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和生氣有關嗎?

最美的時光165142032


胃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情緒器官”

我們常說的“老胃病”,準確說是慢性胃炎,常見症狀是上腹部疼痛和飽脹感,尤其是在飯後症狀加重。

除了慢性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腸易激綜合徵、急性胃炎、慢性腸炎、結腸炎等均與情緒有關,強烈的情緒波動和消極的情緒(焦慮、抑鬱、緊張)是罪魁禍首。

人體胃酸的分泌受到神經中樞、自主神經及胃腸神經激素共同調控

健康的人群,神經激素正常規律運轉,調控胃酸分泌,一般不會出現胃酸分泌紊亂。

其中有一條神經是“迷走神經”,可分泌一種叫做“乙酰膽鹼”的激素,能夠直接刺激胃壁細胞分泌胃酸。

“迷走”神經的功能又和我們自身精神、心理、情緒、工作壓力、作息、飲食、菸酒等息息相關。

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氣的胃疼,一鬱悶就會胃疼或者胃病加重,即使沒有胃病,生氣時也會沒有胃口吃飯,嚴重者腹瀉拉肚子。

長期的焦慮、抑鬱、緊張、消沉的情緒都會嚴重影響神經激素的分泌,間接使胃酸分泌紊亂,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內分泌失調。

強烈的情緒波動和消極的情緒(焦慮、抑鬱、緊張)直接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可分解和消化食物,它們不可消化自身的胃壁,因為胃黏膜固有的屏障功能可防止“自相殘殺”,但如果胃黏膜屏障功能削弱,胃內鹽酸就可逆向彌散進入胃黏膜、食管黏膜甚至咽喉部,久而久之發生慢性胃炎。


健康之初肛腸科


導讀:“胃病”是指許多與胃相關疾病的統稱,而“生氣”一是指活力,生命力,生機;二是指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那麼胃病與生氣有關嗎?

情緒可以導致胃病,正所謂“百病皆生於氣” “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等等,大致講得就是情緒致病,如果情緒異常那麼就會導致肝氣鬱結,從而出現肝氣橫逆犯胃或橫逆克脾,導致脾胃不和,脾失健運,胃失通降,膽汁排泌不暢,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因此出現消化不良的種種表現,“大怒傷肝”“思則氣結”“憂思傷脾”等等,講的就是情緒致病,這種由情緒異常導致的胃病,那麼治療上應以疏肝理氣為原則,配合調理情緒,在療效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胃病和情緒有關麼?

呂鵬醫生認為胃病和情緒密切相關,情緒會影響迷走神經,間接的影響胃蠕動和胃液分泌,這是從西醫角度分析。

而中醫認為情緒會影響到肝臟功能的舒達,進而肝氣犯胃,所以胃病和生氣等情緒是有關的。臨床上也驗證了,凡是與情緒有關的胃病,包括胃痛胃脹打嗝噯氣等,通過疏肝和胃的治療用藥以及針灸選用肝胃經的穴位針刺,多數可以得到緩解。

關注 給你不一樣的醫療視點


大理呂鵬醫生



楊喆,北京市大興區精神病醫院心理科主任,國家二級諮詢師、心理治療師,應用心理學本科畢業、醫學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專業研究生,北京市心理專家講師團成員,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特聘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大興教學醫院特聘教師,閱心成長兒童沙盤小組創始人,工作十餘年,臨床治療1000餘小時。擅長:青少年心理治療、抑鬱症心理治療、夫妻關係心理治療、沙盤治療。

我們一起來複習幾句話,氣得我胃疼,氣得我肝兒疼,氣得我頭疼,其實第一句話就已經解釋了胃疼是不是和生氣有關。

很多時候我們說生氣,但生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緒?是不是這個氣,生出來之後我們無處疏解這樣的情緒,然後會把它淤堵在身體裡面。所以生氣不僅和胃病有關。生氣幾乎與身體的每一個疾病,每一個器官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中醫講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可是這裡面說起來好像沒有胃什麼事兒? 但是中醫還是講脾胃是連在一起的。思傷的是脾,當一個人思慮過多,導致的氣結,就會傷害到我們的脾。中醫我是不在行的,但我想在這裡沒有把胃單獨的對應某一種情緒,是因為我們所有的情緒幾乎都會在胃上有一個反映和體現。胃受到的影響更直接。

