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學生,忘記帶作業或者是沒做,違反紀律,罰錢,這種行為對嗎?

南漂之人


罰錢,還沒有聽說過,這又是什麼人要詆譭老師吧。

學生不帶作業,一定要有措施,否則這個學生就變成經常不寫作業的老油條,如果你孩子不是學霸級別的,那就管嚴點別總是混過去。這一件事混了,你的孩子以後什麼事都會混,最後一事無成。

老師一定要有措施,如果是不讓罰的孩子家長,你就不要罰。任其自然吧,國家這麼多人也不差一個不成材。對於那些有需求的家長,老師要嚴管,對得起人家的信任。


轉差教師


小學一年級學生,忘記帶作業或者是沒做,違反紀律,罰錢,這種行為對嗎?

當然不對了!

批評一下、罰站一下倒是可以理解,罰錢<strong>是幾個意思?

別說是學校的一些收費問題現在動輒就會觸碰雷區,你這老師還敢罰錢,這不是自己嫌自己工作的太舒服了,找點刺激嗎?

所以題主說的這事兒我真的不敢相信真的存在!

忘記寫作業或者沒做

作業不存在“忘記”一說!

沒做或者沒做完倒是有可能,比如自己偷懶,比如作業沒記全,比如記錯了作業什麼的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有些照顧學生比較到位的老師會把作業再發到群裡一遍,好讓家長監督孩子是否都完成了。

當然, 這種行為也讓一部分家長認為是給家長佈置作業的行為。

所以聰明的做法應該是提醒、教會學生如何記錄作業,當這個成為習慣之後也就不存在什麼問題。

扯遠了……

學生絕對不會“忘記”寫作業,實際上即便是在貪玩、再不願意寫作業的孩子在他們睡覺之前都會一直想著“我沒寫作業”這事兒以及可能第二天會帶來的一些列問題和他給自己設計的應對措施。

其實孩子也就是這麼一點一滴的開始拉開在學習上的差距的,如果老師、家長糾正的及時到位,孩子可能以後就不會動這個念頭了,反之當孩子習慣了這麼做之後,那麼以後再想好好學就是奢望了。

違反紀律是正常表現

<strong>說真的,在任何一所學校處於安全、紀律、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考慮對學生的各種紀律要求還是非常繁瑣的。

作為一年級的小朋友不能夠很快的適應並且嚴格遵守是非常正常的!

不同的老師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教育,

有的會“先禮後兵”,有的可能更喜歡直接強勢介入,你要說那種方式一定好,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所適應的有效方式也會不同。

但是畢竟老師是一個面對幾十個學生,根本不太可能同時採取多種方式來培養這些習慣。所以往往你會發現很多一年級的老師尤其是剛開學後的一段時間裡一些新老師的嗓子真的是經常性的就沙啞了。

但是批評歸批評教育歸教育,大家都能夠理解孩子嘛,總得有個適應的過程!

別說是一年級了,再往後直到大學好不好都會有各種違紀的學生,就算是走向社會了不也是如此?

所以對於孩子會違紀的本身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而各種處罰的目的實際上也就是希望孩子引起重視能夠儘快的改掉而已。

“罰錢”這事兒就很扯了!

我都不想評論了,因為動動腳指頭都知道合理不合理的問題有何值得討論的?

微信點個紅包都能夠被處分的時代,你還敢罰錢?

這不可笑是什麼?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忘記帶作業或者沒做?

這是沒寫作業的套路吧。不愛學習的孩子在應對老師檢查的時候套路多多,本文列舉比較常見的四條,其他的留給網友補充。

——書包掉進水溝裡了。

——妹妹把作業撕壞了。

——作業忘記帶學校了。

——作業沒做,媽媽把我狠揍了一頓,某某同學都看見了,可以證明 。

……以此推脫和逃避責任。

對於孩子的套路,老師識破後該如何處理,這要看老師的處理方式和水平了。老師處理的方式,決定孩子改正的效果和對學習的態度,也決定家長對老師的教育方式及師心的認可、肯定和支持與否。



這不,有老師被家長質疑了,發帖提問:一年級學生,忘記帶作業或者沒寫,違反紀律,罰錢,這種行為對嗎?

