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當年,那是個號稱“中國第一、亞洲第二”的造紙廠,廠裡有一萬多工人。每天上班時,步行和騎車的人流沿著廠前寬敞的柏油路向工廠湧去;廠裡傳來的汽笛聲、工人們的談笑聲和清脆悅耳的自行車鈴聲融匯在一起,彷彿演奏著歡快的工廠晨曲。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如今,再也聽不到工廠的汽笛聲,再也看不到那上班的人流,因為工廠的大門緊閉。過去,廠區前的大道兩側遍佈花壇。每到夏季,花壇裡鮮花盛開,香飄四溢。如今,花壇裡雜草叢生,遍佈垃圾。廠區內更是蒿草遍地,到處是蕭殺、破敗的景象。由於缺乏木材原料加之管理不善,換了幾任老總的廠子幾年前就停產了。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由於企業轉制,工廠先是實行股份制,繼而被徹底賣掉了,工人們下崗之後都被買斷了工齡。儘管一些工人重新就業,卻從此成為被剝`削的僱`傭工人。說什麼工人階級是主人翁,還是主人翁嗎?主人翁每月的工資只有兩千元,可是管理主人翁的老總們、高管們的年薪卻高達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主人翁?不是了,早已經不是了。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在計劃經濟鼎盛時期,工廠每年為國家上交好幾個億的利潤。我的父親、母親、弟弟、妹妹都曾經在廠裡工作。那時,他們都為是廠裡的工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們每人都戴著廠徽,並以此為驕傲與自豪的標誌。妹妹還有個嗜好,下班後換下工作服總是將廠徽取下別在新換的衣服上,歪了就正一正,髒了就擦一擦;隨之臉上露出。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工廠有幾個龐大的家屬區,家屬區有近百幢樓房。那時,分到房子的工人們是不用花一分錢的。剛結婚的小青年分的房子小一點,隨著家庭人口的增多和工齡的增長,住房的面積也會逐步增加,搬進大些的“兩屋一廚”或“三屋一廚”。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儘管廠裡實行的是八級工資制,可是廠領導和車間領導的工資與工人差不多,有的八級工加班興許比領導開的工資還多。哪象現在工人與老總的工資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啊!記得那時父親每月的工資只有七八十元,卻養活了七口之家。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廠裡有附屬醫院,工人和家屬有病都到廠醫院就診。工人就診只花五分錢的掛號費,醫藥費全免。家屬是半價,儘管如此也花不了幾個錢,因為那時醫療屬於公益事業,醫藥費的價格極低,根本不用為看病發愁。廠醫院對診治不了的病人,便將其轉到大醫院或者外地醫院,比如北京和上海的專科醫院。廠裡不僅報銷醫藥費,連路費也一同報銷。廠裡還有療養制度。工人若是到外地療養,路費和食宿費全都由廠裡報銷。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廠裡福利搞得也好。逢年過節,大米、白麵、豬肉、雞鴨魚還有水果什麼的都分,並且幫你送到家裡。要是被評上勞模或者先進生產者,不僅發給你獎狀還有獎品。獎品雖然

不多,關鍵是那榮譽讓工人們從心裡感到勞動光榮。家裡要是有個紅白喜事,工會主席會主動上門幫助解決。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更讓工人們感到高興的是群眾性的文體活動搞得豐富多彩。廠裡經常舉辦各種球類棋類比賽,諸如籃球賽、乒乓球賽、象棋賽等等,老工人和青年工人都要試巴試巴。趕上年啊節啊,還舉辦一些文藝匯演和歌詠比賽,大合唱、小合唱、獨唱、京劇表演、詩朗誦、相聲、雜技、魔術,工人們自排自演的各式各樣的節目還真有些水平。廠裡還有一個工人藝術團,他們演的節目可就專業多了。《我們走在大路上》這首歌,唱出了那個時代工人們的心聲,充分展現了那個時代工人階級的精神風貌。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當年,那是一個多好的工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