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來回移動地方,會對它有影響嗎?該怎麼避免?

手機用戶21629783336


杜鵑花對溼度依賴嚴重,因此如果盆栽的杜鵑,來回搬動的話,儘量不要環境差距過大,比如很多大棚養護的杜鵑,看起來生機盎然,但是買回家很快黑葉、落花,除了養護不當之外,家庭環境和大棚環境差異過大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大棚往往溫度、溼度、光照都很好,是杜鵑最適宜的生長環境,而家庭環境光照差、乾燥、光照少,所以杜鵑在巨大差異的環境切換,是很容易造成應激的,一般不太好養的花卉都有類似的問題,比如蟹爪蘭如果環境變化太大,很可能一夜之間花苞全部落完。

下圖我養的藍櫻杜鵑。

其次如果杜鵑地栽、盆栽來回切換,也是對根系發育不好的,但是也沒必要把這種事情看的太過嚴重,我看到很多人說什麼“你花種不好,就是你手賤”“你月季扦插不活,就是手賤”這類的話,一股厭煩之氣就油然而生!其實杜鵑移栽成活率是很高的,一般我們買的地栽杜鵑,將土球稍微清理一下,保留一點護心土,栽種以後,給與適當的散射光,土壤保持溼潤透氣、不要積水,一般7-10天就能很快恢復,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嚇人,甚至來說,我非常推薦花友嘗試一些看似危險的花卉操作,比如裸根換盆、洗根之類的,這樣才能體會到花卉養護的難度,沒有挑戰也就永遠觀察不到花卉養護的本質,所以不要完全聽信大神的言論,自己嘗試觀察才能獲得更多實際的經驗,這點對種花非常重要!!!要知道我以前種花,搞出來很多創新,被國內很多大神不屑一顧,但是後來被很多花友證明是對的。

當然來說我們買的盆栽花卉,移栽的時候,如果土球不散,即便滿頭花苞的杜鵑,仍然可以換盆,但是換盆的時候不建議修根,那樣會影響花苞的發育,一般來說更換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盆即可(不建議一下子換的花盆過大),最好還是開花後換盆,那樣更好。

說白了,杜鵑來回移動,第一不建議環境差異過大,否則杜鵑會有不適應,最好給杜鵑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第二移栽杜鵑,要給與一個緩慢期,讓根系慢慢發育服盆就好了,第三花期的杜鵑,還是儘量保持環境穩定,否則可能影響開花質量。下圖的百合杜鵑,我就是滿頭花苞的時候換的盆,完全不影響開花。


書香庭院的玉痕


杜鵑花來回移動地方,會對它有影響嗎?該怎麼避免?

盆栽杜鵑花移動地方,可以隨心所動,只要在搬動過程中,小心注意一下,不要把花盆砸破和植株折斷損傷以及破壞根系就行。頻繁移動,只要保證杜鵑花安全,是不受任何影響的。盆栽杜鵑花經常移動,可以改變方位,對植株均衡接受光照是非常有利的。

若是在露地栽種的杜鵑花,不能經常移栽。因為,杜鵑花根系的鬚根和主側根都非常脆弱,一動就會斷根,特別是鬚根最容易損壞折斷。杜鵑花移栽最佳時機是冬春之交或早春時候。挖起杜鵑花苗時,一定要蔸部帶土球,保護絕大部分的根系避免受到損傷。杜鵑花移動栽種,在一年之內只能在初春時候移栽一次,否則,非常難定植成活的。移栽後杜鵑花,要在一個月內保護土壤溼潤,有利於快速生根成活。

總之,杜鵑花不管盆栽還是露天栽種,一年之內換土和移栽只能在早春前後進行,其它時候在沒有使用植物生長調節的情況下,不能移栽,否則難於成活,成活率非常低。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品種繁多,花色各樣。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嬌豔動人,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血紅、杏紅、雪青、白色、淡白等,花色繁茂豔麗。



家庭養護杜鵑花一般採用盆栽和地栽的方式。盆栽更容易養護,可以根據花盆的樣式修剪杜鵑花株形,極端天氣可以隨意挪動位置。但是需要注意水分和養分的補充,養護難度較大。地栽杜鵑花則不需要經常澆水或者施肥,地下資源足夠它根系生長吸收,不足是不能在極端天氣下搬進室內,容易遭受雨雪大風的摧殘。



