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相比國產品牌專供特殊用戶的“特供”,外國品牌專門在國內推出的“中國特供”名聲要差得多。

這些產品天生就帶著忽悠國人的嫌疑,很多人也對它們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很多時候,老外搞的中國特供的確和品牌應有的水準相去甚遠。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比如在汽車領域,“特供車”就是個經久不息的爭議點

但如果要較個真,“特供中國市場”就一定是坑貨嗎?答案是否定的。這裡能說得這麼確定,是因為鐘錶領域裡,有人不經意間一直在打這種偏見的臉,已經打了快200年了!

手錶界的“皇城PK”

手錶領域每年都有一場評獎盛會——日內瓦鐘錶大賞(Grand Prix d'Horlogerie de Genève,GPHG). 這個年度評選可以說是行業中分量最重的獎項,大部分世界一流品牌都會拿出自己最新最好的產品參評。其中既有從江詩丹頓到精工的各路老牌製表廠牌,也有愛馬仕、香奈兒等跨領域的奢侈品牌,說是風雲際會完全不過分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因為參賽產品定位差別太大,評獎分為16個組別,其中15個是評表的,而這背後光是獲得提名的就有70多款。在這15個單項獎之上,評委會單獨設立一個總冠軍,以此表示日內瓦指標行業眼中,誰是這一年中手錶行業的萬王之王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而去年的總冠軍Récital 22 Grand Récital,它的孃家是一個

很多人都沒聽過的低調品牌——播威(Bovet).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這個牌子對於國人來說實在是太低調了,以至於無良仿冒商只會做出“勞詩丹頓”,從沒聽那些人山寨過播威。更神奇的是,這樣一個拳打江詩丹頓、腳踢格拉蘇蒂的廠牌,是做中國(那時還是大清)特供起家的

老外手裡200年曆史的中文商標

1822年,年輕的瑞士表匠愛德華·播威(Édouard Bovet)在倫敦註冊了播威這個公司,而在此之前,他已經花了幾年專程去廣東實地考察——因為這個牌子的建立就是為了向清朝出口手錶的。也正因為如此,播威的中文商標和品牌同時誕生,算是最早的歐美品牌中文商標之一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這張圖上有故宮的水印……因為

這塊懷錶就是故宮藏品。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清朝,播威一直是舉足輕重的鐘表品牌,在當時流行的特供中國市場的“大八件”結構品牌裡,播威穩居前三。根據一些非正式的記載,道光皇帝乃至後來李鴻章都是播威的忠實用戶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在科技產品上,李中堂是個唯恐自己不夠洋氣的人

而播威也不是簡單出口,還做了很多本地化努力。比如當時中國市場流行的“大八件”結構,以及包括時辰、仕女、廣州口岸等中國主題的表面繪製。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大八件”是指機芯由8個主要部件組成,這是當年歐洲品牌在大清混的流行設計

不過因為中國的積貧積弱和社會動盪,播威最終沒有堅持專做特供買賣,而是像大部分成功的製表廠牌一樣走了國際化路線,也就有了得獎那個當代播威。

“釜底抽薪”之後,還能越燒越旺?!

照理說,一個品牌失去了市場的基本盤,也就基本被判了死刑。但對播威來說,事實證明他們離開了特供中國的市場後依然越做越好。梳理了一番之後,筆者發現這並不是偶然。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首先,播威一直非常獨立。和加入奢侈品托拉斯的豪雅等品牌不同,播威雖然已經不是播威家族直屬,但它仍是個家族企業。這樣做對營銷和創新來講有些弊端,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獨立性是風格化設計和嚴格品控的基石。當站上GPHG領獎臺的是企業的所有人和首席表匠,而非某路資本的代言人時,絕大多數旁觀者都願意相信他是憑內心的理解掌舵的。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播威的現任老闆Pascal Raffy

然後是技術的與時俱進。播威是最早在隨身鐘錶裡用上秒針的廠家之一,現在他們的技術實力也保持在一流水準,比較擅長的是三用轉換和萬年曆等技術。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三用轉換”即通過簡單調整就可以當做手錶、座表、懷錶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萬年曆則是高端機械錶的經典題材

不過相比獨立性和工藝,筆者最欣賞播威的,還是他們的審美和設計水準。比如前文提到的三用轉換,同一塊表的每種形態都十分耐看——不論它是作為手錶、座表、男用懷錶甚至女士掛錶。而三用的設計只是他們這方面能力的冰山一角。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那款冠軍作品,Récital 22 Grand Récital.

這個設計第一個很聰明的地方是把萬年曆的主體放在了背面,正面只顯示日期。這樣既能在正面看到今天是幾號,又沒有讓萬年曆的主體把錶盤正面搞亂。而背面的萬年曆主體,摘下表欣賞時也非常養眼。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然後就是這個錶盤。說實話這個錶盤完全可以單出一篇文章來誇,因為實在是太震撼了。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錶盤的主體是中間24小時制的時“針”和下方的陀飛輪。中間的圖案是北半球視角下的全球各大陸。表在運行時可以看到雲在這個地球上空飄的效果。周邊的一圈則是月相,其中代表月亮的小球的“月背”總會背向代表太陽的陀飛輪,相應月面則總朝向這個“太陽”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其實所有這些技術在幾個頂級製表廠牌中都不是播威獨家的。但這種設計給人的體驗,即使是鋼殼版也同樣令人震撼。如此繁複的結構、這麼多不同功能乃至不同風格的部件,組合到一起能重點突出,而且居然完全不顯得雜亂,讓人深深體會到設計的力量。在這樣的設計面前,寶珀春宮三問就像網絡小黃文對上巔峰期的《花花公子》專訪。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要看買的是什麼,而不是看他賣給誰”

現在翻回來再看特供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那麼在意一個產品的“特供”血統?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看不明白產品本身。只有當不懂一件東西時,才需要這些旁敲側擊的視角。對於評價一個消費品牌,重要的永遠是他們做了什麼東西,而不是賣給誰。

“中國特供”一定是坑貨?200年前的“大清特供”就已經在打臉了

播威還在特供清朝的市場混時,靠的就是入時的技術、考究的工藝,以及良好的審美與設計。近年來重新證明自己也是靠這些。這裡不是要說營銷做得多的品牌就不好,但當你真正理解了一個品類,憑著這種理解發現了小眾但卻出眾的設計——

特供?廣告?關我什麼事,我買的是這個東西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