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種植茄子,應該如何防治病蟲害?

農友君


在農村種植茄子,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病蟲害防治。一是進行種子消毒,如用熱水(55度左右)或是化學藥劑進行浸種,殺滅種子上的病原菌。二是進行土壤消毒,定植前清理土地上的枯枝爛葉,用辣根素等藥劑進行土壤消毒,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三是調控環境,如設施栽培下,降低設施內的溼度。合理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四是進行物理防治,如加裝防蟲網,懸掛黃藍板等。五是進行化學防治。根據發生的蟲害或是病害,選擇相應的藥劑進行防治。

以下是茄子三種常見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茄子病毒病。發病時病葉呈花葉或者皺葉,有紫褐色壞死斑,發病嚴重時植株矮小叢生。病原主要靠蚜蟲傳播。防治方法。:一是進行種子消毒,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30分鐘。二是物理防治,可以加裝防蟲網。三是化學防治,20%毒剋星WP400~5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2、茄子青枯病。早期枝條頂部葉片萎蔫,逐漸擴展到全株。莖基部木質部變褐,髓部腐爛空心。茄子青枯病應以預防為主,播種前用50%多菌靈WP1000倍溶液噴灑苗床,定植後用72%新植黴素WP每畝15克兌水灌根,每10天灌一次,連續3~4次。

3、茄子葉黴病。葉片正面出現圓形或不規則斑點和斑塊,具有明顯的輪紋,後期病斑處變褐枯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wp800倍溶液,10天噴一次,連續3~4次。


首都農業人


茄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人們經常食用的蔬菜,它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礦物質,葷食、素炒、清蒸涼拌皆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蔬,普遍受到人們喜愛。然而茄子在生長期中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擾,而影響生長和產量。

那麼茄子的主要病蟲害有哪些?又該怎麼防治呢?



在茄子生產中,主要有猝倒病、綿疫病、枯萎病、蚜蟲、紅蜘蛛等病蟲為害。

一、猝倒病

1、症狀

茄子猝倒病常發生於幼苗期。發病幼苗近地面處的嫩莖出現淡褐色、不定形的水漬狀病斑,並很快萎蔫縮水,幼苗倒伏,繼而逐漸乾枯死亡。

2、防治方法

首先選用抗病性好的品種,並將種子進行殺菌消毒處理。 進行種子處理時,可以用用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浸泡半小時,帶藥液催芽或直播。或用35%甲霜靈拌種劑,按種子重量0.2%-0.3%的用藥量拌種後播種。

田間發生病害時,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38%惡霜嘧銅菌酯水劑800倍液噴莖根部,噴勻噴透。



二、綿疫病

1、症.狀

綿疫病又叫爛茄子病,是茄子最為常見的病害,發病率較高,發病嚴重時果實大量腐爛,嚴重影響茄子產量。

2、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應優先選用抗病品種,及時清除病果並帶出田外集中處理。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性。茄子忌連作,易與瓜類、豆類等蔬菜實行輪作,以減少病害發生。

化學防治須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用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40%乙磷鋁可溼性粉劑300倍液、64%殺毒礬M8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噴一次,連續噴藥2-3次。發病嚴重時不易防控,減產損失很大。



三、枯萎病

1、症狀

茄子枯萎病多發於開花結果期,以結果初期發病最盛。發病初期僅植株下部葉片變黃,繼而整片葉變黃,但並不脫落,植株逐漸枯萎,2O∼30 天后全株枯死。

2、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要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及時清除田間病株,集中燒燬;採收結束後清除田間殘株落葉,集中處理,防止病害擴散,與蔥蒜類、水稻等作物輪作,減少病菌基數。

化學防治可於發病初期用37%多菌靈草酸鹽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淋或灌根;或用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8O0倍液噴淋或灌根;或用50%甲基硫菌靈膠懸劑500倍液噴淋或澆灌。


  

四、蚜蟲

1、症狀

蚜蟲主要啃食莖葉,初時危害較少,但數量過多時對植株危害也極大,會直接將莖葉啃食乾淨,導致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

