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相聲這麼火?

歡樂海灘


相聲並不火,只是虛假繁榮

現在的相聲市場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但是相聲作為傳統藝術的一門,根本無力挽救傳統藝術在這個純娛樂化時代的衰敗。如果相聲想要脫離傳統藝術,走純娛樂化道路,那麼失去了文化底蘊的相聲,還是相聲嗎?沒有文化底蘊的相聲再怎麼繁榮,也不能代表真正相聲的繁榮,只能是虛假繁榮。

從另一方面講,現在相聲的繁榮其實就是德雲社的繁榮;德雲社在相聲市場一家獨大,根本沒有其他團體能夠與之抗衡;在同年齡段的相聲演員中,也沒有幾個能夠和德雲社演員勢均力敵;德雲社不僅曲高和寡,而且形成了事實上的壟斷優勢。任何行業,一旦形成了壟斷,接下來肯定走向衰敗,在一個沒有競爭的市場,這是必然趨勢。


郭德綱一直想改變行業現狀

德雲社現在一家獨大,按常理分析,郭德綱應該高枕無憂才是;但是郭德綱是從苦日子熬過來的人,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他非常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得相聲界能有百花齊放春滿園的一天。


2018年的《相聲有新人》節目,郭德綱讓廣大觀眾瞭解了相聲行業大部分同行的生存現狀,原來在德雲社花團錦簇的背後,還有眾多小劇場在死亡線上掙扎,眾多同行空懷夢想,卻不知路在何方,實在令人唏噓。

郭德綱通過自己的能力,力所能及的幫助一些同行揚名立萬,比如張番、劉銓淼、高玉凱、王善勇、周培巖、李寅飛等人都或多或少的通過《相聲有新人》的平臺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各自的發展道路上有所突破。


現如今,郭德綱在推動德雲社的轉型,他想把德雲社這塊金字招牌共享出來,讓所有立志於從事相聲事業的同行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共同發展。最近這半年,已經有張番、劉銓淼、章紹偉、孔摯傑、王善勇、高玉凱等人陸續加入德雲社,周培巖據說也有類似的意向,不過還沒有成為定論;這些有實力的年輕人通過德雲社這個平臺,能夠將自己的藝術水平展示給更多的觀眾,自己可以揚名立萬,同時也能為德雲社創造利潤,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如果一切都能按照郭德綱的設想發展下去,那麼未來的德雲社將成為相聲界的黃埔軍校,所有同行都可以來鍍金,然後在不同的發展道路上發光發熱,真正將相聲這門藝術做大做強,達到真正的繁榮盛世!


相聲演義


一花開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相聲真的火了嗎?是火,網上火,炒作火,罵的火,吹的火,捧的火,牛逼火,吹捧炒罵牛可都集中在德雲社郭德綱一家身上了,這叫火嗎?這是虛假繁榮,經不住一盆涼水。

五六十年代,那才是紅火極點,就北京天津相聲群體上百家之多,都有各自的演出地點,外地巡演也是長期化,每年除夕之夜,全國廣播電臺全部轉播中央臺的,笑的晚會,從晚七點三十分開播到凌晨十二點,接近五小時,家家幾呼都聽,笑聲一波高似一波,站在衚衕裡都能聽得見,真是全國人民用笑聲歡聚一堂。

演員陣容強大,作品優秀,正能量之高是如今無法相比擬的,侯寶林大師的,《夜行記》馬三立泰斗的《買猴》劉寶瑞連著三段一起播放的《山東鬥法》《連升三級》《黃蛤蟆》馬季的《找舅舅》《蹬山英雄》郭榮起的《打牌論》等等……等等……

作品的優秀,品味高,語言邏輯性強,人生啟發性高,一些作品還帶有一些教育意義,是今天相聲望塵莫及的,如今更甚者,把一位三俗相聲人捧上了天,作品缺乏完整的邏輯性,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罵人損人不離嘴,髒話瞎話張嘴就噴,央視春晚給他成人的機會了,他又如合,更是借用自己的宣傳平臺,有誰罵誰,僱用網軍謀體,水軍團夥大肆吹捧炒作,飼養黃牛炒作,造成票價假緊張的現象,和瘋狂抬高票價,這是火嗎?真火嗎?經的住長期的考驗嗎?


三門俠


時也,命也;時也,運也!

現在的確是相聲的最好時代!

其它曲藝形式的沒落

相聲作為一種傳統的表演形式,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蟄伏著,甚至只是作為很小一部分觀眾的專屬享受和消遣。曾經央視的著名節目《曲苑雜壇》的開場白對曲藝的概括頗為具體: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笑話、說唱一曲。君請看!曲苑雜壇,曲~苑~雜~談!



