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导图?孩子用它,学习效率会更高!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树状图或思维地图等,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的帮助学习的工具。思维导图由英国的托尼·博赞于上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后经美国教育学博士David N.Hyerle开发,自1988年兴起,2000年以后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

什么是思维导图?孩子用它,学习效率会更高!

确切地说,思维导图是用来进行建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由于思维导图是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图像处理的完美产物,所以,孩子要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还需要经过家长或老师系统训练之后才能实现。专家指出:小学生正处在左右脑的发育形成期,因而小学阶段是思维导图最佳的训练提升阶段。如果能够从小学开始对孩子进行“思维导图”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够轻松应对将来初中、高中、大学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的学习挑战。

什么是思维导图?孩子用它,学习效率会更高!

除了学习,思维导图还可以应用于未来孩子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演讲、写作、沟通、计划、决策等等。对此,脑科学专家特别建议:家长最好跟孩子一起学习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利于家长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而相对于孩子来说,学会了在各科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又有利于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什么是思维导图?孩子用它,学习效率会更高!

一、提高孩子阅读能力

信息化时代,对孩子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要求会更高,而把“思维导图”运用到阅读中,可以成倍地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增加孩子的阅读量,让孩子更快更牢地领会新知识和复习整合旧知识。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孩子从整体到局部,全面理解和记忆所学科目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而清晰的知识架构,从而让孩子能真正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什么是思维导图?孩子用它,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提高孩子记忆力

思维导图对于知识体系来说,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简单化。比如学习英语单词,孩子总是觉得难以记住,但是用思维导图通过联想或者词根记忆,就很容易把单词记住,而且还不容易忘记。

另外,孩子们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和背诵课文、理清解题思路、整理各科目笔记、列出演讲或写作提纲等等。

三、锻炼孩子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运用,能够指引、激发、组织思考,使孩子能够系统性地把握知识,养成联想思维的习惯和寻求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习惯,从而发展孩子的思维,有利于展开孩子大脑的扩散思维。

什么是思维导图?孩子用它,学习效率会更高!

孩子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大脑不断运作才能实现,就好比家里的自行车一样,不使用就容易生锈,反而越使用越灵活。孩子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联想与创意,让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通过“思维导图”把大脑中各种零散的知识归纳总结、融会贯通,从而大大提升孩子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