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五百英里》這首歌的旋律嗎?聽完有何共鳴?

潤楊閬苑


如果有一首歌他從不會是新歌,也不會變老,那他就是民謠。

自從1961年問世,五十多年來,最為世界上被翻唱次數最多的重唱歌曲,《五百英里》無疑是成功的。它的簡單而悠揚的旋律有一種說不出的魔力,讓全世界的歌迷痴迷了這麼多年,當然小編也是其中一位。

《五百英里》由美國民謠歌手Hedy West創作,1961年發行於民謠三重唱組合The Journeymen(旅行者)的同名專輯中,後又有日本搖滾歌手忌野清志郎改編成日本版,被松隆子和忌野清志郎本人唱過。


歌手Hedy West

估計很多中國的歌迷和小編一樣,知道並記住這首歌則是通過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醉鄉民謠》。

《醉鄉民謠》於2013年12月20日在美國上映,由伊桑.科恩、喬爾.科恩聯合執導,奧斯卡.伊薩克、凱瑞.穆麗根、約翰.古德曼等主演。影片講述了歌手勒維恩.戴維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謠盛行時期不懈奮鬥的故事。

這部影片拍得小眾而又文藝,主人公堅守自己對音樂的信仰,不為生計向世俗妥協,到頭來不得不從喧鬧的都市重新回到他當初離開時的鄉村。生活看起來一切彷彿都沒變,又回到了它初始的樣子。這種狀態像極了電影插曲《五百英里》週而復始、無限循環的旋律。


電影《醉鄉民謠》海報

其實常聽歌曲的朋友肯定會有這麼一種感覺,就是越是流傳廣泛、長久的音樂作品,它的旋律越是簡潔純粹。

就拿《五百英里》這首歌來說,它是典型的單段體式的歌,你很難分清主歌和副歌的分割點在哪裡。也就是說它是一首沒有副歌的歌曲。

我們聽單段體的歌和聽復段體的歌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在聽復段體的歌時,我們最容易記住的往往是這首歌的副歌,我們喜歡聽復段式歌曲也大多是因為這首歌的副歌旋律感人動聽。而單段式的歌曲則不是這樣,它是從旋律伊始就已經把聽眾帶入到整首歌的情境中去,讓聽眾的身心從始至終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而且更要命的是單段體的歌一般沒有結構性結尾,給人的感覺是這首歌彷彿永遠沒有唱完,只要您的情緒不斷,您可以無限循環的聽下去。

而《五百英里》這首歌則是利用單段體的結構,把作者的離鄉愁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樣,詩以詠志,歌以言情,無數的歌迷更是在這首歌的旋律中找到了心靈的慰藉,情感的寄託。



1964年演唱會中的Hedy West

我們說人類的情感豐富多樣,但親情鄉情是永遠不過時的情感主題,那麼《五百英里》這首歌能被那麼多歌手翻唱,能被那麼多歌迷銘記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這種類型的歌曲還有許多,例如美國歌手卡朋特的《昨日重現》、經典民謠《往事如昨》、中國經典民歌《茉莉花》等等,都是影響深遠、久唱不衰的佳作。


城南柳畔


你是否一個人離家獨自打拼,住在一個某個城市的某一個角落,你是否會突然想起故鄉,家人,盆友。《離家五百里》唱出的就是每個離家在外打拼的孩子們的心聲,所以它橫跨了五十多年都還在有人不斷的在翻唱,也許還將不斷的翻唱下去。這首歌在當時民謠盛行的時代讓人不斷傳唱,它的歌詞簡單,意義明確,直抓人心,歌曲柔和古典,整曲歌曲用唱訴說著故事,歌詞裡連貫有條理,從一個人背景離鄉在外打拼的無奈、無力影射出一類人的生活。這首歌的時代背景永不會過時,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離別,不管是離家,離開盆友、愛人,又或者是一個熟悉的地方,一群熟悉的人,一種感覺。

當人生遇到難以克服的時候,孤獨的時候你聽到這首民謠的話,你一定會聽出不一樣的感覺。它有剝離現實和感情的力量。





聽風聽雨聽瘋語


這首歌一直存在網易的歌單裡,很喜歡它的旋律,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聽



貓頭鷹小辛


死刀狼你把我傷死我的心背柔死了我沒有一天好過的日子自從有了你我的心疼痛死那天都在淚水走過度寸如年你叫我死不了也不能好過我真恨你你為什麼這樣對我我揹你氣死了現如今怎麼辦我叫你回來我怎麼作呀刀狼回來我來


佛緣3352


Five Hundred Miles (500英里)

要麼榮歸故里 要麼客死他鄉

旋律寫著流浪,歌詞寫著憂傷,聽著就像走在旅行的路上

更多是思念故鄉帶給自己的一切 在外漂泊的人 是禁不住這個旋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