盆栽杜鵑花的位置一般來說不要經常挪動,因為在那個位置它已經習慣了陽光、溫度和空氣溼度,新陳代謝已經適合了某種模式,若搬進另一個地方又要重新適應,重新在那個環境下生長。而且隨意挪動位置,陽光的照射的方向和強度會有所變化,不利於葉片的光合作用,經常性的折騰對杜鵑花生長和開花是不利的。建議每隔二個月轉一下花盆即可,讓背面曬不到陽光的一面朝陽,這樣有助於均衡葉片的養分獲得,讓株形平衡生長,利於美觀。地栽的杜鵑花則不存在挪盆的問題,正常澆水施肥,定期修剪即可。

我是繼往科來,如果你也喜歡養花養多肉,麻煩關注一下我,我們一起交流養護經驗,共同進步,謝謝!


繼往科來多肉園藝


杜鵑屬淺根系植物,無主根,鬚根細而纖弱。主要分佈在盆土中上部,“不易扎入深層,而是橫生”。這麼明顯的無主根固定的弱根花卉,豈可隨意經常搬動?你若覺得你的杜鵑長的太好,想讓其成柴,你可任性地來回移動,“舊花不死,新花難來”啊!



任何花卉經常換環境都有一個“緩盆期”,又稱環境應變適應調整期。如盆栽茶花、蟹爪蘭這倆種,你動一次盆,花會落一地抗議。這麼講你應明白了吧?


不要總把花移來移去。嚴格來講:植物適應環境靠根系對固定環境下的“溫度、溼度、及通風流暢度”進行利於生長的養份“適長分配”。你挪動一個地方比如臥室到陽臺,溫度、通風因素就會發生變化,根系會依據突變環境而“暫停”正處於有利生長的養份供應,重新根據新環境作出適配,而這個階斷需要一個7~I5天左右的過程。會對生長不利。


杜鵑生長過程中,均需半陰散光環境。這是其蠟質薄葉經不起強光直射原因。春、冬可南陽臺接受光照。夏、秋北陽臺為主。

蒔養杜鵑關鍵是空氣溼度與澆水,通風必跟上。我已發佈多篇杜鵑養護文章,此文不再重複。


閉花落雨


有的花卉是既可以在家庭盆栽養護,也可以在室外露地栽植,比如杜鵑花,它又名映山紅,開花紅紅火火,一般室外的或者室內盆栽的都是不建議經常來回移動,因為這樣不利於杜鵑花的生長,和小環境的適應。



室外大田栽種的杜鵑,經常挖出移動又重新栽種,就會出現每次挖出傷根系的情況,每次栽種後有一個緩苗期,會出現杜鵑花死亡的情況的概率就會增大。所以不建議室外露地栽種杜鵑花經常移栽。



室內盆栽的杜鵑花,比如放在北陽臺的杜鵑花適應了陽光和溫度後,我們突然又移到客廳電視櫃上養護,這兩個地方的光照、溫度和通風都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杜鵑花的根系都集中在土壤表層,加之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可能傷到枝葉和根,不利杜鵑花的生長,也有可能造成杜鵑花的枯萎或者落葉死亡。



以上就是我個人認為杜鵑花不能經常自動的原因和看法。


濤子說說


盆景杜鵑可以移動地方。

移動時必須注意的幾個事項。

①移動要小心,切勿動搖到植株根系,以影響根系健康;

②移動要小心,切勿打爛花盆,導致換土影響根系正常健康生長;

③移動時要放置在光線好、通風好的地方;

④移動時切勿打亂你之前的澆水管理,因澆水過多而出現問題;

⑤天氣轉暖,不澆水期間,可通過噴霧增加溼度,水中可適當加點磷酸二氫鉀噴霧延長花期;

⑥移動時要注意陽光,要轉動以免長偏;


李花匠園藝


來回移動地方是什麼意思?天天將花盆搬過去搬過去?只要小心點,會有什麼影響?如果是需要多次從花房裡搬到客廳,找個帶輪子的底座也不難吧?

如果是說頻繁換土,我相信沒人會這樣做,太傷根。

至於隔個階段轉動朝向,應當可以。畢竟植物有趨光性,如果總是一面朝陽,會長偏。當然,不換方向會長得更茂盛,順其自然當然舒適,但花形就偏了。


Jack81209400690


杜鵑屬於弱根系花卉,因其毛細根對水,肥,環境等因素比較敏感。喜歡溼潤,涼爽的環境。不建議環境切換巨大,最好固定在一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