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國第二大內陸河,張掖的生命河

黑河,古稱弱水,全長948公里,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發源於青海祁連山北麓中段八一冰川,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流入居延海消失。黑河流域面積4.44萬平方公里,是張掖市、臨澤縣、高臺縣及下游金塔和內蒙古額濟納旗綠洲的生命之河。

黑河:中國第二大內陸河,張掖的生命河

黑河以鶯落峽以上為上游,鶯落峽至正義峽為中游,正義峽以下為下游。黑河自流出鷹落峽,進入中游的河西走廊後,水流變緩,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提供了寶貴的生產生活用水,造就了張掖輝煌燦爛的文明。

黑河:中國第二大內陸河,張掖的生命河

黑河年徑流量15.7億立方米,為河西諸河之冠,是張掖灌溉農業的生命之水。張掖引黑河水灌溉農田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漢代張掖就有了灌撅農業,到了唐朝,已興修了盈科、大滿等多處灌區。但工程設施簡陋,灌溉時興時廢,新中國成立前,全流域內灌溉面積約百萬畝,灌溉保證率很低。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修建了祁家店水庫、瓦房城水庫、雙樹寺水庫、草灘莊引水樞紐工程等,使有效灌溉面積達到近300萬畝。

黑河:中國第二大內陸河,張掖的生命河

黑河兩岸山崖陡峻,岩石裸露,地形狹窄,水流湍急,為了利用水能,先後規劃了小孤山、二龍山、大孤山、龍首等八座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為72.17萬KW,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為張掖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動力。

為保證下游內蒙古額濟納旗的用水、地下水補充及生態恢復,2000年8月21日,黑河歷史上實現了第一次跨省區調水,從位於甘肅張掖的黑河中游調水,黑河沿河兩岸近300萬畝一度瀕臨枯死的胡楊、檉柳得到了搶救性保護,以草地、胡楊林和灌木林為主的綠洲面積增加了100餘平方公里。東居延海連續14年不幹涸,水域面積常年保持在40平方公里以上,出現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遺鷗等和白鷺、天鵝、紅嘴鷗等12種珍稀鳥類。為了進一步有效保護黑河及溼地,2011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

黑河:中國第二大內陸河,張掖的生命河

正是黑河水的滋養,讓地處古絲綢之路和歐亞大陸橋之要地的張掖有了“金張掖”之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