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傑青本科校友統計:北大雄踞第一南大科大分獲二三

作為高端科技人才的贊助項目,國家傑青”的人才數量是體現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已然成為高校必爭的人才項目。所以相關的數據分析就很有看頭了。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國家傑青基金)自1994年設立以來,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整體資助項目約4000個。自2007年以來,在每屆增選的兩院院士中,有大半增選者都曾獲得過國家傑青基金的贊助。對於各個高校來說,由於傑青當選人數比院士多,偶然性較小,在理工科領域覆蓋面較強,因此其本科校友的當選數量能較為客觀和全面的反映出各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小編對歷屆“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進行了統計,看看哪家高校人才培養率最高,排名結果如下

國家傑青本科校友統計:北大雄踞第一南大科大分獲二三

北大、南大、科大校友位居前三

作為高端科技人才的贊助項目,國家傑青”的人才數量是體現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已然成為高校必爭的人才項目。被稱之為“兩院院士”增選風向標的“國家傑青基金”,由於每年度僅有200個名額,除去1/4科研院所的名額外,高校每年實際入選的人數在140人左右,競爭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因此國家傑青”的每次評比都會引發大家的關注。

從歷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本科畢業院校統計數據上看,這裡要說明的是被合併高校的校友納入合併後的高校校友進行統計。小編統計後得出,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最多,高達驚人的212人,雄踞高校第一;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176人,位居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大學是985首批建設中唯一一所未進行任何合併的高校,其人才培養實力出眾;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有171人,位居第三,表現相當出色;當然,中科大的傑青校友數量正在快速追趕上南大,要知道在2017年中科大傑青校友僅僅為155人,一年內增加了16位校友。

除此之外,浙江大學、吉林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均在100人以上,位居前7位;而蘭州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均在80人以上,位居前11位。

南大、科大是“小而精”的代表

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都是小規模、高精尖的代表,小編注意到截止至發稿前為止,2019年國際三大頂尖科研刊物《Nature》、《Science》、《Cell》正刊的發文數量,南大和中科大位列高校前三,成績不俗。以規模為基礎的排行榜讓南大和中科大在排名上並不佔優,在我國已出現很多巨無霸高校的前提下,更需要像南大和中科大這樣“小而精”的大學,目前這種思想已經被很多高校管理者所採納,例如剛剛進行大面積破土動工的“西湖大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除了本科畢業於”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畢業於“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共有35位國家傑青校友,華中農業大學有30位國家傑青校友,西北大學、南昌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均有超過20位校友獲得為國家傑青。

師範類高校實力不容小覷

除了本科畢業於”雙一流“高校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畢業於師範類高校。小編要隆重向大家介紹一所“雙非一流高校”-安徽師範大學,這所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的師範類高校,一共有40位本科校友獲得國家傑青,其校友數量不僅位居師範類高校首位,還超過了絕大多數雙一流高校,表現正可謂“相當驚豔”。

除此之外,北京師範大學共有33位國家傑青校友,湖南師範大學有27位國家傑青校友,華中師範大學有26位國家傑青校友,華東師範大學有21位國家傑青校友。河北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培養的國家傑青獲得者超過不少重點名校,人才培養質量實屬高校前列。

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申請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申請當年1月1日未滿45週歲;

(3)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

(4)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

(5)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6)與境外單位沒有正式聘用關係;

(7)保證資助期內每年在依託單位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9個月以上。

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華人青年學者,符合上述2至7條件的,可以申請。正在博士後工作站內從事研究、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的人員不得申請;獲得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不得再次申請。

注意事項

(1)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考察申請人本人的學術水平及創新潛力,撰寫申請書時不填寫“主要參加者”;

(2)申請書摘要部分填寫申請人的“主要學術成績”;

(3) 申請書項目名稱欄目填寫“研究領域”,而不是具體的研究課題名稱;

(4)申請書中關於論文被收錄與引用情況僅需提供統計表。(來自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