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監不允許識字,為什麼又能宣讀聖旨?

星151226


宦官不得干政!宦官不得識字!宦官無權宣讀聖旨!

我們在電視劇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個情節,皇帝大喊一聲:“擬旨!”然後身邊的大臣或宦官就拿出一張空白聖旨,皇上一邊說大臣或宦官一邊寫聖旨,寫好後遞給皇帝看一眼,覺得沒問題直接蓋印就直接給太監去宣讀。

何等的兒戲!其實這些都是沒文化的導演和編劇意淫瞎編的!所以才會出現這種邏輯無法自恰的情況。

實際情況是古代皇帝是沒有權利擬聖旨的!

您沒有看錯!中國古代從很早開始,擬旨的權利就已經被從皇權中剝離出來了,秦漢時期由丞相代替,正因為丞相有此權利,所以一度對皇權構成威脅,如趙高聯合丞相李斯假傳遺詔。

所以西漢後期,丞相制度就已經被實際取消了,改有尚書令代替。再到隋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分化了丞相的權利,其基本結構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以唐朝為例,首先需要由中書省的中書舍人們針對某事擬出聖旨初稿,然後交由中書令選擇並將以修改潤色,完成後上交皇帝。

如果皇帝覺得滿意,就會加蓋印章,如果不同意就會用紅筆在空白處留下意見駁回中書省,在繼續進行修改,重複以上步驟。

對於蓋章同意的聖旨,會下發到門下省,審核蓋章,如果門下省覺得內容不行就會被駁回,就算皇帝同意了也沒用。沒有門下省的蓋章,這就是非法聖旨。所以此時的聖旨開頭都是“門下”二字,明朝才出現“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對於通過的聖旨門下省就會安排下發頒佈給尚書省,由尚書省根據內容領導六部安排實際執行。

如果有要外出宣讀的聖旨,也絕不會找太監,古代翰林院有一個官職叫“翰林承旨”就是專門做這份工作的。且宣讀過程也有一套嚴格的程序,會提前通知到接旨人,選擇吉時高搭綵棚,焚香沐浴,擺下香案迎接聖旨。

且實際聖旨最短的也有2米,聖旨還有5米長的,不是一個人可以宣讀的,一般需要好幾個人在前面打開,宣讀人站在後面讀旨。絕不會出現影視劇中一個太監拿著手裡讀的情況。

當然也許會有鋼筋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比如明朝太監的權利就非常的大,讀聖旨也是有可能的。的確明朝的時候宦官地位得到了提升,朱瞻基甚至還設立學堂供宦官讀書。

但是明朝的太監的權利終究還是來自於皇帝,主要是皇帝的駁回和蓋章之權,所以明朝太監地位最高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握蓋章權,其次是秉筆太監,就是代替皇帝批紅擬寫意見。但如果涉及到擬旨和頒旨就是內閣的勢力範圍,所以馮保需要和張居正聯合才能把持朝政,如果敢直接去宣讀聖旨,會被勇猛的文官們直接撕碎。


潘不安講究史


現在我沒看到古裝劇,宣讀皇帝聖旨的往往都是太監,或者極少數的欽差大臣。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分析一下:

第一個誤區:皇帝的聖旨都是由翰林院擬定,然後有皇帝審閱,蓋上皇帝御璽,就成為了聖旨,而去宣讀聖旨的人,一般也是翰林院的大臣,被稱為“欽差”,而不是太監。因為古裝劇的戲劇性,又要抓主要歷史節點,而把這一環節進行縮減改編,慢慢形成一種共識,類似於古裝劇菜市上賣豬肉的都是大胖子一樣,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個誤區:古裝歷史劇,一般都是演藝皇宮裡面的事情,所以我們接觸到的也是上層的太監,其實“太監”是朝廷四品大官員,歷史上明朝宦官達到了頂峰號稱10萬宦官,能被稱為太監的不到50人,所以皇帝的貼身太監基本上都是有文化的,但是到明朝末年,太監權力越發不可收拾,插手財政等大權,“太監”這個稱呼,慢慢的變化了,到了清朝時期,太監就是泛指宦官了,加之現代古裝劇怎樣稱呼,所以就把宦官統稱為太監了。

