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享譽美國物理界,本該與鄧稼先齊名,最後卻甘願隱姓埋名30年

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下了兩顆分別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當時不僅是逼得日本宣佈投降,這兩次爆炸也轟動了全世界,讓人們看到了原子彈的威力,一顆原子彈足以毀掉一座城市。人們對於這個新式武器是又愛又怕,愛它是因為有這麼一顆原子彈,就不會被別的國家欺負,怕他是因為它毀天滅地的能力,恐怕多來幾顆世界都會毀滅了。

她曾享譽美國物理界,本該與鄧稼先齊名,最後卻甘願隱姓埋名30年

前蘇聯緊隨美國的腳步,也研製出了原子彈。新中國成立之後意識到研製出原子彈才能不怕別的國家的威脅,於是在1956年的時候,大部分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衝突破美國的重重阻撓,回到中國,就為了為祖國核武器發展出一份力。這其中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錢學森等科學家,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女物理學家王承書。她的研究曾轟動世界,本該與鄧稼先等中國的核物理學家齊名,但是為了祖國她甘願隱姓埋名30年,直至去世。

她曾享譽美國物理界,本該與鄧稼先齊名,最後卻甘願隱姓埋名30年

王承書於1912年一個上海富裕家庭,之後全家遷到北京。當時中華民國已經建立,國民的思想已經開放多了。所以家境殷實她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比當時很多女孩子都要幸運了已經。她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逐漸對物理產生了興趣。她十八歲的時候考上了燕京大學物理系,四年之後獲得學士學位,1936年又考取了燕京大學物理系的碩士學位,並且留校任教,擔任學校的物理系助教。

她曾享譽美國物理界,本該與鄧稼先齊名,最後卻甘願隱姓埋名30年

其實在這個時候,德國物理學家已經研製出了原子彈的重要原料,重水,但這時中國還在打仗,國家還不安定。王承書堅信研究核能物理能救國,於是在1941年的時候,她申請並通過了美國巴爾博獎學金基金會,之後到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這裡,王承書的眼界更加開闊了,她是從當時美國的著名物理學家烏輪貝克,並與他合作 發表了許多動力學方面的重要論文,一時轟動了美國的物理學界。

她曾享譽美國物理界,本該與鄧稼先齊名,最後卻甘願隱姓埋名30年

1944年,王承書獲得密歇根大學物理博士學位之後,繼續從事博士後工作。在這期間,她曾擔任美國母校的副研究員和研究員,還曾兩度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工作,在這裡他認識了許多當時研究原子彈核武器的專家。在1956年當得知祖國要研究核武器而缺少這方面的人才的時候,王承書與其他愛國科學家一樣,都毅然回到祖國參加祖國的核武器事業。

她曾享譽美國物理界,本該與鄧稼先齊名,最後卻甘願隱姓埋名30年

當時錢三強曾對她說,接受這份工作就代表你要隱姓埋名,放棄你在美國的所有榮譽,而且國內的研究條件很是艱苦,你願意接受嗎?王承書毫不猶豫的回答願意。之後王承書不僅為中國鈾同位素分離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而且還帶出了一支理論研究團隊。

她曾享譽美國物理界,本該與鄧稼先齊名,最後卻甘願隱姓埋名30年

王承書將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當時回國時的承諾,不僅幫助祖國研製出核武器,還甘願隱姓埋名30年,直到去世人們才知道這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老太太竟然是研究核武器的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