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省武強縣是著名的民間年畫之鄉,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四川綿竹並稱為中國民間木版年畫的五大生產基地。

武強年畫產生於宋末元初,明、清兩代最為鼎盛。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相傳,明永樂年間,山西省洪桐縣人口大遷徙到此以後,促進了這一藝術形式的發展。起初是民間畫家親筆畫,逐漸發展成刻版印刷,以至全部套版印刷。那時人煙稠密的武強南關,便是"家家點染,戶戶丹青",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木版年畫產地。到了清乾隆、嘉慶時進入全盛時期,當時,全縣各種年畫生產廠家和作坊達到近千個,從業者萬餘人。

鼎盛時期,整個武強縣就有畫店幾百家,縣城四周幾十個村還有很多畫業作坊,成為當時中國北方主要的木版年畫產地。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每年中秋節以後,這裡的畫市十分熱鬧,那些掛在街道兩旁的年畫,有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童話、喜壽祝辭、人情風俗、兒童婦女、花卉山水等。、

為數眾多的歷畫、門畫、燈畫、窗畫、對聯、條屏、中堂等年畫,大多寓吉慶之意。常見的有《喜鵲登梅》、《春牛圖》、《獅子滾繡球》、《耕織圖》以及《男十忙》、《女十忙》等,最近又推出走俏的沙發圖。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在內容上,大致可分為驅兇辟邪、祈福迎祥、戲曲傳說、喜慶裝飾、生活風俗五大門類,根據人們祈求人壽年豐、大吉大利的心理,通過四季花木、時鮮果品、動物形象等組合的畫面來表現吉祥的喜慶氣氛,採取象徵、比擬、誇張、雙關等表現手法,充分反映了民俗、民情和人民的思想願望,被譽為中國農耕社會的縮影、農民藝術的象徵。1993年,武強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鄉"。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河北過年,家家戶戶過年的年畫,你知道從哪裡來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