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翻番背後危機湧動 重要股東連續高位減持“吃肉”!今世緣 和誰有緣

前幾日,我們報道過連日來瘋狂行情吸引300萬新股民跑步入市,但危險信號已經出現,最兇猛減持來襲,重要股東早已套現離場,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公司便是知名白酒品牌今世緣(603369),泡沫浮華背後卻暗藏危機……

從1月初至今,今世緣開啟了一段翻倍行情,但有意思的是,其重要股東在兩個月內連續三次高位減持。

今世緣在3月2日及3月15日發佈減持股份進展公告。公告稱,上海銘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銘大”)計劃自2018年12月14日至2019年6月12日,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合計不超過2509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截止本公告日,計劃期內上海銘大累計減持1254.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佔本次減持計劃的50%。

此次上海銘大減持價格區間在18.265元/股-22.11元/股之間,減持總金額約為2.38億元。截至公告披露日,上海銘大還持有今世緣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0096億股,佔今世緣總股本的8.05%左右。

有意思的是,上海銘大減持的時間點正好處於今世緣股價幾近新高的位置,可謂是在這一波行情中吃到了一塊“大肉”。大股東減持的目的一般有兩種,一是單純地獲取投資收益,另一種則是不看好後市股價的表現進而提前套現。

上海銘大為何減持投資者不得而知,但是今世緣在市場中的話語權逐漸減弱,卻是通過財報體現了出來。

中訪網翻閱其三季報發現,今世緣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同比大增87.28%,由2017年的4716萬增至2018年的8832萬。此外,其預收款項卻由8.15億減至5.98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達到36.31%。

把這兩組數據放在一起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今世緣的市場話語權或在減弱。應收款項的增加意味著賒銷的客戶有所增加,可能代表此時企業正處競爭劣勢,要靠賒銷來進行促銷。而預收賬款對酒企來說是個更為重要的指標。

白酒企業的預收賬款體現了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潛力,故有酒企業績“蓄水池”之稱,在現有的渠道經營模式下,這個科目體現了經銷商在酒企的押款,該數據的變動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然而,今世緣三季度的預收賬款卻大幅縮水,這一信號再度體現了其處於行業競爭中的劣勢低位。

如果跳出財報數據,從今世緣的銷售情況來看,或許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近兩年白酒行業表現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即高端化,市面上的酒企幾乎沒有哪家不對高端線趨之若鶩,畢竟只有高端白酒能帶來更高的毛利率及淨利潤。

今世緣也在去年年初走上了產品高端化之路。中訪網獲悉,今世緣將旗下的“國緣”定位為高端中度白酒,並於去年10月發佈了《關於調整國緣品牌主導產品價格體系的通知》,明確標明瞭包括四開國緣上調20元/瓶、對開國緣上調20元/瓶、國緣K5上調30元/瓶等的漲價方案。

然而,今世緣的高端化之路走得並不順暢。此前,已有中郵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今世緣在主流電商平臺擁有銷售旗艦店,但銷量不佳”。據財經網報道,酒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今世緣的漲價更多是為了拉昇品牌高度,對於產品實際銷售意義不大”。

此外,上述人士認為,今世緣主推的高端產品,藉助今世緣自身的婚宴優勢,在江蘇市場有一定的銷售基礎。但無論從銷量還是品牌知名度、產品熱度的角度出發,都還遠遠沒有達到與區域頭部酒企競爭的水平。

然而,對於酒企來說,銷量過分集中到在一個產品或者單個市場的風險很大,如果今世緣想要實現“五年翻兩番”的目標,全國化是其必須要走的另一條路。但從目前競爭異常激烈的白酒市場來看,今世緣能否實現上述翻倍目標仍有待觀察。

儘管今世緣的股價創下了新高,但鑑於整個白酒行業的上市公司都啟動了上漲行情,此時股價的漲幅並不適合作為驗證今世緣經營情況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