胃是一個我們的食物容器,當食物從口腔咀嚼之後進入到胃之後,就會開始對我們的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胃受外界因素影響。

我們的情緒一樣的也會導致我們的食慾下降或者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緊張和焦慮進行過度進食。所有的這一切都會在胃上面有一個最直接、最快速的反應。很多壓力過大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人就經常會患有胃潰瘍,過度焦慮的人會患有胃潰瘍,過度緊張的人會患有胃潰瘍,過度憤怒的人可能會有胃潰瘍。

我們太多的情緒,通過機體的某種途徑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胃上面。所以是不是今天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理解,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的這句話。

那個“胃”可能不僅僅是吃,那個胃也是各種各樣的照顧和關心。

中醫理論我可能不能夠說得很透徹,但是我更希望把我們的人體當成一個整體運行的機器來看。任何一個部位的不順暢,都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難和麻煩。不僅是生氣,還有這種不生氣的剋制,實際上對身體來講都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作為心理學家我並不主張不生氣,當然也不是,主張生氣,我更希望我們用合理的方式,不傷害兩個人的方式,將這種氣憤和不滿表達出來。那是更順暢的方法。

為了更好的服務頭條讀者,歡迎加入頭條讀者微信交流群,討論、學習、共同成長,詳詢請發私信。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有這樣一句俗話:“十人九胃”就是說生活中大多人多多少少有點胃病。但是如此高發病率,可以確定胃病本身不會傳染,不過患者都有個神同步的共同特點就是,暴飲暴食,長期食用冷、熱、酸、甜、辣食物,正是這些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病,這不又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2018年同學李靜來鄭州找我玩,中午到飯點,走了兩條街楞沒找到一家中意的飯點,我半開玩笑說“你也太挑食了吧!堂堂大鄭州容不下你的胃”她笑了笑說:“哎、瞧你說得,主要是因為前年吃飯置氣,導致現在稍微吃飯吃不對胃痛”

緊接著說起了這段往事,前年去登封旅遊,路過一家小吃店,看到裡面來來回來很多顧客,剛好也到了飯店,勾起了饞蟲。進店點了一份酸辣粉,選好位置坐下等餐。十多分鐘過去了,店家還沒有做好,轉眼看到身邊幾位比她來得晚的顧客都已經吃上了,心生怨氣的說“沒你們這樣欺負人,總的分個先來後到吧!能不能快一點,沒做我走了”店家沒聲好氣的應了一聲說“就好了”,過了一夥兒慌里慌張端出來一碗酸辣粉,咣噹一聲放在座子上,扭頭就走。本來就來氣,還這服務特度,而且口感一般,張口就問“有沒有辣椒”店家說有稍定,但是光說不拿。同學氣的火冒三丈,自己去拿了一碗辣椒,一瓶醋,心想就你這服務特度,老孃今天把你吃賠了。

說話間一碗酸辣粉下肚,順便吃了半碗辣椒,半瓶醋。吃完後是辣的一頭汗,胃都在冒火,緊接著就是胃疼,疼的直流汗,更別提站起來。趕緊打120,拉到醫院一檢查胃穿孔,加上平時飲食不注意,這下算是徹底落下病根了。從此以後別說吃燒烤、酸辣粉,外出的備好暖水瓶,稍微吃飯不及時胃痛,稍微鹹一點都不敢吃,就是吃稍微涼一點的飯胃就難受,那真是隻差拿著溫度計吃飯了,所以出現了找了兩條街沒找到合適的飯店的尷尬局面。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你也許你會選擇醺酒,用酒精麻痺自己;也許你會選擇抽菸,去尋找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也許你會破口大罵,發洩心中的憤怒,尋找短暫的平衡,這樣做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其實大多事回頭一想多數都是浮雲。也許只有不卑、不氣、不急,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讓自己心身健康才是真正的處世之道。


夜半小情話


胃病和情緒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情緒的中樞是下丘腦,而調節胃的也是下丘腦,建議最好避免生氣,而且一般 中醫都認為,生氣容易引起肝氣鬱結,肝鬱,導致肝氣犯胃,我們平常常說氣的胃疼,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覺得,您要放鬆心情,什麼病都是從氣上得的。


蜜芽寶貝888


是的,生氣確實可以得胃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