第3個誤區:歷史上,朱元璋規定太監不得識字,朱元璋是一個勤奮的皇帝,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有記載說,朱元璋每天工作要在大概14個小時,這不是一般可以承受的。到了朱棣繼位時,朱棣就讓自己的兒子朱熾,管理朝務,朱熾是一位明君,死後被追為“仁”,他在位時,太監不僅可以認字,還專門成立學堂,教育太監識字,所以說太監不識字,只是在朱元璋短暫的時期。其他的時候並沒有以法令的形式頒佈。

第四,在古代,也有少數的時候是太監宣讀聖旨,這個不可否認,但極大多數是翰林院的大臣進行宣讀。太監大多數可傳遞妃嬪的口諭,然而口諭和識字無關緊要,更和朝務掛不上鉤,大多侷限於後宮。

這就是我的見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觀點,我們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蚜蟲掉牙


古代是否允許太監有文化,主要還是看當時的政府政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規定和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在明代以前,似乎沒有專門的這種規定。不過,宦官本身並不是一個光彩的職業,所以大都出身下層。因此文化水準普遍不高。

明代初年的時候,朱元璋為了防止宦官專權,所以下令不招募有文化的人當太監。而隨著他的兒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在這個過程當中,宦官出了不少力,因此從永樂朝開始明代就有了重用宦官的習氣。所以,這條措施當然也就形同虛設。明代中後期因為宦官權力太大,因此有一些考取功名無望的讀書人乾脆選擇淨身入宮,將其作為另一條參與政治的道路。

清代的時候,為了防止宦官專權,所以一般不招募有文化的人做太監。這一點倒是繼承了朱元璋的傳統。此外,清代還對太監的出行範圍有嚴格的規定。沒有許可,不得隨意離開皇宮。沒有皇帝的許可,不得離開北京。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宦官外出,假借皇帝權威搜刮地方。

至於宣讀聖旨,其實並不是宦官的工作。宦官主要承擔的是管理皇宮日常事務,尤其是承擔各種雜務的工作。因此和宣讀聖旨的關係並不大。明代的時候,因為皇帝將宦官作為平衡朝臣的主要政治力量,所以給予了宦官很多特權。但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普遍。


zyb38537240


首先,在大多數時期,太監因為業務需要,是必須識字。

在西漢先秦之前,宦官並非都是“閹人”。到東漢時,才規定只能閹人才能出任宦官。而此時,宦官還不叫“太監”。而是叫做:宦官、內官、內侍、中官、中涓、中貴人,等等。

太監本來是一個官名,始於唐朝。唐高宗時,用宦官出任中御府的“太監”“少監”等職位。此時,只有級別高的宦官,才能被稱為“太監”。明朝時,內廷有十二監,主官均稱太監,主官以下叫宦官。清朝時,宦官與太監成了同義詞。

東漢時,宦官出任中常侍一職,負責傳達詔令,掌理文書。此時,肯定是識字的,不識字的幹不了這個活。

在唐朝時期設內侍省,宦官負責傳達詔旨,掌管宮內的簿冊、門衛、病喪、倉庫供應等事項。此時,宦官是識字的。太監是高級宦官,更是識字的。唐中後期,宦官干政,出現很多權傾朝野的大太監。例如:李輔國、楊思勖、高力士、仇士良,等等。

在北齊時期,還有一個“宮教博士”的官職,由太監出任,專門教宮女經、史、莊老、書法、棋藝等等技藝。

宋朝的太監不僅識字,還經常出去監軍。例如:童貫,不僅監軍,還出使過契丹。

到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為了打壓太監,規定宦官不得識字,還把太監的級別降低了。但是,朱棣很喜歡太監,他能打進南京,就是太監向他透露的消息。所以,朱棣重用太監,還讓太監出任監軍,掌管東廠。宣宗朱瞻基上臺以後,在宮內設內書堂,令學官教授小太監識字。自此以後,明朝開始出現掌印太監,秉筆太監,等,必須有文化的太監才能擔任的官職。