很明顯,孩子沒寫作業是不對的,但老師的處理的確不妥。

——中小學生這個群體,所有支配的經濟來源於父母家庭。老師對孩子罰錢,等於是對家長經濟制裁,這和端正孩子本身的學習態度沒有關係。孩子沒有掙錢辛苦的感觸,也不會心疼,從而不會改變努力學習的態度。所以,老師以罰錢代替教育懲戒,這不是隔靴撓癢嗎?對於教育又有什麼效果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78條規定:凡違反國家規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門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責任人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老師的這種罰錢處理,就是亂罰款,擾亂了學校的管理秩序不說,還容易引發更多的事端:

比如,罰款,可能會引起同學之間借錢、偷錢現象,從而發生摩擦,出現更多的班級管理問題。

比如,學生和家長不滿,造成家校矛盾,不利於家校共育工作的協調、深入開展。



怎樣處理不寫作業的孩子?寫這是家校共育的問題。

——家長要監管到位。孩子畢竟是孩子,做事丟三落四,有時貪玩忘了寫作業。這就需要家長的提醒和監管,培養孩子的時間分配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據多年的從教和育兒經驗證明,孩子完不成作業,與家長的疏於管理有直接的關係。

——老師識破孩子不寫作業的套路後,批評、鼓勵、說教等多重並舉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進行教育懲戒(但絕不能是肢體的鞭打、言語的辱罵、經濟的罰懲),並告訴他們,違反學校紀律必須付出代價。懲戒時要把握力度,比如罰站、罰打掃衛生、罰做體育運動的蹲起和俯臥撐之類,適可而止。



正確處理孩子不寫作業的套路,這應該也是家校共育中的內容。網友對處理孩子不寫作業的套路,從家長的角度,有什麼好的建議,評論區等你留言討論哦。


家校一線


小學生忘記帶作業或者沒做,違反紀律,罰錢,這種想象不知在哪所學校還有?如果哪個老師還在用這種方式管理班級和學生,那真該去學習了。



作為一個老師,制定班級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對學生們的影響是深遠的。這樣做有以下幾方面不妥。

首先,用罰錢的手段管理學生,讓學生樹立了錯誤的價值觀。如果違反規定了,交點罰款就可以免於其他責任。那學生們會不會認為錢是可以解決任何違規問題的,我只要交錢就好了。這樣他會不會就有錢是可以保護我不受懲罰的,只要有錢就能違規。老師想過這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嗎?


其次,罰款只會讓班裡的秩序和氛圍越來越差。小學生正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作業、守時、承擔責任、遵守規則等。老師卻用最能破壞孩子習慣養成的手段來管理,只會讓班裡紀律越來越差,風氣越來越不好。在這樣的班裡,孩子們能學好嗎?


現在的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教育。基本上像上學遲到、作業完不成也是少數現象。老師可以提前定好規則,比如,遲到、作業沒完成的,可以讓學生課後到辦公室說明原因並寫份檢查,同時和家長溝通。因為有時候遲到也可能是家長的原因。儘量做到處理完讓學生和家長配合。

最後,其實教育孩子的手段很多。老師還可以通過組織班會、開展好人好事榜、守紀律小明星等。讓優秀的學生介紹經驗等這些積極正面的榜樣能量來營造班級良好的氛圍。讓孩子們健康陽光快樂成長多好!


相信老師們都是科班出身,會有很多更好的辦法來教育孩子。

希望這種落後的用罰款管理孩子的現象只是個謠傳。

關注點贊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謝你🙏😊

如有不同想法,請留言。


家長教育說


至於一年級小學生不交作業,老師罰款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不過這樣的事情真的有嗎?本人還真沒遇到過,估計這樣的事情應該不會有,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現在沒有那麼傻的老師,其次,老師們都明白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還有《教育法》《教師法》在約束著老師,哪個老師會冒這個險呢?所以,這個罰款事情有待求證。

最後再說一句,如果你的孩子遇到哪個老師因為不寫作業,批評了他、通知家長、讓他必須把作業補上,你還是且行且珍惜吧,因為這樣的老師才是對孩子最負責任的老師。



愛心輔導媽媽



小學一年級學生,忘記帶作業或者沒做,違反紀律,老師可以適當懲戒,但是用罰錢的方式我覺得不合適。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老師用罰錢的方式顯然是不合適的。小學生自己沒有賺錢能力,老師罰學生的錢實際上都是家長交的錢。對於學生來說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倒是可以用罰抄作業,罰打掃衛生等方式,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老師要與家長及時溝通孩子學習情況,讓家長配合老師。家長也要支持老師對於孩子罰抄作業,打掃衛生等懲罰措施,這樣才能把學生的這些不良習慣改正過來。


l家有學童l


這很顯然是不對的,又是一種跟體罰學生一樣的高效但無腦的做法!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一年級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寫作業呢?

