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古代造反的大多是文臣,很少是武將?

悟空八卦歷史


這個“有人”的歷史一定學得不太好,歷史上哪裡有文臣造反的案例呢?俗話都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造反一直是武將的專利啊!

咱們從歷史上慢慢數,漢朝初年造反的英布這些是武將,張良和蕭何就作為文官的代表就沒有造反的。接下來的三國時代,造反的全是武將,文臣能做的就是選擇依附這個武將或是那個武將,董卓、曹操、司馬家族都是武將出身。諸葛亮在蜀國權力那麼大,都不敢造反。


到了南北朝就不提了,南朝宋齊梁陳的更替就是武將不斷憑藉武力逼宮登位的歷史,北朝基本上就沒有文臣們的施展空間。侯景之亂,造反的候景就是典型的武將

隋朝末年造反的也都是武將,李淵一家,宇文一家,都是武將世家。到了唐朝,那些造反的藩鎮們那個不是武將領導,安祿山和史思明是典型的武夫。楊國忠這些宰相們權傾朝野,但是沒有一個在唐朝敢造反的。


後面武將造反的案例還有建立宋朝的趙匡胤,就是趙匡胤上臺以後,吸取了唐朝的教訓,覺得武將權力太大不受制約是王朝滅亡的最大原因,所以他才立下規矩,用文官來挾制武官。

文官們有什麼不軌的想法,最多就是耍嘴皮子寫寫文章,或者互相陷害一下,搞不出什麼大事來,而且文官還喜歡搞道德標榜,喜歡強調自己忠心耿耿。武將有了想法可不會寫文章,他們一般就直接動刀子。


寫文章對王朝沒啥直接危害,有危害也容易被壓制,但是武將動刀子就很可怕,這種事對王朝的傷害是直接的,控制不好就容易導致王朝滅亡。

在宋以後,抬高文臣地位,壓制武將地位,以文制武一直是後面明清兩朝的基本國策。正是實行了以文制武,所以在明清兩朝,基本上就沒有大的武將叛亂了,最大的一次就是朱棣的靖難之役。朱元璋以為把兵權給自己兒子,、就不會造反,沒想到武將只要不壓制,有機會他們就會造反,不管是不是自家人。


西山講歷史


古事今説,今説古事!

造反的大多數是文臣,很少是武將?這個觀點我並不認同,在中國歷史上舉起造反大旗的武將的數量遠比文臣要多而且是多得多。

在古代想要造反就直接的就是有“人”,也就是有士兵,文臣不帶兵沒有軍隊,拿什麼造反,靠說教嗎?

在中國歷史武將造反的例子最密集的有兩段時間,一個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另一個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五代。


南北朝—南朝政權更迭:

劉宋(區別於趙氏宋朝的南宋),劉裕,東晉北府軍將領,傳奇陣法“卻月陣”的創造者。是東晉最有實力的權臣,後篡位自立劉宋王朝。

南齊,蕭道成,原劉宋禁衛軍將領,後反叛篡位劉宋建立南齊王朝。

南梁,蕭衍,原南齊軍事將領,在任期間曾率軍多次與北魏交戰。後建立南梁王朝。

南陳,陳霸先,南梁大將。“候景之亂”中實力大增,陳霸先滅亡了梁朝,建立了陳朝。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更迭:

公元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反叛篡唐建立後梁王朝;

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非反叛),後唐建國。

公元936年被石敬瑭聯合契丹滅後唐(非反叛)建立後晉。

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劉知遠建立後漢。

公元951年後漢大將郭威反叛篡位建後周王朝。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縱觀中國歷史,文臣叛亂少之又少,沒有軍事支撐的叛亂很難成功。


古事今説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一個國家裡位置最高權利最大的人是皇帝,皇帝是整個國家的統治者,可以說這是一個人人都羨慕而嚮往的位置。

