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天津衛老街——濱江道上的市井繁華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記憶中的濱江道,何德騫/繪

1941年,我生於北京,1949年冬,遷居到天津,在勸業場街生活了五十多年。陳年舊事,歷歷在目。我記得1956年以前的濱江道,完整保留了新中國成立前的商業面貌。每當想起這條老街,仍能童趣萌生,無限鄉愁悵惘不已。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巴黎飯店舊影

-- 穿越時空重溫舊日時光 --

綠牌電車道始發於勸業場與和平路的交口,終點在老西開靠近南京路口,區間往返並有停站,1962年拆除。

我常坐綠牌電車去勸業場,熟悉了濱江道兩側的買賣字號,也目睹了這些店鋪多次易名改業的變化。尤其少年時代,我的父、叔和鄰居給我講述了某些店鋪的來龍去脈,現在回想,猶如穿越時空,歷史畫面頓然呈現在眼前。

濱江道原屬舊時法租界,街名數度易稱:福熙將軍路、26號路、興亞三區中經三路,1946年改稱濱江道至今。法租界與英租界的規劃理念完全不同,英租界強調寧靜、整潔,不允許建立商業區。法租界則相反,有意識開闢商業中心,濱江道很快成為天津市最重要的商業核心地帶。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廣東中學老照片

--西開教堂前熱鬧的夜市--

西開天主教堂周圍建有完整的教區設施,包括醫院、學校和民居。鴻吉里、大吉里、法漢中學、西開小學、通義小學環繞周邊。教堂前的獨山路和濱江道通過牆子河橋連接,形成大眾消費帶。

獨山路上老萬成當鋪收歸國有後仍操舊業,兩旁書店、茶莊、飯館應有盡有。不但白天熱鬧,入夜更是好玩。我仍記得在昏暗的路燈下,鐵欄杆橋兩邊擠滿賣崩豆、蘿蔔、炸螞蚱的小販。記得當時蝗蟲鬧得很兇,每當路燈亮時,螞蚱趨光而聚,噼裡啪啦地從空中撲向行人。附近居民便趁機捕捉俯拾皆是的螞蚱,就地煎炸,口味清香鬆脆,常被顧客當做美食。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北辰飯店與小呂宋百貨店

--街上各色店鋪一應俱全--

濱江道上原南京路和陝西路之間的區段,左側有書鋪、文具店、藥房、食品糕點店、百貨商店。建築恢弘、店面考究的當屬聚興和大藥房、中西大藥房、同安藥廠。尤其是福記北辰飯店體量龐大,十分氣派。左側門臉還有明記包子鋪、張星辰鑲牙所、迪明文具店、大元興麵包房、小呂宋百貨店、迓福食品商店。

聚興和大藥房樓高三層,毗鄰同慶裡,店招高懸“自採地道藥材”“東北人參鹿茸”,殊顯古雅。住在明德里(明新裡)的名醫董曉初當年在此坐堂問診。1953年,我上小學途遇暴雨淋身,高熱不退,久治未愈,幸蒙董大夫精心調製,專以石膏祛熱散寒,使我痊癒。

迪明文具店是該路上學生們經常光顧的新式文具店。這裡出售的派克、關勒銘、慎昌依金筆屬於高檔文具,但也非常暢銷。逢年過節,文具店出售年畫,附近居民絡繹不絕,頗顯過年喜慶氣氛。

大元興麵包房是自備麵粉代為加工的麵包加工點,因這一地區的老居民喜食麵包,故此項業務頗受歡迎。

普愛裡也是該路段的重要里巷,原為孫傳芳的房產,21號曾為天津建黨館舊址(江著元舊居)。

福記北辰飯店(後改為天津市飲食服務公司)坐落在陝西路一側,早年相當有名,南來北往的旅客(演藝界最多)經常下榻於此,是當年綠牌電車道上的地標性建築。記得1960年,飯店地下室培訓女理髮員,顧客可以享受1角錢全套理髮的優惠。

迓福食品店位於濱江道與陝西路的把角,門臉新穎寬闊,二層小樓經營幹鮮果品、應時糕點,尤其上海糖果、良鄉栗子和東北毛榛最為著名。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上世紀30年代法國電燈房

--法國電燈房成地標建築--

濱江道從南京路至山西路右側,是天津法商電燈公司發電廠(俗稱法國電燈房)。緊靠南京路口有個造冰廠,每逢盛夏季節,小孩子們常來這裡爭搶汽車掉落的冰塊兒,為此常有打架發生。打架後雖衣褲沾滿泥汙,回家又遭家長呵斥,但依然樂此不疲。

法國電燈房主樓巍然,院牆高約2.8米。大院兒內有兩座高大的梯形水蒸氣木籠,總是霧氣濛濛。整日運煤車輛不斷出入,聒噪之聲不絕於耳,但附近居民早已習慣,因為家居用電全靠它來支撐。每遇節慶日子,法國電燈房用成串兒的燈泡勾繪出廠房輪廓,通體明亮,堪稱濱江道南京路口一大燈光夜景,行人無不駐足觀賞。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西開教堂

--名流熱衷的“東方小巴黎”--

濱江道從陝西路至山西路區間:左側是旅津廣東中學(市立十九中學),該校歷史悠久,為廣東人陳祝齡創辦的私立中學。當年該校有兩層帶屋簷的校舍,校門正面有禮堂,學校後樓有大院,原為女校,該校禮堂和體育設施在同類學校中少見。與其毗鄰的是祥雲裡和顧翰林公館(後因顧家移居德鄰里改為中式餐館)。

濱江道上陝西路至山西路區間,與旅津廣東中學正對面的是上世紀40年代天津著名的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巴黎飯店,又名公信大樓。飯店樓高五層,整體外觀是現代主義風格,新穎簡約。巴黎飯店安有電梯接送客人,每層客房20餘間,樓道有公共衛生間。樓下正門有大禮堂,可以聚會跳舞,不少社會名流經常光顧。“東方小巴黎”莫非源出此樓?

上世紀50年代,公信大樓已變為公寓,廣東人、上海人多居於此。當年這裡有人傳授亞偉速記,立信會計學也在此招生,還有沈克達教授提琴,總之,此樓能人不少。公信大樓的底商有萬壽山理髮店、宇宙照相館和佩文齋南紙局。公信大樓以西恆安裡有仁民診治所、新遠書局、兒童玩具店、華英煙行。濱江道與山西路把角處是山西人開的匯通票號,又稱聚元銀號(上世紀60年代改為春和廣告社),這一側的小門臉很多,但都是小營生。

徵文啟事

人這一生,走過無數街道,但能承載記憶中最美、最快樂時光的,一定是伴著自己長大的那條老街。因為那裡鐫刻了成長,留下了鄉愁。

“天津衛”專刊今起推出的主題徵文——“老街憶往”,邀請讀者將記憶中的老街、老事,用文字、口述方式呈現,帶大家穿越時空,感受老天津衛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口述電話:13032268256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4月6日《今晚報》7版

海河傳媒中心今晚報事業部出品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在看”支持吧

记忆|天津卫老街——滨江道上的市井繁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