不必說相聲的歷史,單看小品,趙麗蓉將小品首次作為一個新的喜劇表演形式帶到央視春晚後,陳佩斯和朱時茂作為繼承者做到了發揚光大;及至趙本山時期達到頂峰……而後雖有蔡明、潘長江常年鎮守,沈騰為首的開心麻花強勢崛起……短短几十年光陰!捫心自問,現在的春晚小品你還會看嗎?

再說魔術,餘謙火了幾屆春晚之後,魔術類的節目在春晚的收視率早已江河日下;接著看雜技,雜技的歷史相較於其它類的節目更早,但因為受眾群體太小,一直不溫不火,想大力推廣和發展非常之難;然後再看評書,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還有幾個人能夠耐住性子去聽?更何況老一輩的評書藝術家去世後,傳承都是個問題;最後說笑話,在網絡段子滿天飛的年代,我講個笑話還能把你逗笑嗎?



可是,雖然其它曲藝形式大都沒落,但是人們渴求歡樂的訴求卻是有增無減的,咋辦?傳統戲劇演員做著新的改變和嘗試:比如以趙本山為代表的二人轉演員、小品演員往影視方向發展;以沈騰為代表的開心麻花團體往影視方向發展;以宋丹丹、賈玲為代表的喜劇演員往綜藝方向發展……

剩下了相聲往哪方向發展?影視,以郭德綱為代表的相聲演員曾經做過嘗試,可拍一部撲街一部(自己去看郭德綱曾經鼓搗過的影視作品);往綜藝方向發展,嗯對!《笑傲江湖》、《相聲有新人》等綜藝節目的火爆證明了這條路是對的!



互聯網的方興未艾

相聲像趙本山一樣走影視之路不通,趕緊繞道;走綜藝之路通了,趕緊趁熱打鐵。更何況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智能手機的時代!但是進軍綜藝也不能脫離老本行啊!於是乎,以前要買票、做在茶館裡嗑著瓜子聽的相聲,一下坐在電腦邊、坐在電視機前、捧著手機都能看、都能聽了,何樂而不為呢?問題是,它不用買票、不用去佔位置,它真的能把你逗笑啊!


相聲的創新和變革

對於傳統相聲來說,段子就那些——萬變不離其宗!可對於現在的相聲來說:網絡段子、流行歌曲、當下熱點……應有盡有!你喜歡呆萌逗逼型的,去看岳雲鵬;你喜歡小鮮肉偶像型的去看張雲雷;你喜歡傳統型的去看高峰;你喜歡傳統和創新結合的去看張番劉銓淼……你要什麼,我給你什麼?只要能逗你樂,改變、創新,我都能做!只要能持續逗人樂的喜劇表演形式能不火嗎?

但是,不得不說現在相聲大火的主要功勞是以郭德綱為首的德雲社導致的。那些抱著老古董固步自封的所謂主流相聲演員能夠把相聲帶火嗎?



相聲的火是德雲社的火

本來一個曲藝形式的火爆,是應該百花齊放、滿園春色的!但是,不無遺憾地發現:在相聲大火的今天,僅此只有以郭德綱為代表的德雲社一家火爆異常,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些認為相聲不應該是這樣發展、不應該是這樣火爆的人終究會慢慢發現:相聲是一種喜劇形式,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把人逗樂!觀眾樂了,一切不就已經夠了嗎?

相聲的火,恰恰說明了現在的人太不容易笑了!當你每天過得都跟喜劇似的,你還會去聽相聲嗎?

業餘相聲愛好者,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金龍娛


一句話,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能博人一笑已經很不容易了!





低調的繁華985


一度被小品壓著衰落,郭德綱的小劇場效應產生了社會效果,本央視曲苑雜談觀眾認口,推出的洛桑受歡迎,但主持人說因得罪某人被砍掉,姜昆開始吃香是文革,人們缺少娛樂節目,姜氏照像節目帶來諷刺,受歡迎,但此後姜也就是老虎類勉強,再無好節目,但郭氏堅持雅俗共賞受歡迎,姜氏路越走越窄,可見現相聲受歡迎是郭氏適應了社會需要,但能否長久,還要看能否跟上社會需要


張143484512


幾百年的幽默文化藝術,在郭德綱德雲社的傳承中得到了發揚光大,並且郭德綱在各種形式的媒體中賣力推廣,使得更多的人瞭解認識了這門傳統文化藝術。使得更多人愛上相聲,可以說郭德綱功不可沒。


在路上148107007


因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生活品質了!這個問題問的不怎麼地


新疆蝦客行海鮮燒烤


因為這些人的推廣,有更多的人喜歡相聲,相聲的觀眾不在拘泥於老年人,有很多年輕人也去聽相聲,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輕竹v斜卻


郭德綱和于謙確實說的好!


手機用戶51952025446


估計是看張雲雷長的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