在我國曆史中朝代在不斷的變換,每次朝代更替都要經歷戰亂,在我們的印象中,好像造反和朝代更替都是因為軍隊,造反的人多少也和軍隊有關係,我們大多數人也會只有武將才會造反,其實不然,文臣同樣也會的。



在古代,一個朝代裡的大臣,分為文臣和武將,文臣主要負責政務,武將掌管軍隊。

在每個朝代裡,皇帝都很重視軍隊,對掌管軍隊的將領也有所忌憚。所以,皇帝都會對軍隊進行各種管理。

一、聽風是雨,立即處理。

古代的軍隊和皇帝都相隔甚遠,他們之間的交流也都只能通過書信來進行溝通,而這些書信還需要層層傳遞才能到皇帝手裡,所以這中間難免出很多變故,在朝廷的奸臣也會挑唆。比如,在宋朝時,岳飛在外征戰,皇帝受到文臣的挑撥,最後處死岳飛。明朝時,袁崇煥也是在外抗擊外敵,也是受人挑撥至死。所以,對於將領不是皇帝信賴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處死他,不會給機會他造反的。

二、帥無固定,巡防換營。

在一個軍隊裡,和士兵接觸最多的就是他們的將領,他們很少接觸到皇上,所以,很多的士兵也大多聽從將領的命令。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會改變管理,讓將領不固定在一支軍隊裡面,讓將領來回的變換去管理不同的軍隊。這樣,將領就和士兵不會因為時間長久而產生情意,而合起來造反了。

三,只需管理,無權調兵。

我們都聽說過虎符這種東西,它是可以調動軍隊的一種命令的東西,它一般都是分為兩部分的,一部分在將領手裡,一部分在皇帝手裡,只有兩部分合在一起才能調動軍隊的。


所以,在很多朝代裡,對於軍隊造反來說,也是少數一部分的,他們雖然統領著軍隊,但他們的實權卻很小。而文臣不一樣,他們每天都在皇帝身邊,對於皇帝和朝廷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瞭解,他們造起反來也並不需要太大的兵力,只需要小小的一部分兵力就行了。


在古代,文臣和武將造反的都有,只要他們起了那樣的野心,也都會通過不同的方法去實現。所以,在古代和現在來說,人心才是最可怕的,只要它有一點邪念那都是可怕的。你們覺得呢?


思書悟經



古代為了防止武將能操控軍隊所以一般不授予權利,在軍隊調度上都是由上頭說了算,違令則斬。武將謀反多半是有人授意的,而主角多半是文臣。而且幾乎大部分朝代都重文輕武,認為文能治國,而武是對外的手段。


科舉都是為文臣設置的,而武將要想成為將軍除了世襲外平常人想要成為將軍就要有軍功,從小兵做起,而小兵要立軍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文臣有機會搞潛規則,而武將都是實打實的戰功堆砌的。你會發現如果皇帝對哪個大臣不爽就讓他去帶兵打仗,武將的日子不好過,他們謀反大部分是想改變命運不想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在戰場上打仗的人生命都是今朝有明天無的,然後又總是離家不能陪伴妻兒誰願意啊?


尼采講歷史


說明說這話的人歷史讀的不夠多,其實縱觀朝代更替,有幾個是文臣做開國皇帝的?明離子不說那些小朝代,就用咱們耳熟能詳的開國皇帝舉例子。

隋文帝楊堅

據史料記載,楊堅是弘農楊氏,是東漢太尉楊震十四氏孫,其實有可能並非如此,楊堅的楊氏很可能是山東寒族出身,但是四世祖楊元壽是北魏武川鎮司馬,軍職,父親楊忠追隨宇文泰在關西起義,官至柱國、大司空,封隨國公,可以看出,楊堅是地道的武將世家,其本人更是數次帶兵立功,雖然也做過文職,但其本質仍是武將,所以,隋朝取周而代之,是楊堅反了自己的外孫子。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是武將出身。

