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哪些怪異姿勢家長鬚謹防腦癱風險?

清風徐來明月西掛


寶寶有哪些怪異姿勢家長需謹防腦癱風險

不論在哪一個時代,不論在哪一個國家,孩子都是極為重要的存在,每一個寶寶都是未知的寶盒,所以對孩子的保護也是很重要的,各位家長知道嗎,寶寶的一些怪異姿勢有可能會成為孩子患上腦癱的隱患。接下來就來看看有哪些需要家長謹防的孩子的姿勢。

1、寶寶喜歡側睡

我們都知道,左腦和右腦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喜歡側睡並長時間側睡就不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寶寶側睡會影響孩子的左右腦的神經樞運行,影響大腦神經系統,會有損寶寶想象力和形象思維力的發展。長時間側睡嚴重就會造成腦癱。

2、怪異爬行姿勢

在學習爬行的時候有很多奇怪姿勢,如果寶寶爬行時喜歡像蟲子一樣向前蠕動,那麼家長們就需要警惕了。寶寶爬行時向前蠕動不僅會磨傷皮膚,還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寶寶蠕行時重心大部分都在手臂和肚子上,這會壓迫到寶寶手和大腦之間的神經系統。再者,寶寶在爬行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正確的爬行姿勢有利於減輕碰撞對寶寶的影響,但是,怪異的爬行姿勢對寶寶大腦發育是非常有害的。

以上就是家長們需謹防的寶寶的怪異姿勢,希望家長們及時注意,希望文章對家長們有幫助。

看J媽學堂主頁的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腦癱是一組由於發育中胎兒或嬰幼兒腦部非進行性損傷,引起的運動和姿勢發育持續性障礙綜合徵,不僅多見於早產、缺氧、黃疸等高危兒,胚胎時期受到各種有害因素侵襲、沒有明確高危因素的也不少,因此每個嬰兒家長都必須知道小兒腦癱早期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小兒腦癱早期的主要表現是姿勢運動的異常,因此家長髮現寶寶常有怪異的姿勢,應警惕腦癱。這些怪異的姿勢可以自發地出現,也可在變換體位或緊張時出現。

1 常見的自發姿勢運動異常有:

  • 拇指內收、內扣,嚴重的拇指可內收達掌心
  • 緊張時頭偏向一側
  • 緊張時頭向後仰
  • 上肢一側上舉一側前伸的拉弓射箭樣姿勢
  • 雙臂向後呈飛機狀
  • 足拇趾上翹其餘四趾扇形分開
  • 徐緩的異常動作
  • 過度鬆軟
  • 一側或一個肢體活動明顯減少或異常
  • 過度僵硬或1-2個月的嬰兒仰臥位時雙下肢僵直
  • 3個月及以後手仍持續握拳等

2 變換體位時出現的姿勢運動異常有:

2.1 由仰臥扶持髖部翻動軀幹呈側臥

  • 頭向後仰≥20°
  • 出現緊張性頭偏斜等

2.2 由側臥扶持髖部翻動軀幹呈俯臥(4個月後查):

  • 沒有正常的肘支撐,而呈面貼床面、臀高於頭的異常姿勢

2.3 由仰臥拉坐

  • 上肢姿勢異常
  • 頭向後仰≥20°
  • 不經坐位直接立起等

2.4 扶持雙腋立位懸垂

  • 蹦腳面足向足底屈
  • 下肢交叉
  • 足底向內翻
  • 足底向外翻
  • 上肢頭頸姿勢運動異常等

2.5 立位懸垂後足輕碰檯面

  • 7個月後膝、髖屈曲不負重
  • 足掌負重足跟抬起站立
  • 足底向內翻
  • 足底向外翻等

2.6 立位足踏檯面後重心稍前傾並左右轉換促其邁步

  • 7個月後無邁步意識
  • 7個月後屈髖屈膝不負重
  • 無正常邁步呈快速踏步狀
  • 足跟未著地就邁第二步或呈芭蕾舞樣尖足
  • 邁步時兩腿交叉呈剪刀狀
  • 足底向內側翻
  • 足底向外側翻等

以上列舉的常見姿勢運動異常,不是說發現這些就是腦癱,而是發現這些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檢查。小兒腦癱診治技術不斷髮展的今天,已能達到出生6個月前明確診斷並開始正確干預的,多數可康復到正常,重症也不留不能獨走的較重殘疾。因此腦癱並不可怕,只要早期認出、正確干預,寶貝同樣有美好的未來。


嬰幼兒早期綜合康復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常年在兒科工作,所以關於孩子的健康問題,育兒問題,經驗豐富,滿肚子育兒經驗爛在肚子裡實在可惜,於是我通過文章的方式說給各位有需要的朋友們。

當孩子到了該爬的年齡不會爬,或是不會獨坐,或是不會獨自站立,甚至是無法正常行走,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這是發育晚,很有可能是腦癱的前兆,應該注意判斷或前往專科醫院檢查。

那麼該怎麼判斷小兒腦癱呢?

腦癱最明顯的症狀是姿勢異常。

父母根據這些異常姿勢來快速判斷自己的寶寶是否有腦癱!

