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老龍口酒根在太谷

王文清

作為東北歷史最悠久、現存唯一未中斷的民族工業品牌,“老龍口”曾是中國白酒十大品牌之一,承載了幾代東北人的美好記憶。老龍口酒是山西太谷人留下的產業。

清康熙元年(1662),悉得祖上真傳、有精湛的釀酒技藝的山西太谷縣酒師孟子敬在盛京(今瀋陽)買下了小東門外的一塊空地,投資興建了義隆泉燒鍋。燒鍋佔地面積為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500平方米。燒鍋內建有甑房、曲房、磨房、倉庫、車棚、馬棚、伙房、寢舍。院內有古井一眼,由於水質清澈透明,飲後沁人心脾,故素有“龍潭水”之稱。因酒廠所在地的位置在盛京龍城之東口,大家都稱這裡為“老龍口”,生產出來的酒便以“老龍口”命名,從此就有了“老龍口”這一品牌。義隆泉燒鍋開業之後,憑藉精湛的燒酒技藝和得天獨厚的優良水質和山西人的精明能幹,所釀造白酒芳香爽口、醇厚怡人,備受歡迎。

  

乾隆十七年(1752),義隆泉燒鍋改名為德隆泉燒鍋,嘉慶三年(1798)萬隆泉燒鍋擴大生產,出資開辦分號萬隆合燒鍋,負責人為山西太谷縣人武彝尊。同治十年(1871),又改名為萬隆泉燒鍋。光緒三十三年(1907),奉天省管轄十四城酒燒鍋代表,感恩清光緒皇帝減捐貢酒稅,當時萬隆泉是盛京城燒鍋行業選派的唯一代表。

從二十世紀初期的清朝衰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一系列大事件發生期間,萬隆泉歷盡滄桑磨難,把傳統釀酒工藝依然保存下來。在長達兩個世紀的時間裡,萬隆泉燒鍋一直繼承發揚悠久的釀造傳統,暢銷不衰,生意興隆。

萬隆泉燒鍋雖曾幾易其主,但都是山西人經營。“萬隆泉”號規嚴格,招酒工的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是山西人,也就保持了傳統的釀造工藝。《奉天商務總會卷宗》記載,光緒三十二年(1906)萬隆泉燒鍋由高大有經營;偽康德二年(1935),萬隆泉燒鍋由孟廣瑞經營;偽康德三年(1936)由賈成瑞經營;偽康德六年(1939),戴松林接管經營萬隆泉燒鍋。上述經營者都是山西太谷縣人。

1949年3月1日,瀋陽特別市政府專賣局購買萬隆泉燒鍋全部資產,於6月15日改名為老龍口制酒廠。1951年改名為瀋陽市燒酒一廠;1960年10月1日定名為瀋陽市老龍口酒廠;1966年9月改名為太陽昇酒廠,1973年1月恢復為瀋陽市老龍口酒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