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員進入季後賽沒有工資,那麼為什麼許多球隊拼命地想要爭前八?

劉禹祺---


首先球員的工資發放都是有固定時間的,默認為每月的一號和15號從11月15號開始計算,常規賽結束共發放12次。

一位大學生球員無論通過什麼方式進入聯盟,而衝擊總冠軍可算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了!

很多球員究極一生,得到了球場上下無數榮譽可就是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總冠軍戒指,這和錢完全是兩碼事。


例如史蒂夫納什綽號風之子,在2005-06連續2年榮膺NBA常規賽MVP,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7次入選NBA最佳陣容,5次榮膺NBA助攻王,2次奪得NBA全明星技巧挑戰賽冠軍,2007年榮獲詹姆斯·沃爾特·肯尼迪公民獎,做為96的黃金一代可算是實至名歸,未來也一定會進入名人堂。2017擔任勇士的發展顧問隨隊獲得總冠軍也算是間接得到了一枚戒指。


麥基去年在勇士榮獲總冠軍,在2月3日勇士對戰湖人的比賽中由伊格達拉為他頒發總冠軍戒指之後湖人的替補席上眾位球員的眼光足矣說明戒指的價值,比斯利 史蒂芬森還有眾多小球員的眼光始終盯著麥基的戒指,不知至高無上的榮譽自己何時才能得到。

不要低估一顆總冠軍的心,究極一生,榮譽加身卻沒能得到一顆總冠軍戒指是無比遺憾的一件事情,畢竟一年能獲得總冠軍的球隊只有一支。這至高無上的榮譽是任何東西包括金錢都不能比擬的。


西良侃侃


人總要有點夢想,不是嗎?否則就和鹹魚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所有的球隊和球員都憧憬季後賽,甚至是都想摸一下總冠軍獎盃呢。

通過夢想的必經路

作為NBA的球員,觸摸總冠軍必然是所有球員的夢想,而季後賽則是球員通往總冠軍的必經之路。這和錢無關,這是個人的榮譽和成就的問題,誰也不想庸庸碌碌的在NBA待上一輩子卻沒有進入季後賽,那是對一個球員生涯最大的侮辱,而且歷史過往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進入季後賽的球員,甚至連球星的稱號都不配擁有。

季後賽並非沒有錢

並非所有NBA球員進入季後賽都是沒有工資,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很多球隊會把季後賽獎勵調侃加入合同激勵球員,如雷霆的施羅德、步行者的奧拉迪波、掘金的米爾薩普等等球員,他們合同中的季後賽獎勵調侃從首輪到總冠軍分別能夠獲得15-50萬美元的獎勵,這是其一。其二,進入季後賽的球隊可以獲得一筆獎金,而球員和教練團隊將分享這筆獎金,如17賽季,勇士奪冠總獎金數達到了580萬,每名球員可以獲得20-30萬美元的獎金,當然還有那枚價值連城的總冠軍戒指。

通過名人堂的資本

總冠軍或許跟著球隊老大躺贏就可以獲得,但是名人堂就要難得多。如果說總冠軍是所有球員的夢想,那嘛名人堂就是所有明星的夢想,這代表他在NBA的地位,也代表著對他生涯的肯定。季後賽則是名人堂的選拔初考,如果你連季後賽的大門都摸不到,就別扯什麼名人堂,至少你也要像麥迪一樣在季後賽首輪徘徊,手中再有幾個得分王或者其他榮譽,否則名人堂是永遠是不用想。

雖然季後賽木有工資,但是有獎金啊。雖然季後賽木有工資,但是它背後能夠給球員帶來豐厚的商業回報。雖然季後賽木有工資,但他將是所有球員邁向偉大的初考,所以他們憑什麼不努力。


東球弟


熟悉NBA的球迷都知道,NBA季後賽球員是沒有工資的,但是很多球隊還是拼命想進入季後賽,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NBA季後賽關注度更高,對抗強度更大,不同於常規賽,季後賽才是球員的試金石。在季後賽中如果一戰成名,就能拿到更大的合同和更多的贊助。一名球星如果一直無法證明自己的帶隊能力,不能進入季後賽,價值就無法體現,他的下一份合同就會縮水。

二、NBA的球員合同中有很多觸發獎金的機制,如常規賽打滿多少場才可以拿全額工資,帶隊進去季後賽才可拿獎金,還有獲得全明星或最佳陣容一二三陣或常規賽的mvp即可觸發羅斯條款等先決條件。

三、NBA是一個商業聯盟,季後賽並非沒錢可拿,聯盟為鼓勵球隊進入季後賽,會對每一隻進入季後賽的球隊發放獎金(成績越好獎金越多),每支球隊的老闆也會拿出獎金髮給進入季後賽的球員。這些獎金也許對於那些動輒千萬工資的球星來講不算什麼,但對於那些剛進聯盟的年輕球員來說,這筆獎金甚至可以抵上工資了。況且現在NBA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當家球星不拿這個獎金!(分給那些薪水低的人)