防治蚜蟲時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10%吡蟲啉類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3%吡啶類殺蟲劑畝用量為40~50毫升對水噴霧。



五、紅蜘蛛

1、症狀

紅蜘蛛為害時主要吸食葉片汁液,開始葉片會出現白色小斑點,慢慢的變為黃白色,嚴重時整個植株葉片乾枯發紅,葉片脫落。

2、防治方法

防治紅蜘蛛可採用10%多活黴素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噴霧。



藥劑的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項一定要參照其使用說明進行操作,注意用藥安全。

@圖說農村事期待您關注並提出寶貴意見。


圖說農村事


分享一下,我以前工作中看到到茄子的一些病蟲害和解決方案。

茄子病害

(1) 青枯病

症狀 :個別枝條的葉片呈現萎垂,初呈淡綠色,變褐焦枯,如上圖 。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水旱輪作 1-2 年;培育無病壯苗;防止大水漫灌;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藥劑防治:用 72%農用硫酸鏈黴素 400 倍液、50%DT500 倍液、14%絡氨銅水劑 300 倍液,每株灌配製好的藥液 0.3-0.5 升,每隔 10 天灌一次,連續灌根 3-4 次。

(2) 炭疽病

症狀 :果斑近圓形,稍凹陷,黑褐色,斑面生黑色小點及溢出諸紅色粘質物(圖 3-54)。

防治方法 :選及時清除病殘果,綠果期開始噴灑甲基硫菌靈懸浮劑、炭疽福美兌水噴霧交替使用間隔 7-10 天噴一次,連續防治 2-3 次。

茄子蟲害

(1) 茶黃蟎防治方法

用 15%噠蟎靈乳油 3000 倍液,5%霸蟎靈懸浮劑 3000 倍液,10%溴蟲腈乳油 3000 倍液, 1.8%阿維菌素乳油 4000 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交替使用間隔 7-10 天噴一次,連續防治 2-3 次。

(2) 紅蜘蛛防治方法

適度澆水,勿使田間受旱。藥劑可用 20%雙甲脒乳油 1500~2000 倍液、75%克蟎特乳油 1000~1500 倍液交替噴施 2~3 次,隔 7~10 天 1 次,噴勻噴足。

茶黃蟎和紅蜘蛛危害症狀


我是永易兄弟農業,結合我的工作經驗,分享一下,我遇到的2個病害和2個蟲害的解決方案。


易鮮生在路上


你好!飛火流星為你解答。

在農村種植茄子,要想有效地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要的是要了解茄子從育苗到最後拉秧換茬期間,到底都會發生什麼病害和蟲害,每一種病害如何從田間識別,有什麼發病規律;每一種蟲害有什麼為害特點。並在此基礎上採取相應的針對措施。下面,就讓流星具體告訴你吧!

一、茄子病害

茄子猝倒病


【田間識別】

秧苗感染髮病,莖基部生淺黃綠色水漬狀,像被開水燙過一樣,很快轉為黃褐色並發展成統莖一同。病部組織腐爛乾枯而凹陷,產生組紹。水漬狀自卜而廣繼續擴展。產葉尚未凋萎,幼苗即倒伏於地,然後萎蔫失水,進而乾枯呈線狀。發病初期少數幼苗發病,幾天後向外蔓延擴展,成片幼苗猝倒,嚴重地塊幼苗出土前或剛剛抽出胚芽即受感染,呈水漬狀腐爛。溼度大時,病苗表體及附近地表會長出白色棉絮狀茵絲。

【發病規律】

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到幼苗上,從莖基部侵入,潛育期1-2天。病菌喜34-36℃的高溫,在8-9℃低溫條件下也可生長。當苗床溫度低,幼苗生長緩慢,又遇高溫時,感病期拉長,容易發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連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時,幼苗生長衰弱發病重。

【防治處方】

加強苗床管理,適時適量放風,避免低溫高溼時澆水。選用紫圓茄、燈泡紅、竹絲等抗病品種。育苗前,種子用53%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500倍液浸種半小時。帶藥催芽或直播。取過篩的營養土50公斤,加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20克加2.5%咯菌睛10毫升,充分混勻後裝營養缽。苗床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排水良好、土質疏鬆而肥沃的無病地塊。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播前充分翻曬、耙細。

