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個老兵

你吃過地瓜粥嗎?

你相信有人因為吃怕了地瓜粥,渴望能吃上一碗米飯最後上了戰場嗎?

我相信!

因為我身邊就有一位。

阿全出生於1960年,很小的時候他爹就不在了,阿全的娘在他15歲那年也去世了,阿全就這樣成了孤兒。好在阿全還有個已成家的大哥,此後就跟著哥嫂一起生活。70年代的農村人苦著呀,國家還沒實行包產到戶,農民的糧食總是不夠分,那時候能吃上一碗地瓜粥已是不錯。可這山珍海味天天吃也會吃不下,更何況這是粗茶淡飯,餓壞了的人就會想著改變。

18歲那年,趕上國家在徵兵,阿全聽說當了兵就能吃上米飯了,潔白如玉的米飯、香噴噴的米飯對這個從小餓到大的少年來說吸引力太大了,毫不誇張地說,他最初就是為了碗米飯入伍的。

順利通過徵兵體檢後,阿全胸前掛上大紅花,在村裡人敲鑼打鼓的歡呼聲中成為了軍人。從村裡坐牛車到鎮上公社,轉公共汽車到碼頭,轉輪船到黃埔港,再轉火車到廣西。阿全坐上的火車是從北方南下的載牲畜的車,可想而知當時車廂裡的味兒肯定很刺鼻。下了火車確實吃上第一碗米飯,但人擠人的狀態下,這餐飯吃得不暢快。

進入新兵營後,阿全成了被照顧的小兵,一來他的年齡最小,二來他是連隊裡唯一一個不會說普通話的人。村裡出來的人兒,從沒見過大場面,打小沒出過遠門沒見過外地人,更別提什麼說普通話了。那會對越自衛反擊戰正戰事吃緊,連隊里加強了訓練,為了溝通,連隊裡申請調來一個老兵充當了阿全與指導員之間的翻譯。

這少年雖是沒見過大場面,但打小就是村裡有名的放牛娃,放牛那會為了消磨時間,幾個小夥伴一起逗鳥打野雞的事幹得可不少,好傢伙,這一來二去練就了他瞄準和射擊的好本領。在第一次練習射擊時,排長讓所有人趴下,準備練習射擊,第一槍目標是300米。不懂普通話的阿全根本沒搞明白命令,認準一聲“開始”就激動地把所有的彈都打出去了,排長過來對他一頓呵斥。這一失誤也顯現了他的本事,30發中了27發,阿全訓練了47天就上了戰場。

戰場上那就是真刀真槍的事了,可能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可能因為他本身是個孤兒無牽無掛,阿全在戰場上那是真拼命,衝在前線,跟著部隊翻過一座又一座山頭,只是偶爾身上掛點彩。村裡一直在傳說,阿全上戰場時,周圍有兩個鬼魂在保護他,一個是他爹一個是他娘,對於這種謠傳阿全從來都是笑笑不作解釋。

戰爭勝利後,活著的人兒將犧牲的戰友的屍體帶回祖國安葬。阿全說,有的戰友缺了腿,有的缺了腳,有的連頭的沒了,只能從胸前口袋裡的標誌來判斷身份,他們是新一代最可愛的人兒。

現今,活著的人兒還會定期回去看看躺著的人兒。

退伍回來後,阿全在碼頭當過搬磚工,開過拖拉機,後來又養了豬……

活著的人兒都在繼續堅強地活下去,因為那代表著希望。

【故事】一個老兵

謹以此文向所有最可愛的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