唐高祖李淵

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後裔,祖父李虎,是西魏太尉,軍職,和宇文泰、李弼以及獨孤信等人,並稱西魏“八柱國”,賜鮮卑姓:大野,北周時期,被宇文氏追封唐國公。

楊堅登上北周大丞相的職位後,令恢復所有漢姓,於是李家改回李氏,李淵的父親李昞,任職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李淵七歲時,父親去世,李淵繼任唐國公。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武將出身。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父親是趙弘殷是後周聖都指揮使,軍職;而趙匡胤本人,則投靠郭威,後來得周世宗柴榮的其中,屢屢戰功,授任殿前都點檢,掌管禁軍,以抵禦北漢、契丹聯軍入侵為命帶兵至陳橋,發動兵變,逼迫周恭帝退位,建立宋朝。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武將出身。

從以上三位開國君主不難看出,文臣造反,真心比較難,而造反成功建立自己王朝的,還是那些武將。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說句實話,古代造反最多的人群,既不是文臣,也不是武將,而是普通老百姓。道理也特別簡單——無論文臣還是武將,再怎麼憋屈,也不至於被餓死;而一旦有災荒或者戰亂,第一個面臨死亡威脅的就是黎民百姓。所以,歷朝歷代,為王朝覆滅點起第一把火的往往都是民變。

而具體到臣子頭上,文臣和武將分的也不是那麼特別開。中國的文官和武官徹底分流,是在宋朝以後的事情,宋以前的文官和武官的界限根本沒有那麼分明,大臣們往往要既能出將,也要入相。而宋元以後,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造反的概率基本都趨於零了。

而就算是造反,文臣和武將的搞法也有不同——對文官來說,造反這事不宜大張旗鼓,最好悄悄咪咪的來,因此他們的造反往往屬於政變;而對於武官來說,距離京城較遠,手裡又有兵,不妨來個武裝割據奪權,因此他們的造反大多都是叛亂。

說到這裡,這種“古代造反的大多是文臣,很少是武將”的說法,也就找到其根源了——這就是倖存者效應。

歷代武將的叛亂,只要沒有威脅到京城甚至皇帝的安危,大都容易平定。因為他們能利用的不過是手裡那點兵將;而一旦他們手握重兵甚至權傾朝野,又何須發動武裝鬥爭?直接拿著刀逼著皇帝老兒退位不就好了?

但是文官們的政變可就不一樣了。因為這些人大多都活躍在帝國權力中樞,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威脅到帝國整個權力的核心。因此,只要這些飽讀詩書的傢伙們制定好計劃並且付諸實施,那就會對政權造成實際上可見的影響,而不至於默默無聞。

實際上,歷朝歷代,武將叛亂的概率遠高於文臣政變。但是這些叛亂來得快去的也快,尤其是在政權穩固的時候(亂世如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則相反)。而文官要是想搞搞皇帝,雖然失敗概率較大,卻總能對國家造成打擊,自然也就會被史官們鄭重其事地記上一筆了。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需要從制度設置上來講。在封建社會,主要體現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權利結構。

先說武能安邦:武主要功能是守衛邊疆,如果有戰事,才是顯示其強大力量的時候,社會的發展治理,武將一般是不管的。

再說文能治國:文的主要貢獻就是和平時期的社會治理。正因為文的全面治理,更加了解社會的一切利弊。

文官對國家的深入瞭解,更加知道國家的漏洞和弱點在哪裡,所以說更容易造反。


文源墨香


題主的問題有點偏頗,古代造反的文臣武將都不少。關鍵是看造反前的實力和準備是否充分。

舉幾個例子:

三國時的曹丕造反,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生給他打的基礎,造反成功,當了魏國皇帝。

王莽篡漢也是同理,準備充分,最後成功了。

武將造反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最後成功也當了皇帝。

這些是成功的。還有好多造反失敗的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起來說,文臣造反的比例要比武將要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文臣主要是處理中央朝堂或地方政事的,很少接觸兵權,想造反也沒人跟他一起拼命,而武將就方便許多,手裡有兵,尤其到了亂世,往往一呼百應,常常起兵造反。


