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近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佈了2019年國家傑青、優青的項目名單

。一時間可以說是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畢竟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箇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

說到人才培養與引進,就不得不提中國的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國家科技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與終身榮譽,每一次的院士增選的名單都備受學術界與教育界矚目。畢竟只有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的學者,才有資格成為院士候選人,而且還需要經過層層選拔。

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2019年接近末尾,最新的院士增選最終名單也即將揭曉。從最近的傑青、優青名單,院士增選第二輪候選人名單中,我們能看出很多高校在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方面的情況。哪些高校會喜悅"三連"?哪些院校成績不佳?從近期的傑青、優青以及院士候選人名單,小編就帶大家透過"名單"看高校的"人才對決"。

2019年國家傑青、優青獲得者

傑青,相當於學科扛把子,培養了一位傑青,幾乎可以說是擁有了一個根基可靠且發展良好的學科。因此,說傑青是院士搖籃,一點不為過,儘管傑青中成為院士的比例也不高,1/10左右,但是對於院士極高的門檻來說這樣的比例已經很可以了!

再說優青,雖然地位在傑青之下,但含金量也是極高的,屬於

國家"四青"人才之一。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近幾年國家優青的資助率均低於10%。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還會存在很多牛人有著申請傑青的條件,卻由於各種原因轉而申請優青,而且優青的平均年齡相比傑青要年輕好幾歲,很多優青還遠遠未到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在未來更進一步。

根據統計,本年度傑青申請人共有300人,最終名單有296人,4人未通過;625位申請人入圍國家優青。

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佔據傑青名單前三,北大更是以22項的壓倒性優勢高居榜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也均超過10項。

優青名單中,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以24項並列第1,還有

南京大學項目數超過20。北京大學19項則排至第4,上海交通大學與其並列。

從統計數據來看,"雙一流"名校是佔據了傑、優的大半壁江山,在人才方面還是佔據明顯優勢的。但近年來很多"雙非"院校的同樣也是發展迅猛,表現可圈可點

國家傑青名單中,77所高校,有15所是非"雙一流"院校,佔比19.5%;而優青名單中,116所高校,有35所非"雙一流",達到30.2%。從兩個名單的總項目數就可以看出,優青的門檻略低,但其含金量也足以說明問題。

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第二輪候選人單位

8月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公佈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共計有181位科學家入選;此前,中國工程院的第二輪有效候選人於6月6日確定並公佈,共222位科學家入選。

對於院士增選候選人,還並非最終名單。他們當中將僅有不超過80名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不超過71位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最終當選名單預計會在今年12月份公佈。)經過篩選之後,院士的工作單位統計排名肯定會有較大變動。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科研工作者的最高榮譽稱號,獲得者在相關領域一定是代表著頂尖水平並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每兩年增選一次,入選者最多不過80位,再加上院士大多年長,實在是一種珍稀資源。

小編單獨整理出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二輪候選人單位:

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這些候選人的單位,有77所"雙一流"高校,其中包括34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3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院院士增選第二輪候選均為15人,居全國高校之首;浙江大學兩院院士候選人共有11人,位居第3。

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均有超過5人的第二輪候選人。其中,北航以6位工程院第二輪候選院士排名高校第一;哈工大不愧是國防強校,當初有6人入圍工程院第一輪,如今有5人成功通過二輪篩選,入選比例極高。

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均有5人成為院士候選。這幾所都是實力超群、處世低調的實力之校。

北京科技大學4位院士候選,排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首,也是211高校之首。

咱們再看看"鶴立雞群"的那些非"雙一流"。首都醫科大學2位中科院院士候選人,1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強勢領先"雙非"高校;溫州醫科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表現也很搶眼。

其中還包括近幾年排名突飛猛進的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黑馬"無疑。可以想見,在未來的高校發展中,這些備受關注的"新秀",可能將會有更加驚人的成績。

人才的培養,歷來是高校重要的著力點。畢竟,有強大的人才資源傍身,總會"有恃無恐"一些,這就等於學科實力與科研力量有了更大的保障。隨著"雙非"院校的逐漸拔起,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雙一流"高校在面臨更大的競爭與挑戰,如何將人才培養工作更好地開展下去,是每一所高校需要好好考慮的。

(信息源自網絡)

關注"在言高校",get更多關於大學的原創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