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這麼久,你有沒有聽過雞的“低血糖”?

如果一個人有低血糖,大家都覺得很平常。如果養殖戶養的雞也發生了低血糖,很多人就很好奇了。雞也會發生低血糖?

很多養殖戶都遇到過雞的低血糖症狀,只是不清楚。雞也會發生低血糖的情況,雞的低血糖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育雛第二週,表現為神經症狀,尖叫,癱瘓,快速死亡。

養雞這麼久,你有沒有聽過雞的“低血糖”?

最近遇到一個大肉雞養殖戶,管理很不錯,雞雛回來慢慢就開始進行控料管理,用來降低腺肌胃炎發病率,但是最近遇到一個奇怪現象:

13日齡的雞雛,雞群發生了球蟲病,在下午正常控料期間,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少量雞尖叫,癱瘓,頭部震顫,然後就會死亡,解剖也沒有明顯症狀,找不到死亡原因。正常的喂料時間,這種情況就會停止發生。

這其實就是雞雛低血糖的一種表現,只要在控料期間,補充少量葡萄糖,就可以緩解這種情況。

養雞這麼久,你有沒有聽過雞的“低血糖”?

是什麼原因導致雞出現這種情況的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兩個方面因素造成的:

1 雞的自身原因。

雞雛的內臟器官發育是需要時間的,剛開始雞雛的肝臟和腸道的功能並不是很健全。

肝臟:

雛雞13日齡前肝臟的功能發育不完善,而肝臟是物質和能量轉換的重要器官,如果雞長時間控料空腹,雞不能從腸道食物裡及時獲得糖分,就會發生快速的低血糖症狀。

我以前就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一個技術員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給雞雛採用“飢餓療法”,結果出現低血糖症狀,大面積的癱瘓,補充了葡萄糖才緩解過來。

養雞這麼久,你有沒有聽過雞的“低血糖”?

腸道:

雛雞腸道同樣是沒有發育完善,對飼料中的血糖吸收本來就不徹底。

有的養殖戶養殖時間久,肯定聽說過,有人專門收購小雞糞這種情況,專門收集小雞糞的主要原因就是雛雞腸道功能不健全,飼料中大量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會被排洩出來。他們會專門回收做其他使用。

所以,雛雞不能長時間斷料,控料,否則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症狀。

養雞這麼久,你有沒有聽過雞的“低血糖”?

2 消化道疾病。

雞雛的育雛環境高溫高溼,從第二週開始,主要面對的就是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球蟲,腸炎,腺胃肌胃。

球蟲腸炎:

球蟲,腸炎會直接作用在腸道,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吸收消化受阻。

腺胃肌炎:

當發生腺肌胃炎的時候,胃部的潰瘍,疼痛感會抑制飢餓感,採食量會下降。同時,腺胃分泌胃酸異常增多,會導致腸道胃酸增加,腸道PH值改變,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有害菌群滋生,從而出現繼發的腸炎問題,出現吸收障礙,誘發低血糖。

養雞這麼久,你有沒有聽過雞的“低血糖”?

為了降低這種情況發病率,我們對雞雛的管理,特別是肉雞雞雛的管理,更需要注意:

1 不能長時間控料。

現在市場上為了減少黴菌對雞雛的影響,大多數都提倡控料,減少飼料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從而達到預防黴菌的功效。

但是對於雞雛,不適合長時間控料。雞雛適合勤添多餐,做到淨槽就可以,不用刻意控料4個小時。勤添,淨槽也同樣可以做到預防黴菌的功效。

養雞這麼久,你有沒有聽過雞的“低血糖”?

2 控制消化道疾病。

主要是控制腸炎,球蟲,腺胃肌炎。這個時間一般都是在7天以後發病居多,這個時候雞比較小,不建議大量使用西藥來控制,我個人建議用中藥來預防,減少對雞肝腎的刺激。可以使用青黴素來進行消炎。

當雞已經發生了消化道疾病,不要著急進行控料,如果有少量雞出現低血糖的神經症狀,補充少量葡萄糖就可以緩解。不要把這當作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加入大量的抗病毒藥物。

禽病學習,關注並私信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