1、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俯臥位異常姿勢

1、足尖著地:

一般是足尖著地,腳跟不著地,總是愛跳,足尖向內翻,下肢肌張力高,腳從腳趾開始腫到整隻腳形狀如蘿蔔很痛無法站立。對以後的走路有很大的影響。

2、剪刀步、內翻足畸形症狀:走路呈剪刀步,其關節彎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剪刀步大多是腦發育不全導致的,是腦癱的症狀之一,是痙攣性腦癱的一種表現。

小兒馬蹄內翻足是臨床較常見的小兒足部畸形,其特點是足的前半部內收、內翻,跟骨內翻、蹠屈、跟腱攣縮呈馬蹄畸形等。新生兒發病率為1‰~4.5‰,男女之比為2:1,單側多於雙側。

2 、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仰臥位異常姿勢

1、頭後仰,下肢伸直,嬰兒腦癱的姿勢異常有時呈角弓反張姿勢。

2、由於不對稱頸緊張反射持續時間延長(正常小兒 4~5個月時消失),表現為頭轉向一側時,枕部的一側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狀,面部一側上下肢伸直。

3、四肢肌張力低下,仰臥位時腕、肘、肩、髖、膝、踝等關節均可同時平置於床面,呈青蛙仰臥狀。

3 、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肢體不協調

1、寶寶常表現為一側肢體運動,而另一側肢體的廢用,左右肢體有明顯的不對稱。

2、寶寶表現為不自主的動作,其運動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動的形式,不間斷地出現。運動外觀顯的持續而鬆散,幅度大而無法控制。

3、寶寶呈醉漢步態,他們常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當站立時為維持站立姿勢,必須不停地進行調節。

4、 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其他

1、2個月以後的小兒仍有手緊握拳現象,寶寶上肢內旋位,雙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

2、有的寶寶安靜時無明顯的姿勢異常,而當檢查者突然扶寶寶腋下,使其足底著床時,可見患兒下肢內收、交叉,同時雙上肢內收、內旋。

3、超過6個月的小兒仍不能呈現正常的坐位姿勢,而表現出特殊的異常坐位姿勢,如前傾坐位、後傾坐位等。

5、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腦癱寶寶有哪些其他症狀

1、身體異常

腦癱寶寶手一般呈現握拳的狀態,而且頭頸鬆軟抬不起頭來,將他懸空抱時,四肢呈下垂狀態。另外還可能出現身體突然僵硬,如在仰臥位時給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體或擁抱他時會感到困難。

2、情緒不穩定

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靜,睡得太多,或者3個月時還不會笑。

3、餵養困難

寶寶會有吸吮無力、吞嚥困難,口腔閉合不佳等表現,舌頭常將奶和食物推出。

4、發育遲緩

腦癱寶寶學會抬頭、坐和運用雙手要遲於同齡孩子。



如果你們覺得有用,請轉發給你的家人,朋友,早發現早治療,寶寶少受罪!

如果有其他育兒問題,歡迎關注“媽咪話魚”,點擊頭像後,按照置頂文章的指導步驟下方有我的聯繫方式,方便為您解答~~


畫丁堡


1、足尖著地:一半是足尖著地,腳跟不著地,總是足尖向內翻,下肢肌張力高。

2、剪刀步、馬蹄內翻足:走路呈剪刀步,其關節彎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馬蹄內翻足特點是足的前半部內收、內翻,跟骨內翻蹠屈、跟腱攣縮呈馬蹄畸形。

3、踮腳尖、不能自主下蹲:走路會踮起腳,用腳尖走,不能獨立自己蹲下或站立,必須靠人攙扶,不能自理,會走但是停不穩,孩子有肌張力增高、肌力弱、平衡差。

4、角弓反張:頭、頸、軀幹均出現過度伸展、背屈,形似弓狀。

5、單側手垂腕畸形:單側手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樣,不能拿東西,也不能用力,伸指頭比較困難,拇指內扣。

6、舞蹈樣手足徐動:寶寶表現為不自主的動作,其運動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動的形式,不間斷的出現。

7、醉漢步態: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當站立時為維持站立姿勢,必須不停地進行調節。

8、W坐姿:兩膝過度屈曲,但小腿分的很開,臀部坐落在屈曲、內旋的兩小腿之間。


中億孕嬰


  寶寶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而寶寶腦癱就是一個家庭的惡夢,揮之不去,夢魘一生。腦癱又叫腦性癱瘓,一般而言,腦癱是產前、孕期多種因素作用神經中樞導致的。

  腦癱早期特殊表現有:不明原因哭鬧、餵養困難、易激惹、易嗆奶、難入睡等,還會伴有感覺遲鈍、性格怪異、智力低下、行為異常等症狀,最為明顯的特徵是運動發育落後。

  尤其是當寶寶有以下這些怪異姿勢時,家長要警惕孩子腦癱的風險。

  一、角弓反張姿勢,寶寶表現為四肢肌張力增高,頭背屈。

  二、共濟失調步態,寶寶呈醉漢步態,常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當站立時為維持站立姿勢,必須不停地進行調節。

  三、偏癱姿勢,寶寶常表現為一側肢體運動,而另一側肢體廢用,左右肢體有明顯的不對稱。

  四、舞蹈樣手足徐動姿勢,寶寶表現為不自主的動作,其運動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動的形式不間斷出現。

  五、2個月後的小兒仍有手緊握拳現象,患兒上肢內旋位,雙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

  六、有的患兒安靜時無明顯的姿勢異常,而當檢查者突然扶患兒腋下,使其足底著床時,可見患兒下肢內收、交叉,同時雙上肢內收、內旋。

  七、超過6個月的小兒仍不能呈現正常的坐位姿勢,表現出特殊的異常坐位姿勢,如前傾坐位、後傾坐位等。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有些寶媽過於緊張了,這些是針對有問題的孩子做的一些評估檢查。像拇指內扣這個問題,有些孩子大拇指一直是緊扣的狀態不能時常打開,觸摸的時候手指屈曲且伸展困難,那這個就需要家長注意一下了,有些孩子雖然是扣著但是能時時打開,這種情況家長就無需過度擔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