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世界上最敗家的女人是誰?波叔要提名伊梅爾達.馬科斯

(Imelda Marcos)。

她是菲律賓前第一夫人,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的遺孀,她還有個別稱叫做奢侈品第一夫人。

她到底有多敗家呢?這位馬科斯女士曾因她瘋狂購買奢侈品而臭名昭著。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甚至由她的名字衍生出了一個新詞彙「imeldific」,解釋為一種無恥、粗俗的奢侈。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在菲律賓的英語裡,把形容詞「Imeldific」直接描述為「太過誇張或品味不好的」,用來修飾服裝,建築,裝飾等。

它也指患有「伊梅爾達·馬科斯綜合症」的人:傾向於奢侈而過度炫耀的人,或炫耀奢侈的生活方式。

連伊梅爾達自己本人也曾說,

他們有一天會在字典中列出我的名字。他們會用Imeldific來表示誇張的奢侈。

看來,這位馬科斯女士自身覺得這是一種褒義的稱讚,併為此感到驕傲。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話說伊梅爾達本人到底有什麼傲人事蹟呢?

在她丈夫統治的1965至1986年間,那時菲律賓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費不到2美元,但馬科斯女士卻飛往紐約和羅馬,花幾百萬美元瘋狂購物。

1983年,伊梅爾達在一趟紐約、羅馬和哥本哈根的旅行中,90天內花了700萬美元。

她在紐約的戰利品包括200萬美元的高級珠寶和35,000美元的豪華轎車。

在羅馬,她購買了價值350萬美元的米開朗基羅畫作。

除此之外,伊梅爾達的奢侈還體現在:一次舊金山轉機停留期間,她曾花2000美元購買口香糖;因為忘記買奶酪,她讓一架已經飛離羅馬的飛機空中掉頭。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波叔,有錢也不是這麼造的啊!如果這就讓你對這位第一夫人的瘋狂購物慾佩服得五體投地,那說明你的眼界還不夠開闊。

伊梅爾達還有一個購物絕招,按目錄購物。

1981年,蘇富比突然取消了一場價值500萬美元的藝術品拍賣會,因為伊梅爾達在拍賣開始前就提出要買目錄上的每一件藝術品。

買到拍賣會不敢開門,也就是這麼回事吧!

有些瑪麗蘇總裁文裡的名場面,比如著名的「為你承包整個魚塘」。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到伊梅爾達這裡可就了不得了,她可以自己實現萬千少女的夢。

當她厭倦了買東西的時候,她會在她最喜歡的購物中心買整棟樓。

她在美國揮霍房地產價值數千萬美元。她曾購買過曼哈頓的摩天大樓,比如華爾街40號的66層伍爾沃斯大廈(Woolworth Building)、當時價值5100萬美元的皇冠大廈(Crown Building)和當時價值6000萬美元的先驅中心(Herald Center)。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伊梅爾達除了肯為自己花錢,還願意在家人身上砸錢。

因為喜歡奢侈的外國皇室婚禮,伊梅爾達花了1030萬美元,翻修了菲律賓的一個小鎮,為的就是給自己女兒一場像戴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童話般的婚禮。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圖中的新娘為伊梅爾達的女兒Irene Romualdez Marcos身著由Renato Balestra設計的婚紗

她在薩拉特(Sarrat)鎮(她丈夫的母親的出生地)建造了一座豪華酒店和機場,特意重新裝修當地房屋,讓它看起來像17世紀的西班牙城鎮。

這麼多年來,伊梅爾達在買買買的事業上登峰造極。她光鞋子就積累了3,000多雙,包括本地和國際品牌製造的高跟鞋,平底鞋,涼鞋,靴子和拖鞋,其中進口鞋每件約100美元。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前第一夫人系列中的3000多款鞋中的一部分

3000雙鞋子!波叔算了一下,馬科斯女士每天不重樣的持續穿新鞋要花8.2年。

儘管後來,伊梅爾達曾對她的3000雙鞋進行解釋道,

那都是國內的廠商送的,讓我穿上給他們做廣告,我分文未收他們的錢。

這位第一夫人在1986年丈夫倒臺逃跑後,被沒收了 1200件鞋子,800件錢包,數百件出自歐洲時裝大師之手的精美禮服,系列奢侈珠寶以及幾幅莫奈和畢加索的畫作。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2016年是馬科斯垮臺30週年,菲國政府單位網站發佈了這些寶藏的一小部分圖片,供後人警惕。

伊梅爾達在流亡美國時,她的3000雙鞋子還曾被該國某電視臺的音樂節目主持人拿來開涮:

伊梅爾達出逃時過於倉促,忘了帶走她的3000雙鞋子,現在,她一定沒有鞋穿了。親愛的聽眾們,我在這裡鄭重地呼籲,大家發發善心,給伊梅爾達女士捐些鞋子。”

沒想到,節目播出後的短短几天內,電視臺就收到1000雙來自世界各地的女鞋。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2001年,Marikina鞋博物館對外展示了800雙伊梅爾達的鞋,並讓此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

博物館經理Jane Ballesteros說,

這些鞋子每天吸引50到100名菲律賓和外國遊客,來的遊客幾乎都對此充滿敬畏。

2010年,大約150箱她的衣服,鞋子和珠寶也被搬到國家博物館進行保護,但由於白蟻,黴菌和暴風雨等原因而被諷刺地摧毀。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美國Newsweek上,曾刊登了一篇關於貪婪歷史的文章,其中包括一些有史以來最貪婪的人物的攝影集,菲律賓的伊梅爾達·馬科斯赫然在列。

對此,伊梅爾達不得不出來解釋,她是這樣辯白的:

我認罪。對我來說,貪婪就是給予。我當了20年的第一夫人,你必須先貪婪地給予所有人。這是自然的。生活中我們唯一保留的東西就是我們付出的東西。

波叔不得不承認,這是我見過最牽強的洗白詞之一。

若要問這位伊梅爾達女士哪來這麼多錢敗家?其實不說,大家應該也心知肚明。

那個買了3000雙鞋的女人,最後下場怎樣了

2018年11月9日馬尼拉公報傳出消息,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梅爾達·馬科斯被指控涉嫌貪汙6.58億美元,將面臨最低42年7個月,最高77年的刑期。

伊梅爾達女士憑藉她的超級消費力驚豔了歷史,同樣也因貪婪最後付出了代價。

其實大多數人很難理解這位窮奢極欲的馬科斯夫人,到底在想什麼,但她的3000雙鞋子是的的確確讓人印象深刻。

為什麼會有人對鞋子如此熱衷?

對於年輕窮困時的伊梅爾達來說,擁有一雙奢侈品的鞋子太難了。

雖然她來自富有的Romualdez家族,但伊梅爾達的家庭被認為是最貧窮的成員。她的父親維森特·奧雷斯特斯(Vicente Orestes)是一位混得差勁的律師,與他的兄弟對比相去甚遠。

伊梅爾達的母親是她父親的第二任妻子,由於與父親前妻的孩子們不合,伊梅爾達的母親只好帶著伊梅爾達和她的兄弟姐妹住在一個簡陋的車庫裡。

那些年住在車庫的日子,伊梅爾達可能只能在舊鞋子磨損到不能再破時,更換一雙新鞋。這種一定程度上的剝削,是否是導致她在足夠富有後,對鞋子甚至對所有的奢侈品都擁有一種貪慾呢?

因為童年時期遭受過否認和痛苦,所以想要通過購買行為來彌補創傷,以此獲得心理上的快感。這也不失為一種,對伊梅爾達所做的非常人所能理解的行為,的一種解釋。

奇怪,有些人的思維總與常人千差萬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