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10大特色美食

1、蝦醬片片

蝦醬片片,地道膠東美食,好這口的特愛它了,片片就是餅子。蝦醬加入雞蛋、蔥花翻炒出鍋,那叫一個鮮。片片則是用新下的玉米麵做成餅子狀,貼在大鍋上。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2、炒肉拉皮

炒肉拉皮不同於東北的大拉皮,同樣是用綠豆粉做成的拉皮鋪於碗底,將炒好的黃瓜絲、裡脊絲覆於其上,最後以辣椒油、醋、麻汁等調料攪拌即成。老黃縣的炒肉拉皮尤以北馬“黃瓜”家做的地道。傳說“四黃瓜”在切黃瓜的墩上,鋪一層紗布,上面放黃瓜,切出的黃瓜絲細勻且不相連,下面的紗布卻絲毫沒有刀痕。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3、豬蹄凍

這個也是過年的必備吃食,過年打凍是每家每戶的重要工程。走親戚的時候,幾乎每家的桌子上都有一盤烏亮剔透的凍。做的好的就會非常自豪的說,來,嚐嚐俺家的凍。 老黃縣打凍材料豐富,要有豬蹄,公雞,排骨之類。放在大鍋裡燉一下午,各種肉類裡的膠質全部化入湯中。打出的凍烏黑剔透,又亮又結實。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4、花椒醬

花椒醬用的是鮮花椒、五花肉、麵醬、黃瓜。吃法:就著花椒醬吃饅頭,用花椒醬拌過水麵,嘴饞的話當零食吃也行啊。雖然平時討厭花椒,但這個麻麻的香香的,真的是美味。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5、瓤兒餅

瓤兒餅是龍口本地土話叫法,實際就是千層餅或手抓餅,雖然這名字不洋氣,但是我也這麼叫。燙麵加油烙成,多層。諺雲“瓤兒餅炒雞蛋,先生吃學生看”。據說絕招是半燙麵半冷水面,突出揉麵功夫,出鍋後用刀切開,白氣散處現出層來,分外誘人。不過我更喜歡喝著土城羊湯吃著瓤兒餅。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6、鮁魚餃子

俗話說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黃縣人稱餃子為“餶兒”,而餶兒尤其以鮁魚餡兒最為鮮美。鮁魚去掉皮,兩面片下肉來,和著些許肥肉剁成肉糜,加入蔥姜韭菜調餡。鮁魚水餃要包的扁扁的,吃起來很滑,很鮮。想象一下半個手掌大的魚餃子,吃著能有多滿足!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7、黃縣肉盒

黃縣肉盒是山東龍口著名的民間小吃,相傳已有三百年曆史,其餡料鮮嫩,湯汁豐厚,食之令人回味不絕。蔥薑末,和海米,加入肉餡,再像包餃子一樣,包成菊花頂的小包子形狀,小火慢慢煎至全熟。包的麵糰也不是平常的,食用豬油調的麵糰,讓肉盒更酥。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8、北馬槓頭火燒

最有名的當屬槓子頭火燒。其特點是面硬,徒手操作大是不易,須用一根擀麵杖似的槓子,一端固定在牆上,利用槓桿原理將身體的重量加倍來揉麵。有的甚至被千里迢迢捎到新加坡、韓國和日本,異國他鄉的黃縣遊子吃著地道的北馬火燒,大概可以聊慰思鄉之情吧。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9、面魚兒

相比於油條的“單薄”,我更喜歡家鄉面魚兒的“實惠“。一口咬下去不似油條的“空”,而是“滿口”,有“內容”,因為接觸油的比例減少,所以油膩感也相對小一些。

先打酵子:過去用老面,現在只能用酵母了。即用較多的溫水加入半袋酵母,加入較少的面(差不多像打漿糊的稠度),蓋上蓋子,大約1-2小時,依發起來了為準。(但發的太大了,面魚吃起來不筋道,反倒吃油太多,不利健康)。備有少量蘇打水,具體放多少蘇打自己慢慢實踐吧。將蘇打水加入到酵子裡,和勻後,開始加入麵粉。基本和成和炸油條的面差不多。即面從盆裡抻起來不易斷裂為準,放在一邊醒上10-20分鐘左右。就可以炸了。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10、龍口粉絲

主要用於吃火鍋、涼拌菜和做點心,舊時算高檔食品,普通百姓吃粉條,原料是地瓜的,比粉絲粗,還有一種扁的,叫寬粉。現在的粉絲純用綠豆的不多了,原料混豌豆還算好的,次的用地瓜粉,用玉米澱粉的最次。

龍口粉絲絲條細勻,潔白透亮,富有韌性,口感滑爽,久煮不糊,營養豐富,食用方便,是家庭及飲食熱烹、冷拌之佳品。

龍口10大特色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