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闢謠4月1日降準後,為何市場仍預期4月將降準甚至降息?

怪島


短時間內降息可能性不大,國內就當前利率來講,降息空間有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要在經濟出現下行跡象時候,而且目前市場流動性尚可,不需要降息以待。貨幣政策配合財政降稅減費,MLF,TMLF,永續債各種金融工具配合,緩解市場壓力。

3月份PMI超預期,增加市場對經濟平穩運行信心,資本市場情緒繼續提振,可能推遲降準的時間點,但是二季度經濟壓力很大,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可能越過基礎貨幣操作,而更多對銀行的資產端進行定向支持,由此前的TMLF和永續債可見一斑,後期可能信用寬鬆成為主流。近5000億永續債即將發行,後續地方債發行規模也會增加。

美聯儲暫緩加息,對全球新興市場壓力有所緩解,意味著新興國家貨幣有更多的操作空間,但是全球經濟放緩大勢所趨,國內也下調2019年GDP增速,後期寬鬆不會太遠。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預期暫時應該沒有寬鬆。

美聯儲政策轉向,但是美聯儲政策轉向到降息寬鬆,尚有距離。那麼現階段,中國和國外依然存在一定的利差。也就是說,按道理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利率要略微高一點,但是由於美聯儲之前加息,我們沒有跟隨,那麼利率上看我們反而低於美國(中國國債一年期利率如今2.415%,美國2.426%,而國債利率一般認為是一個國家的無風險利率)。如果我們降低利率,而美聯儲不變化,我們國債利率將進一步利率下調,這樣部分資本追求利差就會去美國套利。

而降準方面,中國今年早前有官員表示,今年的確是會進一步降準,但是降準的空間已然不大。由於3月份PMI重新回到榮枯線上方,所以這一點緩衝的降準工具,不會在沒有明顯風險點的時候使用。(經濟總是有潛在不確定性,必要的工具需要保留在關鍵時刻)

所以,其實我們一直不覺得4月份會有寬鬆政策落地,如今市場資產價格上升,原因也不在於央行的寬鬆預期。實際上,核心的預期都是圍繞中國市場的二次開放。包括中美貿易走好,包括美聯儲停止加息帶來的美元全球性溢出。

實體經濟會在短期內獲得明顯的支撐,外資在流入。但是這種支撐和流入的時間和空間要珍惜,當鼓點開始越來越急促的時候,我們也要知道演出已經進入高潮,而高潮的到來,也意味著我們距離演出結束,越來越近了。央行的工具,就是為了演出高潮之後的緩衝,不讓演出結束的過於突兀而準備的。換句話說,不能輕易的祭出法寶。


凱恩斯


今年是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的,經濟下行週期的開始,也就是說外部環境惡化的壓力非常大。

其實不用預測,從去年開始,由於貿易摩擦和國內去槓桿,經濟已經開始下行,而今年的情況可能更糟糕,於是從去年11月開始,政/策的主線轉變為了保增長。同時從財政和貨幣兩個領域開始刺激。

今年以來,歐洲央行首先開始了超預期的寬鬆,然後美聯儲也停止了加息預期,與1-2月的良好經濟數據相左,這也就是說各國央行都在寬鬆。

而中國雖然經過了降準,但經濟環境還並未明顯好轉(其實已經在轉好了,但是並不明顯),因此市場預期未來還會進一步降息也是情理之中。

但從長期國債利率看,這種預期並不是很強。


諮詢師天生


是否降準還要看目前的貨幣市場流動性情況和利率水平。

另外看一季度各項經濟數據,如果各項數據表明經濟已經企穩或很快企穩,則降準的必要性就沒那麼大。

當經濟企穩時再降準,容易推高通貨膨脹,也容易引發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

如果降準後,資金仍然留在金融市場,而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反而有可能助推金融脫實向虛。

降準這一事還有待觀察。

以上僅是愛K線財經直播的觀點,喜歡此回答的讀者們可以給一個關注或者一個贊,如果有不贊同的觀點,也可以給我留言,望大家不吝指教!

我們會一一幫你解答問題,謝謝


愛K線財經直播


還想多刈點韭菜


A0沒辮子


降準,降息是必須的。不降準不降息自己害自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