《明史》記載:(太監)通文墨,曉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

明朝的大太監王振,是舉人出身,也算是滿腹經綸。

清朝時,太監也是允許識字的。慈禧身邊的大太監安德海,知書能文,通《論語》、《孟子》諸經。而李蓮英不僅識字,而且在書法上還很有造詣。

其次,既然太監識字,宣讀聖旨是沒有問題的。

在古代,很多時候是可以由太監去宣讀聖旨的。例如,東漢時,宦官就有“傳達詔令”這一項職責。

漢朝以後,一般是由“中書舍人”掌傳宣詔命。唐朝也是,由中書舍人起草詔令和宣旨。

不過,皇帝也會制定專門的“欽差大臣”宣旨,也可以是太監。例如,明清時期,在京大臣的奏摺、表章若獲准,需要自己按照規定到禮部朝房聽候宣旨。此時,由禮部儀制司主事負責宣旨。

如果,是在外地,皇帝會欽點官員或者太監去宣旨。例如,外地官員受處罰,就需要欽差大臣上門宣旨了。當然,如果是國家政令一類的旨意,可以直接通過驛站詔告天下。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皇帝的聖旨都是由翰林院擬定,然後交由皇帝審閱,如同意則皇帝御璽,否則會用紅筆在空白處留下意見駁回翰林院,在繼續進行修改,重複以上環節。聖旨會下發到門下省,審核蓋章,如果門下省認為存在問題就會被駁回,就算皇帝同意了照樣不好使。所以此時的聖旨開頭都是“門下”二字,明朝才出現“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翰林院設“翰林承旨”專門負責宣旨工作,實際聖旨最短的也有2米,聖旨還有5米長的,不象電視劇上由一人宣讀,而是按嚴格流程,選擇吉時高搭綵棚,焚香沐浴,擺下香案跪接聖旨,一般需要好幾個人在前面打開,宣讀人站在後面讀旨。

在西漢先秦之前,宦官並非都是“閹人”,東漢開始才只有閹人能出任宦官,並稱之為“宦官、內官、內侍、中官、中涓、中貴人等等而非叫“太監”。

太監本來是一個官名,始於唐朝。唐高宗時,用宦官出任中御府的“太監”、“少監”等職位。明朝時,內廷有十二監,主官均稱太監,主官以下叫宦官。明朝宦官達到了頂峰號稱10萬宦官,能被稱為太監的不到50人,到明朝末年太監權力越發不可收拾,“太監”這個稱呼才擴大化,到清朝時太監泛指宦官了。

在唐朝時期太監是高級宦官,更是識字的。唐中後期,宦官干政,出現很多李輔國、高力士、仇士良等權傾朝野的大太監。

宋朝的太監不僅識字,還經常出去監軍,童貫,不僅監軍,還出使過契丹。

到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是一個勤奮的皇帝,事無鉅細,事必躬親,規定宦官不得識字,還把太監的級別降低了。宣宗朱瞻基上臺以後,在宮內設內書堂,令學官教授小太監識字。自此以後,明朝開始出現掌印太監,秉筆太監,等,必須有文化的太監才能擔任的官職。所以說太監不識字,只是在朱元璋短暫的時期。其他的時候並沒有以法令的形式頒佈。

清朝時,太監也是識字的。慈禧身邊的大太監安德海,知書能文,通《論語》、《孟子》諸經,而李蓮英不僅識字,而且在書法上還很有造詣。


美麗青春您真痘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雖然太監缺“鳥”,但不得不說各太監的素質和水平並不在一條線上,有的太監犯奸、有的太監梳頭好、有的太監會說話,總而言之凡事能在常人中脫穎而出都是有些本事的人,本事不也有正和邪之分嗎!(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就說太監讀聖旨這件事,其實更多的讀友對於太監讀聖旨肯定不陌生,甚至還由此衍生出了一個笑話,那就是讀聖旨的都是太監,凡是拿聖旨喳呼人的,那不就是弄巧成拙偷雞不成蝕把米嘛,把自己說成了太監。

但是話說回來這事情也很讓人奇怪,入宮做太監的人,普遍來說家境並不好,別說讀書,就是吃飯都成問題,因此斷不可能生出讀書人這麼不切實際的人物,這顯然與太監讀聖旨的行為矛盾,他們讀書識字的能力哪裡來的呢?


