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再別康橋》改成一首古詩的形式?

軌夜


很久以前就看到了這個問題,當時小可原以為這個問題很簡單,畢竟英文歌我都改過,何況中文現代詩。但上手之後發現很難,這是一個難度極高的提問,由於受到原詩字數的限制,五絕,七絕肯定不行的,寫出來也得將原詩刪減大半。所以試著寫了一個七律,明顯感覺有些艱澀,最大的難度就是原詩中關於水的詞太多,水,河,波,水草,導致在中間兩聯的對仗上無法過關。我的水平太LOW了,七律失敗了。所以沒有回答。

哪曾想今天又看到了,我想這一定是老天爺故意讓我出醜,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既然遲早都要出醜,不如早一些。七律我寫失敗了,所以只能是古體詩,韻腳還寬一些,當然,這肯定沒有資格稱為打油詩,只能算做是押韻的句子。

七言古詩 • 再別康橋

悄然去似悄然來,揮別悄然雲暮回。河畔金柳夕陽下,波光灩影心上開。

軟泥青荇柔波里,甘作康河水草苔。一潭榆蔭泉不是,揉碎虹夢浮藻裁。

尋夢長篙青漫溯,滿船星輝放歌懷。停歌別離笙簫淺,康橋夜蛩悄徘徊。

悄然去似悄然來,作別西天覆皚皚。

然後突然發現一個事,古詩寫不成,那詞不可以麼?於是試了一下,亂入了一個《念奴嬌》,小可認為,此詩填詞尚可,改詩很難。因為不論是律,絕,古詩,重複的字基本很少。但這個詞很操蛋,因為我沒寫過長調,完全是依譜亂填,算不得詞,仍然是押韻的句子罷了。

《念奴嬌打油 • 再別康橋》

悄然往矣,亦如悄然至,揮手別去。一片白雲綰河柳,灩影霞帔幾許。青荇軟泥,招搖水底,甘作水中侶。榆蔭潭色,清泉或是虹雨。

浮藻揉碎沉沉,長篙青草,漫溯更青處。滿載星輝一船夜,星漢欲歌情緒。長恨別離,笙斂簫斷,此夜應無語。輕揮衣袖,白雲不與同著。

其實若是靜下心來,仔細揣磨,應當可以寫得更好,你我都是凡夫俗子,40分鐘拼湊的詞,如何能與一個月苛刻修改的詞相比呢?

可在這個浮燥的時代,誰會花心思用半年的時間去寫一首詞呢?

就當反面教材吧!


亦有所思


《再別康橋》長了點,不失原意可以,但味道完全變了,擷幾段試試: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天上的雲彩。

那湖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 ……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詩經》體

再別康橋

我之輕去之,正我之輕來。

輕招手之,作別雲彩。

畔之金柳,夕之新娘;

驚鴻豔影,心底盪漾。

…… ……

我亦無歌,悄別笙簫。

蛩亦默之,今之康橋。

悄之別之,我之悄來。

衣袂揮之,勿攜雲彩。

《離騷》體

我之輕去兮,正我之輕來。

我輕手招兮,別天之雲彩。

畔之金柳兮,夕照之新娘;

豔影波光兮,盪漾之徜徉。

…… ……

餘弗能放歌兮,悄別之笙簫。

夏蛩亦為之默兮,默今夕之康橋。

悄兮別兮,一如悄來。

舉袂揮兮,勿帶雲彩。

《七絕》

其一

悄悄去也悄悄來,

作別秋雲手欲裁。

畔柳新娘融夕照,

驚鴻浴水似荷開。

其二

放歌無意罷笙簫,

蛩亦噤聲默劍橋。

悄去悄來難作別,

輕揮衣袂抖雲綃。





雲卷飛山


看了幾首詩,覺得很一般,沒有把再別康橋的味道寫出來。

因為這首詩是現代詩歌,就會有很多和古典意味不匹配的地方,但你又不能改這個意向,寫出來之後,用的是古體,卻滿滿現代風,使得讀者很彆扭。

這也是現代人寫詩常見的毛病,現代詞語讀起來太白話,放在古體詩裡非常不和諧,而且失去美感。就像是把hellokitty的髮卡插在古裝侍女的頭上,違和感嚴重。

要想把古體詩寫的有古典美,就得把現代詞換了。

回到正題,改再別康橋。

因為原詩很長,所以可能要改成歌行體了。

今我去兮昔我來,拂袖翩翩辭霄漢。

岸上金柳如新嫁,眼是橫波漾微瀾。

出泥不染碧煙長,我替青荇下瀟湘。

長霓一泓榆蔭裡,碎入浮萍夢魂香。

欲覓蜃樓何處覓,手把長篙來複去。

溯洄從之草萋萋,篙隨流水草愈碧。

滿船清輝載星河,流波作曲我作歌。

停歌不發非我願,別離笙簫何其多。

萬籟俱寂慘將別,惆悵應是康橋夜。

去兮來兮無人問,不帶浮雲不帶月。

寫到最後一句的時候出去吃了個飯,回來就找不到之前的感覺了,胡亂湊成一句。

---------丸---------


祁門小謝


康橋是橋嗎?康橋不是橋。康橋不是橋?康橋也是橋。那時,徐志摩也曾走過無數次,徘徊橋上,一座,兩座,許多座……

康橋是英國劍橋的舊譯,是劍橋大學的所在地,也是徐志摩遠渡重洋的求學地。



記得當年,徐志摩24歲,初遇芳齡16歲的林徽因。倆人如何,此處省略……

之後,徐志摩與張幼儀在德國離婚。那年1922年8月,離英前昔,徐志摩寫下一首「康橋再會吧」的詩。對,這首康橋再會,就是後來那首「再別康橋」的哥哥篇。當然,不是姊妹篇,這個老徐是男的。