70後大叔講歷史


首先,這個問題的觀點不太準確,造反的並非多是文臣而少是武將。比如“靖難之役”中的朱棣、“陳橋兵變”中的趙匡胤等等,都是偏“武”的人。但是,由“造反”本身來看,“文臣”和“武將”的區分是不重要的。



雖然武將造反的案例相對較多,但是,“造反”也並非是那麼容易,特別是對於武將來說,因為“武將”很難造反。

原因一:皇帝對軍權的掌控

我國曆史上的大多數皇帝,特別是開國皇帝,對於“軍權”都格外的重視,由此也對手握重兵的“武將”有著“限制”。

就如在明朝時期,“靖難之役”最初時,朱棣只有八百親兵,原因是因為明朝的軍隊所有權歸中央、歸皇帝,就算是軍事將領,也只有軍事指揮權,沒有所有權,就是說部隊是掌控在皇帝手中的。

還有,就是“虎符”,虎符分為兩半,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地方武將手中,虎符只有合在一起才有效。皇帝要調兵,就會派人持虎符前往軍中與武將手中的另一半虎符相驗證,以此調遣軍隊,同樣,武將單憑手中的一半虎符是無權調遣軍隊的。

原因二:武將的權力太單一

武將雖然是一方軍隊的首領,但權力比較單一,只是有著“被限制的軍權”,管理軍務,地方上的事務大多是由地方文官去管理,而且地方上也有相應的“監察官員”盯著。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軍隊的“糧餉”,武將對於“糧餉”是沒有直接管理權的,他能做的就是分發。因為軍隊的糧餉大多都是由中央政府撥下來的,就是武將所管理的軍隊是要靠“中央政府”吃飯的。所以武將若是要造反,糧餉是大問題,這個方面出了問題,都不用中央政府派軍鎮壓,造反軍隊內部就會“譁變”。

為什麼會有“造反的多是文臣這一說”呢?

歷史上,造反確實是武將較多,而關於“造反的多是文臣”這一說法,我是這麼認為的。

首先,在一個王朝成立之後,皇帝需要“文臣”治國,所以會比較重視文臣,如朝堂之上,文臣處於中樞,地方上,文臣主管一方之政務,權力較大,如戶部尚書,主管國家財政,軍隊糧餉也是由戶部調撥。

還有,就是文臣位於中樞,便於掌權,畢竟一國的重要政令都是出自中央政府,文臣權力大了,是可以干預國家局勢的,如明朝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所以,文臣也是有著一些可以造反的條件的。

在古代,造反這一事件中,“文臣”和“武將”的區分並不重要,因為這兩者都有著可以造反的條件。而且,造反若是成功了,就無所謂是文臣還是武將了。


說與山鬼聽


古代造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農民起義,一種朝庭內部造反。在這兩種情況中,基本都是武將領頭。

農民起義,秦末的陳勝,吳廣,項羽,劉邦;西漢末的翟義,劉秀;東漢末的張角,張寶;隋末的翟讓,豆建德,;唐末的黃巢;元末的劉福通,朱元璋;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等,無一不是武人,沒有一個是純粹的文人。

朝庭內部的造反(奪權),秦朝的宇文化及,漢朝的袁紹,曹操,南北朝時期的劉裕,蕭衍,陳霸先等,隋朝的李淵等,唐朝的安祿山,朱溫等,五代的趙匡胤等,也無一不是武將,沒有一個文臣。

所以,說古代領頭造反的大多是文臣,是缺少根據的,是不能成立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如果說領頭造反的一般都有點文化,那是符合實際的。無論是農民起義領袖,還是朝庭內部造反的將領,一般都有點文化,有點韜略,純粹的文盲老粗極少。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