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出明朝耳环,背后带长弯钩极易受伤,设计意义你想不到

中国历史有上千年,我们想要学习了解,光靠书本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去各地博物馆看看展品,这些精致的老物件都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山东兖州博物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东西,就是在这家博物馆中展出的精品,两对明朝耳环,别小看这耳环,它的设计背后意义你想不到。

博物馆展出明朝耳环,背后带长弯钩极易受伤,设计意义你想不到

首先我们来看这两副耳环的样子。这两对耳环都是葫芦形状,只是一对是透雕金耳环,另一对是金镶玉的耳环,出土的地方离得也不算太远,都是兖州。除了材质和款式稍有不同之外,这两对耳环基本上没什么区别,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后面的那个长弯钩子,看上去非常夸张,虽然现在姑娘们的耳环也有这种样式的,但是显然后面的钩子不至于这么长,这稍微一动不就伤到自己了吗?

博物馆展出明朝耳环,背后带长弯钩极易受伤,设计意义你想不到

这种葫芦耳环是明朝年间非常流行的款式,最初主要是用金属做成的圆环形,后来到辽宋年间,就慢慢发展到了后面有环脚这个设计。刚开始的时候也都是正常的长度,只是到了明朝就伸出了这么多,而且还呈现出一种S形状,可以看到这个弯钩不仅长,而且末端还比较尖锐,这个长度能够使得尖端指在脖子处,稍微动弹一下,都会扎到自己,而这恰恰就是这个设计的关键。

这种常常的弯钩目的就是约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举止不能动作太大,不然耳环就会用疼痛来提醒你,还真是处处都体现着女性的地位……

博物馆展出明朝耳环,背后带长弯钩极易受伤,设计意义你想不到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明朝以前,这种首饰一般都是由民间的匠人制作的,但是到了明朝之后,宫廷内部开始专门设置银作局,也就是皇家的首饰会由宫内匠人制作,既然有了自己的厂子,那么做出来的首饰一定要符合皇家身份,等级也要分明,唯一不需要操心的就是用料,甚至匠人们还非常浪费,所以虽然这种长弯钩没什么用,但是却加大了用料,也是一种奢侈的体现。

博物馆展出明朝耳环,背后带长弯钩极易受伤,设计意义你想不到

明朝对于首饰的制作工艺有很大的发展,不仅继承了之前的锤揲,还发明了后面的累丝,让做出来的东西更加立体,看上去更加精致,这对后来清朝首饰的制作也有巨大的影响,只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耳环弯钩,都想着要约束女性,这样的设计意义还真是讽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