這首大康,有一千五百餘字,可謂又臭又長,以至於詩集再版時被刪去。很多人會不知道。

至此,徐志摩算是中國第一個正式離婚的男人,大家都這麼說。比末代皇帝溥儀還領先好多年。

返國途中,印度洋上,徐志摩在船上寫文,末尾有一篇小詩。

秋月啊!

誰禁得起銀指尖兒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輕濤,可不是禁不住它玉指的撫摩,在那裡低徊飲泣呢!就是那

無聊的燻煙,

秋月的美滿,

燻暖了瓢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輕縞的衣裳,

來參與這

美滿的婚姻和喪禮。

以上詩句,書中就是如此排版。
而「再別康橋」,這首小康,也是寫於海上。那已是多年以後,徐志摩再次赴英後,又是回國途中。

那年,1928年3月。林徽因與梁思成在美國結婚,並蜜月旅行,遊遍歐洲。徐志摩正在英國,他知不知道?我不知道。林徽因和梁思成知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林梁夫婦是八月回國,徐志摩是十一月回國。輕輕的我走了,真的不帶走一片雲彩?那時的康橋,是沉默還是落寞?

再別康橋

此去蓬山願不悔,小康今是續貂尾。

一心詩意千尋瀑,幾渡滄海萬里水。

星輝載舟可揮袖,笙簫放歌難閉嘴。

但使長篙碎舊夢,雲彩作別天南北。


蓬山,李商隱有句: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裡就代指家國。

至於再別康橋,這首小康,相較於前作,真是貂尾。小康亦指康橋。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是金嶽霖寫給林徽因的輓聯。而這個一心,徐志摩配不配呢?我是隨便改的。

翻看一些資料,我發現,林徽因是最早的曬娃狂魔,拍了很多秀女兒兒子的照片。

而徐志摩卻是最嗜人妻。對於老徐來說: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當然,這裡梁思成會堅決反對: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其實,現代詩改古體,只是文字遊戲。可作研習,卻是磨礪不了詩心,慣於此道,反落俗套。應 的要求,也正好床頭放著一本徐志摩詩全編。書籤頁也正是這首再別康橋……只能說見了鬼。而且,同樣的事徐志摩也做過,不過,老徐是把古詩詞翻寫成白話詩。有十多首,他稱之為:白話詞。我附上一篇,大家鑑賞。

減字木蘭花

剛才向花擔買得一枝春花,新鮮得很。淚珠般的朝露,還未乾呢?

恐怕那個人會笑我“沒有春花長得好看”。我要戴起來,定要他說出我好看還是花好看。諸位以為如何,詩人的筆觸也未必是精緻,字字璣珠的。他也只是: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齊天樂1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的感情起伏,抒發詩人對康橋的依依惜別之情。詩人運用虛實相襯的手法,描會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對眼前的離別,是無可奈何的離愁。詩人用他真摯,熱烈,濃郁的情感展現,語言簡潔,意向深遠,這就是傑出詩人的高明之處。

現在把《再別康橋》改成一首古詩的形式,我想任何人都不可能達到《再別康橋》中的意境和詞句的優美。

再別康橋

二O一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悄然來去夕柳雯,

青荇軟泥動微醺。

夏蟲星歌康橋夢,

袖揮不帶一片雲。





棠城流沙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現代經典,沒有更好。在此只以本人的理解,規制格律,向經典致敬!

悄然離去悄然來,

揮別彩雲夢雲彩。

河畔新娘嬉金柳,

波光灩影惟君開。

軟泥青荇水蔭懷,

碎揉夢虹藻浮臺。

慟歌當哭不忍去,

康橋夜泊船徘徊。











琴簧汗舞


再別康橋

試改作舊體詩

招手西天雲煥彩,

輕輕吾走似輕來。

柳當娘子心潮湧,

虹做夢情意向排。

撐篙划船星載滿,

放歌觸景口難開。

人間無奈離和愛,

揉碎浮藻若表白。



文子心語


《今赴康橋》

今赴康橋勸淚停,

春風伴我尋溫情。

重思舊夢心扉醉,

昔日情深早已贏。



請到夢裡來看我



路上有心人


再別康橋(五言二首)

之一

輕輕去又來,揮別雲邊彩

金柳拂河畔,新娘笑靨開。

虹影戲柔波,夢搖醉心海。

青荇似我影,少年欲表愛。

星輝映長篙,笙簫慰情懷。

康橋夏蟲靜,歌聲飄天外。

之二

款款河邊柳,新娘含驕羞。

意隨青荇舞,夢搗波影愁。

彩虹天邊掛,舊憶未曾丟。

撐篙再尋夢,笙簫曲依舊。

躑躅不肯去,星輝載船遊。

欲歌破靜晚,夏蟲無聲啾。

一路頻招手,星輝映衣袖。

從茲揮別後,康橋詩不朽。

———————————————————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