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英雄“開涮”和爭食“人血饅頭”一樣愚昧

“短命鬼回家了!”“去大涼山吃烤全人!”31名涼山救火英雄英勇獻身、舉國同哀之時,卻有人在網上寫下如此駭人聽聞的留言。其愚昧程度,簡直和爭食“人血饅頭”無異。

當一些重大事件經網絡發酵引發高度關注後,總有一些蠅營狗苟之輩為了蹭熱度而發表“個性言論”,以此達到“吸睛”目的。就在這兩天,涼山救火英雄陸續魂歸故里,卻遭到一些人恣意詆譭。4月6日,雲南省建水縣迎接撲火英雄孔祥磊烈士忠骨回鄉,舉城共哀。然而,有個別微信網民卻在朋友圈肆意發表不當言論,稱“短命鬼回家了”,公然詆譭、侮辱孔祥磊烈士,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強烈憤慨。這事發生在建水縣真的不應該,建水古城已歷經12個世紀,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築,被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古城內還有始建於元代的全國最大的文廟,悠久的文明史和這名網民的不當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然,哪裡都有不法之人。4月5日,黔東南麻江籍烈士楊瑞倫英魂歸故里,一段某微信群裡“死了好”的不當言論引發無數人的怒火。據不完全統計,自涼山救火英雄犧牲後,各地公安機關已經通報十餘起侮辱英烈的警情,地域涵蓋貴州、陝西、四川、廣西、江西、福建、重慶、安徽、河北、瀋陽、北京等地。大快人心的是,這些人都被繩之以法。

在古代甚至進入現代社會,“人血饅頭”被當做治病的神藥,大文豪魯迅先生在其作品中對此有過描寫,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在魯迅的筆下,那些愚昧的民眾爭食著蘸有革命英雄鮮血的饅頭,讓人可悲、可氣、可嘆。

如今,時代的進步並沒有完全消除那些愚昧思想,封建迷信還普遍存在,不分好歹“伸長脖子”看熱鬧的大有人在。更可恨的是,一部分人專門以“開涮”英雄為樂,劉胡蘭、董存瑞、雷鋒等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無一例外被詆譭。回首歷史,無數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些人為了博取眼球,毫無底線,肆意侮辱英雄們,和爭食“人血饅頭”有什麼區別?

英雄是一個民族的脊樑,侮辱英烈看似是對英雄個人的否定,其本質上則是對中華民族的信仰和民族自信心的打擊,是新時代暢想曲裡的雜音。侮辱英雄就是背叛自己的民族,於情難恕於法不容。

因此,在面對“開涮”英雄言論時,我們不能當冷漠的看客,更不能當爭食人血饅頭的愚昧之人,我們要勇於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我們心目中英雄的尊嚴,讓那些不法之人在網絡上沒有容身之地。(作者 張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