,還是行政區,還是國家級新區?不同的行政等級和身份,同樣會影響對人才、產業的集聚效應。

其實這兩年對國家級新區的審批已經在逐漸收緊,新區的政策紅利同樣不同往日。而且除了已有的19個國家級新區外,正在爭奪這一頭銜的,還有武漢長江新區、合肥濱湖新區等十多個新區,競爭異常激烈。

考慮到浙江已經有舟山群島這個國家級新區,而目前為止,同一省還沒有坐擁兩大國家級新區的先例,浙江想要靠新設的錢塘新區去競爭名額,不是沒有可能,但難度其實相當高。

所以杭州發展錢塘新區,更多得依賴自身,而不是等國家的政策。這意味著杭州的組合拳打出去之後,帶來的不只是紅利,更有壓力——如何保證整合後的大江東和經開區能產生1+1大於2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