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瓜池硯松花石瓜池硯 清康熙,長15.6cm,寬10.5cm,厚1.4cm

松花石在古時,人們是用來磨剃頭刀的,滿清八旗起事,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這麼一塊綠了吧唧的石頭能走入宮廷,乃至於成為大清國寶,實在是有一段歷史可談。

康熙平定三藩後,便從以武定天下轉向了以文治天下,也因為其深厚的漢族文化修養贏得了漢族的擁戴,就是在此背景下,松花石硯被康熙帝“發現”了。毫不誇張的說,在他老人家心裡,松花石硯甚至比綠端硯這樣的名硯還好,就因為皇帝老兒一句話,就把這麼一塊原本被埋沒於荒山野嶺的磨刀石給抬到了“御硯”的地位,從泥裡到天上,絕對的逆襲啊。

關於康熙帝制松花石硯,最詳細的資料出自康熙帝本人的《制硯說》,其全文如下:

“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壘壘,質堅而溫,色綠而瑩,文理燦然,握之則潤液欲滴,有取作礪具者。朕見之,以為此良硯材也。命工度其小大方圓,悉準古式,制硯若干方,磨隃糜試之,遠勝綠端,即舊坑諸名產亦弗能出其右。爰裝以錦匣,臚之棐幾,俾日親文墨,寒山磊石,洵厚幸矣。顧天地之生材甚夥,未必盡見收於世,
若此石終埋沒於荒煙蔓草而不一遇,豈不大可惜哉。朕御極以來,恆念山林藪澤必有隱伏沉淪之士,屢詔徵求,多方甄錄,用期野無遺佚,庶愜愛育人材之意,於制硯成而適有會也。故濡筆為之說。”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雍正款松花石硯雍正款松花石硯 清雍正,長11.9cm,寬8.2cm,厚1.3cm

松花石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作為滿清的發祥地,被封為禁區。松花石只能由皇宮的造辦處單獨進入山區採集石料,運回宮中研製成硯,作為國寶御用,少量的也用於賞賜給有功的臣子。康乾時期制石硯八十餘方,以後幾代陸續研製了八十餘方,現世的皇宮御硯有八十方,都存於故宮兩院,以臺北居多。

《詞林典故》卷四記載,康熙三十八年,賜陳元龍“內製松花綠石硯一方”。於是他在康熙四十三年奉旨纂成的《格致鏡源》中寫了一段獲贈感言,絕對不輸當下的誇誇群,知道康熙喜愛松花石硯,連吹一頓彩虹屁。

“我皇上得松花江之砥石山石,賞識其佳,創自聖心,命工創制為硯。用佐玉幾揮毫,間以頒賜詞臣。溫潤如玉,紺綠無瑕,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能使松煙浮豔,毫穎增輝。昔人所稱硯之神妙,無不兼備,洵足超軼千古。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桃式硯松花石桃式硯 清康熙,長6.7cm,寬6.4cm,厚0.8cm

《西清硯譜》卷二十二《附錄》共收錄康熙款松花石雙鳳硯、甘瓜石函硯、雍正款松花石葫蘆硯、乾隆款松花石翠雲硯、蟠螭硯、河圖洛書硯計6方(其中乾隆款松花石翠雲硯散佚不知所蹤)。

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康熙款松花石《瓜池硯》、《麒麟池硯》、《嵌螺鈿硯》、《夔紋暖硯》,雍正款松花石《如意紋硯》、《葫蘆式硯》,乾隆款松花石《旭日東昇池硯》,道光款松花石《道光御賞雲紋硯》,光緒款松花石《葫蘆硯》等,成為現代松花石硯雕的典範之作。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旭日東昇池硯松花石旭日東昇池硯 清乾隆,長12.5cm,寬10cm,厚1.5cm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嵌蚌池松花石硯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甘瓜石函硯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河圖洛書硯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蟠螭硯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觀賞松花石硯,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就是硯臺背面刻著同一句硯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於是特意搜了一下。

這是康熙帝親作的硯銘。文房四寶當中,筆多動而夭,紙無骨而碎,墨常磨而折,唯硯淳樸厚重,靜對滄桑,可得永傳。

而這句話是取自宋代名人唐庚《古硯銘存》:“不能動,因以靜為用。惟其然,是以能永年”。

松花石硯拍賣成交記錄TOP20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清康熙 御製松花石龍馬硯 成交價:RMB 4,256,000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清康熙 松花石雕蒼龍教子松花硯 成交價:RMB 3,450,000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清乾隆 松花石雕靈芝紋硯連《松下高士》圓蓋盒 成交價:RMB 2,857,760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清 康熙御製 松花石鳳池硯 成交價:RMB 2,300,000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清乾隆 御製松花石雕龍紋硯配雙兔呈祥蓋盒 成交價:RMB 2,287,013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松花石本是磨刀石,卻被康熙製成了御硯

清乾隆 松花石雕靈芝紋硯 成交價:RMB 2,026,7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