茄子黃萎病

【田間識別】

一般在成株期坐果後發病,而且多從一側或由下而上向全株發展。發病初期,葉緣或葉脈間變黃,白天萎蔫,夜晚恢復,後期發展成半邊葉或全葉變黃,有時葉緣上卷或脫落,最後全株枯死。裂剖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或肥料中越冬,並可在土壤中存活6-8年,借風、雨、流水、人畜、農具傳播。病菌從根部侵入或直接侵入幼根。該病當年不再進行重複侵染?土溫22-26℃、溼度較高時發病重,久旱高溫發病輕,連作地發病嚴重。

【防治處方】

定植後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7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1500倍液,50%DT

殺菌劑350倍液,70%敵克松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灌根。選用抗病品種,用種子量0.2%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浸種1小時,或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然後移入冷水中冷卻催芽播種。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進行4-5年以上的輪作。尤其與蔥、蒜類或水稻輪作效果好。10釐米地溫在15℃時定植。晴天要勤澆小水,儘量避免使用冷井水澆灌。

茄子綿疫病


【田間識別】

主要為害茄子幼苗、果實、葉、莖、花器等。幼苗受害引起猝倒。近地面果實先發病,受害果初現水漬狀斑點。逐漸擴大為褐色或黃褐色稍凹陷的病斑,高溼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大,果實腐爛,易脫落,病果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狀物。乾燥條件下病果不脫落,掛在枝上,失水形成黑褐色僵果。葉片上病斑褐色,水漬狀,周緣不明顯,表面產生稀疏的白色黴狀物。莖部染病初呈水漬狀,後變為暗褐色,病斑縊縮,其上部枝葉垂萎,溼度大時生白色黴狀物。花器受害後呈褐色水漬狀腐爛。

【發病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來年卵孢子經雨水濺到茄果上萌發出芽管,芽管與茄子表面接觸產生附著器,從其底部生出侵入絲,侵入寄主表皮,並在病斑上產生孢子囊,萌發後形成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借風、雨和灌溉水傳播。並直接侵入植物表皮進行為害。高溫高溼。特別是結果中、後期,氣溫在25-30℃,雨水多和雨後驟晴時最易發病。

【防治處方】

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700-800倍液,4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200倍液,20%甲霜靈可溼性粉劑200倍液噴霧。選用抗毒品種,並與瓜類作物進行兩年以上輪作。及時清除病枝,摘除病果。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水,遇雨及時排水。

茄子褐紋病

【田間識別】

主要為害莖、葉、果實。果實上病斑近圓形,大小不一,稍凹陷,黑色溼腐,病斑上輪生小黑點,病部薄脆,多雨時易穿孔脫落。莖部病斑呈幹腐狀潰瘍,上面散生小黑點,病斑環莖一週,使整株枯死。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越冬,帶菌種子長出的幼苗易猝倒。越冬菌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於、昆蟲逢傳播,並從傷口或直接侵入植物表皮進行再侵染。高溫、高溼易發病,連續陰雨,此病易流行。偏施氮肥、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易發病。

【防治處方】

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1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選用抗抗病品種。種子先用冷水預浸3-4小時,然後在55℃溫水中浸10分鐘,再用冷水降溫,晾乾播種。與非茄科蔬菜進行3年以上輪作。合理密植,忌偏施氮肥,及時清除汙水和雜草。

二、茄子蟲害

紅蜘蛛

【為害特點】

主要聚集在葉背,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汁液,受害葉片開始為白色小斑點,後褪綠變為黃白色,嚴重者全株葉片發紅似火燒,葉片脫落,受害果實變粗,影響品質。

【防治處方】

發病初期用20%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25%滅蟎錳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環丙殺蟎醇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78%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7天一次,連噴2-3次。可輪換用藥,注意清理殘枝敗葉,減少蟲源。

