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哈爾濱地處中國東北部,美麗的松花江穿城而過,帶來了無盡的秀美和豐饒。這裡,冬長夏短,有"冰城"之稱;這裡,位於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這裡,

坐落著新中國第一所本科五年制、研究生三年制、畢業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的理工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創建於1920年,歷經兩個"黃金時代"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始建於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馮仲雲、李昌、陳康白、高鐵等同志的領導下,哈工大在改造擴建的基礎上,進入了大建設、大發展、大提高階段,為國家培養了上萬名學子,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哈工大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九十年代以來,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哈工大進入了歷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1992年,創辦哈工大高新技術園區,探索出一條"一校辦區,一區補校,校區結合,一校兩制"新的辦學模式;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C9)之一;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設立威海校區和深圳校區,形成"一校三區"辦學格局

哈爾濱工業大學坐落於哈爾濱市,同時在山東省威海市和廣東省深圳市分別設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

1985年,經原航天工業部批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即哈工大威海校區。2001年,深圳市政府與哈工大簽訂市校合作辦學協議,建設"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4年,教育部批准深圳市政府與哈工大籌備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2016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依託校本部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7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正式開展本科教育。2018年使用單獨本科招生代碼(18213)招生。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兩院院士36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堅持以人為本、愛惜人才、不拘一格培養和使用青年人才的歷史傳統,匯聚、培養了以兩院院士為帶頭人、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中青年骨幹為代表的銳意進取、業務精良、作風過硬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學校現有兩院院士36人,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7人、青年學者1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5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4人(含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4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1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38人,新世紀優秀人才18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6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12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5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4個。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學科實力突出,17個學科位列A類

哈爾濱工業大學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形成了由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和支撐學科構成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學校現有: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9個: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6個:光學、電機與電器、物理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飛行器設計、環境工程。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哈工大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學科優秀率(A類學科佔授權學科的比例)位列全國第六位,A類學科數量位列全國第八位,工科A類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位。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

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行列,成為國內擁有全球前萬分之一學科的4所高校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科研成就矚目,開創高科技領域多個"第一"

改革開放40年來,哈工大科研人員在我國的高科技領域創造了一項又一項奇蹟,填補了一個又一個國際國內空白。一大批成果助力"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火箭首飛、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等重大任務,曾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協作貢獻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等多個獎項,正在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

中國第一臺高精度雙軸陀螺澐移測試臺(1980)

中國第一臺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1985)

中國第一臺高性能微機控制纖維纏繞機(1988)

中國第一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體制雷達/中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站(1990)

中國第一枚

自主設計的C卡芯片(1995)

中國第一個具有多種感知功能的機器人靈巧手(2001)

中國第一顆高校牽頭自主研製的小衛星"試驗號"(2004)

中國首次實現星地激光鏈路通信(2011)

中國首臺高精度測量相機低軌衛星搭載試驗成功(2013)

國際首個星箭一體化飛行器(2013、2014)

首次掲示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結構、讓中國艾滋病結構生物學硏究躋身世界前列(2014)

中國第一顆高校學子自主設計、研製、管控的納衛星"紫丁香二號"(2015)

中國首次實現激光全自動束靶耦合引導(神光-III靶場光電及控制系統,2016)

空間機械手在"天宮二號"上實現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2016)

"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力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應用(2016)

中國首個用於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開工建設(2017)

世界最大數控流體壓力成形設備研製成功(2017)

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激光雙向通信試驗成功(2018)

"龍江二號"繞月小衛星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哈工大成為世界首個將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的高校。(2018)

在世界上首次試製出直徑3m級運載火箭燃料箱整體箱底,突破國外技術封鎖(2018)

……

據不完全統計,僅"七五"期間至"十二五"期間,哈爾濱工業大學共獲得國家科技獎14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5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校友遍佈各個領域,培養了140餘位大學校長

建校以來,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國家建設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孫家棟;

長征二號F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院士;

載人航天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孫勤;

海王集團董事長張思民;

嫦娥二號衛星總設計師黃江川;

風雲四號衛星總設計師董瑤海;

中興通訊總裁趙先明;

……

此外,"全國設計大師"任震英等我國著名建築師、城市規劃專家,焦裕祿等英雄楷模,也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

在中國的高等院校中,有140餘位大學校長和90餘位兩院院士畢業於哈工大。

航天英雄楊利偉曾表示:"在我工作的周圍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畢業生。"

……

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17個A類學科,培養出90餘位兩院院士!

站在新時代新的歷史起點上,哈爾濱工業大學

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忠誠履行"四個服務",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規格的強校之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哈爾濱工業大學招生辦"頭條號將會在以下幾方面服務考生和家長:

★及時發佈高考資訊和動態,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權威信息。

★為考生提供複習和備考建議,提高考考生備考效率。

★為考生提供志願填報指導,協助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

★發佈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本科招生信息,快速準確傳達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招生動態。

★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新的諮詢和答疑平臺,更好地與考生互動。

歡迎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哈爾濱工業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首批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青塔、哈爾濱工業大學招生辦公室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