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最成功的“北漂”——書畫家齊白石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1957年),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齊白石擅畫花鳥、蟲魚、山水,筆墨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齊白石書工篆隸,篆刻自成一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齊白石早期肖像畫

齊白石出生於湖南湘潭一個農民家庭,因他從小身體不適合幹農活,就向叔父學木匠活兒,後轉學雕花木工。齊白石做了十多年的木工,同時也自學了十多年書畫,起初勤奮臨摹《芥子園畫譜》,27歲結識胡沁園等當地名人,在詩文畫理上得到指點,並有機會看到一些古代作品。他為鄉里人畫肖像畫,另外也作花鳥草蟲,以賣畫維持生活。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齊白石作品《沁園夫子五十歲小像》

當時湘潭另一個有名畫師文少可,亦善於畫人物,尤其擅長肖像畫,齊白石在文少可的指導下,由早期的臨摹《芥子園畫譜》轉向系統的肖像畫學習與創作,從而漸入佳境。當時湘潭的士大夫家必為祖先繪衣冠像,而齊白石自幼習畫時便以人物肖像入門,待27歲正式拜師學畫以後,自然如魚得水,畫藝大進。據說他“出師後常被邀請,故能得酬金以贍家用”,足見其在當時湘潭地區畫藝的影響力。

此時的齊白石已經娶妻生子,過上了小康的生活,然而齊白石畢竟不是池中之物,隨著他的交際圈不斷擴大,他越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四十歲的齊白石毅然走出他的家鄉,遊歷了西安、天津、北京,從1902年到1909年,近十年時間裡,齊白石先後五次外出遠遊,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被中國美術史稱作五出五歸。齊白石發現了不少文人畫名家的真跡,通過不斷地臨摹學習,他逐漸把自己的畫風轉向中國文人畫。齊白石對文人畫有了深度細緻的研究,特別對於董其昌,石濤,和朱耷等名家。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遊歷之後,齊白石把途中的寫生畫稿整理出來,編成一冊《借山圖》。雖然只是寫生作品,但依舊能夠感受到齊白石在傳統文人畫筆墨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獨特風格。五次遊歷開擴了齊白石的眼界,也瞭解到自己的不足和侷限。

1917年齊白石已年過半百,他決定到北京發展。初到北京由於人脈生疏,齊白石繪畫走的是朱耷冷峻的路子,所以他的畫作很難賣出。他自己曾說:“懂得我畫的人,簡直是絕無僅有。”這時齊白石遇到了人生第一位伯樂——陳師曾。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陳師曾

陳師曾出身名門望族,其祖父陳寶箴是“維新變法”的實權派人物。陳師曾的繪畫有著濃厚的文人氣息,先後兼任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他是此時北京當然的畫壇領袖,具有相當大的社會影響力。

齊白石當時在琉璃廠賣畫,陳師曾看到了齊白石的印章,十分讚賞,便專程到齊白石暫居的法源寺去拜訪。陳師曾當時在畫壇頗負盛名,能夠上門拜訪,齊白石非常高興。他取出自己的《借山圖》請陳師曾鑑定。陳師曾認為,這些作品“畫格是高的”,但是還有不夠精湛的地方。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齊白石作品《人罵我,我也罵人》

陳師曾建議齊白石改變畫風,嘗試汲取明清徐渭、朱耷、石濤等寫意畫家以及當時海派畫家吳昌碩的畫法,熔文人與民間繪畫於一爐,大膽創新。58歲的齊白石採納了陳師曾的建議,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的決心進行變法,經過十年鑽研,終於造就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就是著名的“衰年變法”。

陳師曾還大力推廣齊白石的畫作,不遺餘力地介紹給當時的畫界和社會名流。陳師曾把齊白石的畫作帶到日本,參加東京府廳工藝館的中日聯合繪畫展覽。這次展覽,吸引了世界多國人士的關注。之後外國人來中國買齊白石畫的人多了起來,當時琉璃廠商家知道齊白石的畫能賣到好價,都紛紛來約求,這種結果齊白石想不到,國內畫家、評論家恐怕也不曾想到。由於陳師曾的推介,讓齊白石的人生髮生了重大的轉折。從此,齊白石從默默無聞的畫工走上了國畫大師之路。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齊白石到北京後還遇到了一位藝術上的知己好友,即大名鼎鼎的徐悲鴻。齊白石比徐悲鴻年長三十二歲,他們是真正的忘年交而且是情誼深厚。1928年底徐悲鴻擔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他開始醞釀教學改革。徐悲鴻認為要提高繪畫教學水平,首先應該打破舊的傳統觀念,在藝術上不墨守成規,具有鮮明的個性,敢於創新的人。他覺得如果聘請像齊白石這樣充滿生活激情的畫家到學校任課,不僅能打破教員中陳陳相因的沉悶空氣,而且也能給學生帶來鮮活而生動的新內容。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這時齊白石自創的紅花墨葉大寫意一派,已得到認可有較大影響。徐悲鴻所以看中齊白石,不僅因為他很欣賞齊白石的畫,而且認為齊白石的見解和自己的主張是完全一致的。經過三次邀請,齊白石終於答應了徐悲鴻的邀請,此事成為了畫壇的一段佳話。

1931年為了擴大齊白石的影響,徐悲鴻說服中華書局的主要負責人出版了《齊白石畫集》,並親自編輯併為之寫序。他評價齊白石的畫說:“齊白石之長處,在有色彩,一往直前,無所顧忌,惟多紅而少綠。或其性格所尚,寫昆蟲突過古人,其蝦、蟹、雛雞、芭蕉,以墨寫者,俱體物精微,純然獨創。” 1933年初,徐悲鴻攜帶中國著名畫家的作品到歐洲巡展,使歐洲各國認識和了解了齊白石和他的作品,從而使他的畫走向世界。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新中國成立之時,久居京城的齊白石感受到了人們對毛主席的愛戴,加之他與毛主席是同鄉,又同是熱愛藝術之人,於是他先後將自己的畫作送給毛主席,表達崇敬之情。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1951年齊白石贈送毛主席《松鶴旭日圖》,並題跋“毛主席萬歲,九十三歲齊白石”。齊白石的作品中仙鶴、松柏代表長壽、蓬勃發展,紅太陽代表新生的一輪紅日,呈現出一派其樂融融、祥和、蒸蒸日上的感覺。

最成功的“北漂”——齊白石

齊白石55歲開始“北漂”,80歲真正享有盛譽,成為了一代國畫巨匠。他的成就與自己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早年的家境困苦,使他勵志成為畫家改變自己的人生,中年小有成就卻放棄安逸的生活勇闖陌生的文化聖地,晚年為了提升藝術境界毅然改變自己的畫風。

齊白石的成功經歷驗證了永恆不變的真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目標明確,去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感謝您的觀看和關注!如果您是書畫愛好者,小編邀請您搜索關注“hmyqart”微信公眾號。

每日發佈免費視頻資源:一筆一劃對照名帖視頻教學、真人模特現場繪畫、山水花鳥場外真實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