說實話人不管幹什麼事情童子功固然重要,也就是小時候的家庭薰陶或者說小時候在某些方面的努力,對於一個人後來的發展中往往會發揮蝴蝶效應,產生巨大的推動力,這些太監們的童子功被廢了。

但不得不說還是會有一些太監在入宮後為了出人頭地加緊修煉,更不排除一些人天賦異稟,就真的通過日常的點點滴滴掌握了讀書識字的能力,更會有一些皇帝身邊的太監得到皇帝的青睞,獲得宣讀聖旨的權力。

其實讓這些太監宣讀聖旨也有好處在裡面,那就是這些太監不管讀多少太監,都不可能帶來身份的變化,這就避免了一些完犢子的大臣因為讀聖旨掌握了核心機密,恃寵而驕搞事情!


歷史三日談


這個其實不用操心,宣讀聖旨的人,肯定是識字的。

1.宣讀的人不一定是太監

太監平日帶帶皇帝的口諭沒什麼問題,讓他宣讀聖旨,真的是超乎他的本職工作了。

宣讀聖旨的常規流程就是:

聖旨起草完後,皇帝指定合意的人選,去宣讀聖旨。這個大有欽差的意思。如果沒有指定宣讀的人選的話,一般由起草聖旨的翰林院負責宣讀。

這個合意的人選,往往是朝中的大臣,並不是太監。這類情況,當然不用擔心不認識聖旨上的字。

但是有的皇帝身邊的太監,和皇帝關係比較親密,相當於皇帝的助理。那皇帝有時候也會指定他去讀聖旨。

那又回到了題主的問題,如果這個太監不識字怎麼辦呢?

2.宣讀聖旨的太監,也是有一定文化的

規定太監不允許識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但是即使在朱元璋時期,高級太監,也是絕對識字的。因為明朝太監最有權力的司禮監的前身,是典禮紀察司。

而典禮紀察司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職責,也被司禮監繼承過去了——記錄御前文字。

所以說,太監不識字的規定,還是用在低級太監身上。

到了朱棣,朱高熾的時候,太監的地位又明顯提高。甚至能擔任一些重要的職位了。明宣宗的時期,對太監的使用越發的頻繁。為了用起來更順手,還在宮裡面開辦內學堂,由翰林官教授,培養太監的文化知識。

能宣讀聖旨的太監,本質上就相當於皇帝的助理,絕對屬於高級太監。這種類型的,你認為他會不識字?

PS:魏忠賢是個例外,不過太太會鑽營了,在天啟還是皇孫的時候,就巴結上了他的生母和乳母。後來在客氏的大力推薦下,得以入司禮監。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首先需要搞懂一個概念:宣讀聖旨的,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太監的職責!也就是說,宣讀聖旨的人一般不是太監。

1.宦官的本職工作是服侍後宮大內

太監最早的工作,主要是服侍後宮,幹那些婢女不能及的粗重活。只有個別太監,可以作為皇帝的近臣。

2.很多朝代,部分太監還有有一定文化的

除個別朝代明確不許太監識字外,基本上很多皇帝、儲君身邊的太監或多或少還是有一點文化的。

3.在明朝以前,宣聖旨的基本上是朝廷官員,聖旨格式也是五花八門的,明朝之後固定格式。

4.不要把影視劇當做歷史!

不要把影視劇當做歷史!

不要把影視劇當做歷史!

重要的說三遍!


志軍翔宇


第一 誰告訴你太監不識字的?

在明朝 內廷有個機構 叫內書房 是明宣宗朱瞻基設立的給太監讀書識字的機構 裡面培養的 都是一些選拔出來的小太監 而負責給這些太監講學的 都是翰林院的院士 而明朝內廷祖制 司禮監一定要是內書房出來的人 所以 明朝有很多太監 文化修養可不低 比如馮保

第二 誰告訴你宣旨的就一定是太監?

在古代 有個機構叫行人司 行人司的官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掌管傳旨 冊封事宜 行人司裡面出過一個最厲害的人叫夏言 當過內閣首輔 後來被嚴嵩陰死了


酒罷問君三語


這個問題很簡單:不識字但耳不聾眼不瞎一天到晚侍候在皇上身邊且聖旨字不多且千篇一律眼看心記形成自然也就可以宣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