美洲潛葉蠅


【為害特點】

成蟲或幼蟲均可為害,以幼蟲為害葉片為主。成蟲刺吸汁液,幼蟲潛入葉片。產生不規則蛇形白色蟲道。影響光合作用,嚴重時葉片脫落。

【防治處方】

用1.8%愛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90%萬靈可溼性粉劑2500-3000倍液,9.8%巴丹原粉1500-2000倍液,50%蠅蛆淨粉劑20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8噴2-3次,輪換用藥。


飛火流星905


保護地茄子易發生的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茶黃蟎、蚜蟲等,病害主要有茄綿疫病、褐紋病、黃萎病等。

(1)紅蜘蛛 又名火蜘蛛,蟲體為紅色或橘紅色,成蟲和若蟲在葉背面吸食汁液,被害葉面出現黃白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變黃枯焦。

預防紅蜘蛛應加強中耕,消除雜草,減少蟲源,發現田間有蟲害及時噴藥防治。常用藥劑有:40%樂果乳油1000倍液,20%雙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5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每隔7天噴1遍,噴2~3次。

(2)茶黃蟎 蟲體小,肉眼看不出。茶黃蟎繁殖速度快,若防治不及時則迅速蔓延。

茶黃蟎主要以成蟎在溫室和塑料大棚內越冬,靠風吹和自己爬行傳播。成蟎和幼蟎集居在植株幼嫩部位刺吸汁液。被害部位表皮細胞木栓化,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增厚變硬。葉片被害後停止生長,葉背面變成茶褐色,葉緣向背面捲曲。

當發現田間個別植株嫩葉有變小增厚,發硬、葉背油浸狀時,立即用藥防治。可用3%的克蟎特乳油1500倍液,40%的樂果乳油1000倍液,20%的三氯殺蟎醇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植株。噴藥重點部位是植株的上部嫩葉、莖及生長點、花蕾和幼果。

(3)蚜蟲 喜食番茄嫩葉及生長點,以成蚜和若蚜群集在葉背吸食汁液,分泌蜜露,使葉片皺縮捲曲、變黃。

蚜蟲主要分佈在葉背面,因而葉背是防治重點。防治蚜蟲應選擇不同性質的農藥交替使用,以提高藥效。

防治蚜蟲可利用蚜蟲對黃色、橙色的趨性特點,在黃色或橙色紙板上塗抹廢機油誘殺有翅蚜。也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20%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的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防治。

(4)茄子綿疫病 保護地茄子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實,也危害莖葉。受害部分以老熟果實為主,發病初期病部生水浸狀圓形小斑,最後擴展到整個果實,病部逐漸收縮、變軟,表面出現皺褶。高溫條件下病部生出濃密的白色綿毛狀菌絲,果肉變黑腐爛。

此病在高溫高溼條件下容易發生流行。因此保護地栽培茄子應控制空氣溼度,及時摘除老葉,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發生。發病初期用58%的瑞毒錳鋅400倍液,75%的百菌清液500~600倍液,25%的瑞毒黴800倍液,40%乙膦鋁2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5)茄子褐紋病 主要危害莖、葉及果實。

葉受害初生白色小點,後擴大為不規則形病斑,中部淺褐色,邊緣暗褐色。莖被害後病斑稜形,邊緣深褐色,中間黑白色。果實被害初生褐色圓斑,稍凹陷,病斑表面輪狀排列許多小黑點。發病期整個果實腐爛,常脫落或乾癟懸掛在枝上。

預防茄子褐紋病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進行種子消毒和苗床滅菌。進入結果期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噴施65%代森鋅500倍液,70%代森錳鋅400~500倍液,75%百菌清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每7~10天噴1次。

(6)茄子黃萎病 一般在門茄坐果後開始發病。發病先從下部葉片開始,葉脈間變黃,葉片萎蔫,以後上部葉片也逐漸萎蔫,病株果實變小變硬,受害嚴重時全株枯死。剖開根、莖及葉柄,可見維管束呈褐色。

茄子黃萎病應以防為主,注意輪作倒茬,增施有機肥。定植茄子前可用2~2.5千克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噴灑地面,翻入地下25釐米深處。也可在定植時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灌根,每株灌藥0.3~0.5千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