四、最重要的是,每一位NBA球員心中都有一個總冠軍夢,而NBA從來不缺少奇蹟。並非常規賽排名靠後的球隊就沒有機會奪取總冠軍,火箭隊就曾經在常規賽排名西部第六的情況下,拿下總冠軍。

五、對於那些大牌球星來講,他們需要用成績來提高自己的歷史地位,為以後進入名人堂打下基礎。


曉宇說體育


這些理由你可能不相信。

1.NBA季後賽確實是沒有工資,但是球隊是有獎金的😓,不過這個獎金球員倒是不看中,他們看中的是其他的東西😂

2.其實在季後賽中,NBA球員比常規賽還要努力,甚至可以用拼命來形容。在這樣高強度的比賽中,可以鍛鍊球員的能力,更容易被更多的人注意到,比如某一個球隊的主教練,說不定下一個賽季你就換東家了

3.球員的努力會有回報,可能換來一份大合同。比如在16年猛龍和騎士東決比賽,當時猛龍的瓦蘭受傷,比永博撐起內線,場均6.3分+10.3籃板+1.8蓋帽,有一場更是狂甩7分+26籃板+4蓋帽,賽季結束後,合同由每年300萬美元上升到4年7200萬美元

4.一些知名的運動品牌會和球員簽約,增加球員的曝光率

5.最重要的是,買一個NBA球員都有一個總冠軍的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體育有約


就像保羅之前被調侃為“西決絕緣體”,對於球員來說只要進入季後賽就有爭奪總冠軍的機會,而前八是門檻,季後賽最終奪冠也只是概率高低的問題。另外季後賽還有“豐厚”的獎金呢。

季後賽沒有工資是沒錯,但是有獎金啊!對於角色球員來說,這些平分的獎金相比工資也算不低啦。而對於明星球員來說,打入季後賽是無關錢的事,他們看中的是榮譽,是拿到總冠軍的機會。

在NBA裡,總冠軍才是球員們的唯一追求,這也是眾多老將們在生涯末期以底薪的形式加盟一支有奪冠實力的球隊,如麥迪、韋斯特。

對於一些尚未證明過自己的明星球員來說,季後賽才是真正的戰爭,檢驗球員成色的舞臺。季後賽是一輪又一輪的系列淘汰賽,球隊必須要在7場4勝制的賽程中勝出才能進入下一輪,只有在季後賽贏下16場比賽才能觸及NBA最高榮譽。

現在的球隊也越來越鬼精了,在與球員簽約的時候會設置一些季後賽的觸發條款,設置不低的獎金激勵,這也是球員打球的動力。

對了,季後賽獎金也是逐年增高,對球員來說也算是一筆收入啊。


JustOneBall


NBA球員在季後賽是沒有工資的,而且球員在在季後賽中得到的分數和助攻什麼的也都不會算到球員的生涯技術統計中。即便是這樣,球員們都以能夠打季後賽為榮,而且在到了季後賽以後這都會拼命的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是因為季後賽關乎球員的未來,也關乎榮譽。



NBA球員為什麼在季後賽中拼盡全力。

第一,季後賽能夠給球員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季後賽雖然是沒有工資的,但是如果季後賽打的好了,那麼該球員未來的“錢途”會是非常光明的。年輕球員如果在季後賽打的好那麼接下來就會迎來大合同,塔圖姆在去年的季後賽中展現了自己的天賦,所以如今所有的人都認為他有成為巨星的潛質,他的交易價值更大了,而且他的下一份合同必然是過億的大合同,塔圖姆通過季後賽的表現讓自己變成了有錢人。有的成名已久的球員通過在季後賽的出色發揮讓自己獲得了更多的代言,也提高的收入。



第二,季後賽關乎球員的歷史地位。NBA的巨星們最在意的東西不是錢,而是歷史地位,當年喬丹對巴克利說“你沒有總冠軍,你閉嘴”,就讓巴克利非常的尷尬。一個球員在常規賽打的好能夠讓他獲得常規賽MVP,也能夠讓他進入全明星,但是隻有在季後賽中打出統治級別的表現才能提高自己的歷史地位。鄧肯多年來都在常規賽中養生,但是他進入了季後賽中就能夠大殺四方,這也是他能夠成為NBA即使上最佳大前鋒的原因。


第三,季後賽關乎榮譽。任何一名NBA的球員都對於總冠軍夢寐以求,只有在季後賽中打出出色的表現才能夠拿到總冠軍。在NBA一直流傳一句話“季後賽才是巨星的舞臺”。而是否是真正超巨的標準就是有沒有能夠衝擊總冠軍的實力,所以在季後賽一定要努力拼搏。

有實力的球員都在季後賽展現自己的天賦,只有在季後賽打的好的才是巨星。


銳理體育觀


因為他們不是中國足球男隊


季風1218


喬治,萊昂納德,史蒂芬森,都是在季後賽和詹姆斯死磕才火的,布拉德利是因為給了韋德一個大帽火的,季後賽球隊少,媒體關注度高,季後賽打的好也可以拿到大合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