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濮陽人呂不韋 歷史上投資和推銷的第一人

濮陽商人呂不韋到邯鄲去做買賣,見到秦國入趙為質的公子異人,回家便問父親:“農耕穫利幾何?”其父親回答說:“十倍吧。”他又問:“珠寶買賣贏利幾倍?”答道:“一百倍吧。”他又問:“如果擁立一位君主呢?”他父親說:“這可無法計量了。”呂不韋說:“如今即便我艱苦工作,仍然不能衣食無憂,而擁君立國則可澤被後世。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

秦公子異人這時正在趙國為質,呂不韋前往拜謁說:“公子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其母又在宮中。如今公子您既沒有母親在宮內照應,自身又處於禍福難測的敵國,一旦秦趙開戰,公子您的性命將難以保全。如果公子聽信我,我倒有辦法讓您回國,且能繼承王位。我先替公子到秦國跑一趟,必定接您回國。”

於是,呂不韋前去遊說秦孝文王王后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說:“閣下可知?閣下罪已至死!您門下的賓客無不位高勢尊,相反太子門下無一顯貴。而且閣下府中珍寶、駿馬、佳麗多不可數,老實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駕崩,太子執政,閣下則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間。小人倒有條權宜之計,可令閣下富貴萬年且穩如泰山,絕無後顧之憂。”陽泉君趕忙讓座施禮,恭敬地表示請教。呂不韋獻策說:“大王年事已高,華陽夫人卻無子嗣,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子?繼位後一定重用秦臣士倉,到那時王后的門庭必定長滿蒿野草,蕭條冷落。現在在趙國為質的公子異人才德兼備,可惜沒有母親在宮中庇護,每每翹首西望家邦,極想回到秦國來。王后倘若能立異人為太子,這樣一來,不是儲君的異人也能繼位為王,他肯定會感念華陽夫人的恩德,而無子的華陽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後的依靠。”陽泉君說:“對,有道理!”便進宮說服王后,王后便要求趙國將公子異人遣返秦國。

趙國不肯放行。呂不韋就去遊說趙王:“公子異人是秦王寵愛的兒郎,只是失去了母親照顧,現在華陽王后想讓他作兒子。大王試想,假如秦國真的要攻打趙國,也不會因為一個王子的緣故而耽誤滅趙大計,趙國不是空有人質了嗎?但如果讓其回國繼位為王,趙國以厚禮好生相送,公子是不會忘記大王的恩義的,這是以禮相交的作法。如今孝文王已經老邁,一旦駕崩,趙國雖仍有異人為質,也沒有資歷與秦相國親近了。”於是,趙王就將異人送回秦國。

公子異回國後,呂不韋讓他身著楚服晉見原是楚國人的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對他的打扮十分高興,認為他很有心計,並特地親近說:“我是楚國人。”於是把公子異人認作兒子,並替他更名為“楚”。秦王令異人試誦詩書。異人推辭說:“孩兒自小生長於趙國,沒有師傅教導傳習,不長於背誦。”秦王也就罷了,讓他留宿宮中。一次,異人乘秦王空閒時,進言道:“陛下也曾羈留趙國,趙國豪傑之士知道陛下大名的不在少數。如今陛下返秦為君,他們都惦念著您,可是陛下卻連一個使臣未曾遣派去撫慰他們。孩兒擔心他們會心生怨恨之心。希望大王將邊境城門遲開而早閉,防患於未然。”秦王覺得他說話極有道理,為他的奇謀感到驚訝。華陽夫人乘機勸秦王立之為太子。秦王召來丞相,下詔說:“寡人的兒子數子楚最能幹。”於是立異人為太子。

公子楚做了秦王以後,任呂不韋為相,封他為文信侯,將藍田十二縣作為他的食邑。而王后稱華陽太后,諸侯們聞訊都向太后奉送了養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