一、沒有養成寫作業的習慣。一年級學生從來沒有寫過作業,對作業沒有概念。甚至有的孩子不知道作業是什麼!更別說寫作業的習慣。

二、對學習沒有興趣。孩子覺得作業是老師跟家長安排的任務,充滿牴觸情緒。六七歲孩子正是好玩好動的年齡,突然讓他們去安靜的坐下來寫作業,孩子們感覺就像坐監牢一樣難受!

三、存在畏難情緒。雖然一年級內容非常簡單,但是對於孩子沒剛剛接觸來說,還是非常難的。很多孩子甚至養成了磨洋工的壞習慣!

對於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應該及時跟家長溝通,讓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如果對小孩子罰錢,他回家不敢跟家長說原因,又會造成孩子說謊騙錢的壞習慣。老師應該分析學生不寫作業的原因,研究對策。幫助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才是正確的做法!


跟我學生物


不對,因為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有零花錢,他們不想寫作業就會用交罰款去抵一次次作業。沒有錢的孩子,逼急了會用不正當手段去想法設法獲得金錢。如果老師安排班長或組長檢查作業,那些不寫作業的孩子還可能會賄賂他們,以通過檢查。孩子們不寫作業,只是學習態度不好,一味的罰款,容易讓純真的孩子變得人品不好,教育顧此失彼,因小失大。另外,強烈要求老師親自檢查並批改孩子們的作業,對不寫作業的孩子們採取嚴格的批評教育,並責令其把作業補寫完整。孩子們發現不按時完成作業,最終還是要補上的,而且還要受到嚴格批評,不如老老實實完成。另外,老師親自檢查作業批改作業,能及時發現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便於調整自己的教學方針。更重要的是,老師作業佈置越多,自己的批改任務就越重,無形中就會限制他們佈置的作業量,減少孩子們的作業負擔。


天使平凡


這位老師至少踩了兩個雷子,第一、小學一年級不允許佈置書面家庭作業,這是幾年前教育部明文規定的,教育部下文,就是行業法規,含糊不得。第二、用罰款的方式處理學生的違紀行為,是教育行業所嚴令禁止的。這不屬於教育行為不當的問題,而屬於教育行為違規的大問題,如果追究罰款的額度和款項的去向,更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違法行為,嚴重的會受到法律制裁的。

由此看來,這位教師真的要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了。中國是一個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社會,更甚者,教育是一個社會性窗口部門,在此工作、服務的每個人員都會受到行業的約束和社會的監督,不是你耍性子的家庭場所,一切的行為必須在規矩範圍內進行。如有教育、教學,甚至個人私生活的行為稍有不當,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事們,慎為啊!

對孩子的教育主要以教為主,面對孩子的錯誤要耐心地反覆說教,一蹴而就的教育手段是根本不存在的,更何況是小孩子,犯點錯誤是他們的家常便飯,太較真你會活得很累很累。我搞小學教育幾十年,什麼類型的孩子沒見過?什麼型號的家長沒遇過?以愛心對待每個孩子,以和為貴處理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不知我說的對不對?點贊、吐槽我都熱情接受。


草屋閒聊


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罰錢,這是不對的,當然,老師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孩子把作業完成,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如果這樣能達到老師的目的使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提高上去,過一段時間老師有把罰款退還給家長,這樣做還是可以的。假如把罰款放進自己的腰包,那麼這樣做就不好了,就丟失了,做老師的品德。

為了把孩子的學習的成績搞上去,作為老師還是不要以罰錢為目的,可以想一想別的辦法,比如說,讓孩子去打掃衛生,讓孩子抄作業,讓孩子背誦課文等。孩子們還小,沒有賺錢的能力,他們對錢的意識還不高,總體來說,我認為這樣效果會不大。只能說是孩子回家,給家長要錢,家長下一次督促孩子把作業完成。

老師,教育孩子,只所以為“教育",應先教孩子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培育孩子知道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先教後育,老師要想辦法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孩子們有了興趣,樂於學習,愛好學習了,那麼作業,他也會很輕鬆的完成。

老師要和家長經常的溝通,讓家長監督和督促孩子及時的完成作業,因為孩子們還小,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低。孩子在老師和家長雙方的努力下,一定會更好地完成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