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思維導圖?孩子用它,學習效率會更高!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樹狀圖或思維地圖等,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是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的幫助學習的工具。思維導圖由英國的託尼·博贊於上世紀60年代最先提出,後經美國教育學博士David N.Hyerle開發,自1988年興起,2000年以後在我國逐漸流行起來。

什麼是思維導圖?孩子用它,學習效率會更高!

確切地說,思維導圖是用來進行建構知識,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可視化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由於思維導圖是左腦邏輯思維與右腦圖像處理的完美產物,所以,孩子要學會運用“思維導圖”,還需要經過家長或老師系統訓練之後才能實現。專家指出:小學生正處在左右腦的發育形成期,因而小學階段是思維導圖最佳的訓練提升階段。如果能夠從小學開始對孩子進行“思維導圖”訓練,孩子的學習能力將大幅度提升,並且能夠輕鬆應對將來初中、高中、大學越來越難、越來越複雜的學習挑戰。

什麼是思維導圖?孩子用它,學習效率會更高!

除了學習,思維導圖還可以應用於未來孩子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包括演講、寫作、溝通、計劃、決策等等。對此,腦科學專家特別建議:家長最好跟孩子一起學習思維導圖,這樣既有利於家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而相對於孩子來說,學會了在各科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又有利於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什麼是思維導圖?孩子用它,學習效率會更高!

一、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信息化時代,對孩子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量要求會更高,而把“思維導圖”運用到閱讀中,可以成倍地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增加孩子的閱讀量,讓孩子更快更牢地領會新知識和複習整合舊知識。

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孩子從整體到局部,全面理解和記憶所學科目的知識體系,形成系統而清晰的知識架構,從而讓孩子能真正紮實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什麼是思維導圖?孩子用它,學習效率會更高!

二、提高孩子記憶力

思維導圖對於知識體系來說,最好的一點就是可以將複雜的知識體系簡單化。比如學習英語單詞,孩子總是覺得難以記住,但是用思維導圖通過聯想或者詞根記憶,就很容易把單詞記住,而且還不容易忘記。

另外,孩子們通過繪製思維導圖,還可以更加輕鬆快速地理解和背誦課文、理清解題思路、整理各科目筆記、列出演講或寫作提綱等等。

三、鍛鍊孩子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可以形象地稱之為: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繪製思維導圖就是對思維能力的運用,能夠指引、激發、組織思考,使孩子能夠系統性地把握知識,養成聯想思維的習慣和尋求事物之間內在聯繫的習慣,從而發展孩子的思維,有利於展開孩子大腦的擴散思維。

什麼是思維導圖?孩子用它,學習效率會更高!

孩子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大腦不斷運作才能實現,就好比家裡的自行車一樣,不使用就容易生鏽,反而越使用越靈活。孩子通過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激發他們的聯想與創意,讓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通過“思維導圖”把大腦中各種零散的知識歸納總結、融會貫通,從而大大提升孩子的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