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在人類社會的蠻荒時代,當時絕大部分地區天然植被覆蓋茂密。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能看出原始社會的森林植被分佈廣闊。中原及其周邊地區到處生長著天然的森林植被,而在南方地區沼澤遍地、森林相間。

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到了先秦時期,我國的森林分佈與原始社會相比並沒有明顯變化。當時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仍是森林密佈,草木暢茂,禽獸繁盛。黃河中下游流域地區,是我國農業文明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這裡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於早期各種農作物的生長。原始森林首先是從這一地區的沿河平原地區被砍伐的,耕作農業也在這裡出現。但從各種文獻記載可知,先秦時期對森林的砍伐還主要只是集中在小部分的平原,一些距離城鎮較遠的森林基本上還是處於原始森林狀態。

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我國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地區,主要包括現在的關中、山西、京津、河北、河南、山東以及蘇北、皖北等部分地區。儘管這裡曾經分佈著廣密的森林,但因這一帶是我國曆史上農業種植業開發最早的地區,因此,這裡也是原始植披在時間上破壞較早較大的地區。

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自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地區,深耕農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繁殖,人多地少的矛盾開始日益突出。城鎮的興起與發展又逬一步加劇了對木材和薪材的需求,森林的破壞由此逐漸加劇。到西漢時期,伐木與農耕已廣泛使用鐵製生產工具,鐵工具帶來的社會變革,加速了經濟的發展的速度,也加快了人類砍伐森林的速度。冶金業與製陶業的發展又需要大量的薪材,這導致了森林進一步被破壞。

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大致從唐宋時期開始,這一地區原來主要分佈的原始植被逐漸被耕種農業和少量的次生植被所代替。只有在秦嶺等山區才保存有較多的原始森林。由於過度墾荒或放牧的山地和平原地區,甚至已成為植被退化嚴重的荒山禿嶺,並且開始出現水土流失現象。因此看來,這裡的植被類型與分佈與蠻荒時期已有很大的不同。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在親歷這些地區後就曾真實地記載道:“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童釋義:山無草木】

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除少數山區外,大部分地區的植被覆蓋率已大為下降。其所屬關中地區,除子午嶺、秦嶺、黃龍山、隴山以及宋、夏邊界的禁山等少數地區還保存著茂密的森林以外,其他平原地區的森林都已被開墾為耕地。河東地區,呂梁、太行山區等地在當時雖已成為伐木之地,但仍保存有大片的森林。北宋柳開就曾記載太行山中段地區多“茂林異松”。尤其是山西西北部的蘆芽山和雲中山以及由此斜向西北至黃河沿岸的森林,因地處北宋防禦契丹的要衝而被保存下來。在宋人所寫遊記中,就記載了太行山地區的植被分佈情況,當時仍然是“木陰濃似蓋”。


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遼金之際,燕山一帶的森林雖遭受砍伐破壞,但主要還是在低山丘陵區及山麓與平原的交匯地帶,廣大的深山區還保留相當多的森林。公元1215年,蒙古自居庸關攻金中都時,蒙古騎兵出居庸關東面之間道,人馬在僅可行一人的黑松林中行進了一夜。直至明代,“自偏關、雁門、紫荊,歷居庸、潮河川、喜峰口,直至山海關一帶,數千餘里,山勢高險,林木茂密,人馬不通,實為第二藩籬”。這與北魏時眸道元所著《水經注》中所記載的居庸關一帶“林障遂險,路才容軌,曉會暮曽,寒鳴相和”的悄況相比較,二者之間頗為相似。

傳統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森林變遷

不過在中原地區,植被分佈悄況在宋代開始明顯減少。有學者認為黃河中游地區的森林覆蓋率,至唐宋時代已下降到32%左右,至金、元時期還要略低。在華北平原與鄰近地區,當時只有少數山區,如燕山、泰山、大別山等地,因人煙稀少,其森林植被基本保存完好以外,苴他絕大部分地區的天然森林植被都由於過度墾荒、用材、薪炭、戰爭等原因的破壞而毀伐殆盡。傳統中原農耕地區的植被退化已經非常嚴重了,以致這一地區原有的生態平衡系統至唐宋時期已陷入了不堪重負且難以逆轉的生態失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